王元章倒枝梅畫原文及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元章倒枝梅畫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云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賞析:
“從來萬事兼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這是一首題畫詩,是徐渭題詠王冕《倒枝梅畫》的。
王元章即王冕,他是元末明初詩人、畫家,字元章,號竹齋,別號梅花屋主,浙江諸暨人。徐渭和王冕在經歷和個性上有些共同點。王冕主要生活在元代,屢應進士試,都不中。也不屑做州縣小官,只臨死那年,朱元璋授以咨議參軍之職。王冕的性格卓犖不群。徐渭生活在明代,也是屢試不中,終身不得志功名。只做過幕客,沒有官職。徐渭生性放縱,不愿受傳統禮法的束縛。他和王冕都喜歡游歷,都會書畫詩文。可能正是兩人的這些共同點,使徐渭看到王冕的《倒枝梅畫》有了寫這首題畫詩的靈感。詩通過評論王冕的倒枝梅花圖,抒發自己對世道不公,仕途黑暗的憤慨之情。
這是首七言絕句。前兩句評論王冕作的倒枝梅花圖的特點。從梅花的顏色和氣味肯定梅花具有潔白的姿態,獨有的芳香,她的神韻可以壓倒其他花的俗氣的姿態。王冕不能再畫梅花高高挺起的梅枝。為什么不能再畫梅花的高枝呢?因梅花本身的色、香所具有的特點,不畫高枝也能展示其特有的神韻了。
后兩句就王冕梅花圖再引申發表議論。聯系當時社會生活里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作者憤恨地指出,從古以來,世上庸俗的人看待萬般事情總厭惡高尚的風格。這話實際上從時間之久,到事情包羅之廣,同情具有高尚風格的`人,而對厭惡甚至迫害具有高尚風格的人惡劣世俗加以抨擊。正因為世俗不公,所以最后又回到王冕的畫上來,不能責怪王冕把梅花的枝頭畫成下垂到地面了。
徐渭在《自為墓志銘》中說自己“賤而懶且直,故憚貴交似傲,與眾處不免袒裼tǎnxi)似玩,人多病之。”(身份低賤,個性懶惰而且耿直,所以害怕與貴人交往好像很驕傲,與眾人相處不免敞開外衣,露出胳膊,好像玩世不恭。人們多指責我。)他這樣的性格豪放不羈,在當時社會不為世俗所容也就不奇怪了。他的這首題畫詩也是他發泄對世俗社會不滿的表現。
注釋
王元章:王冕(1287—1359),字元章,諸暨(今屬浙江)人。元末畫家和詩人。倒枝梅:枝干向下倒折的梅。
皓:梅花的白色。
孤芳:指梅花,寒冬百花盡謝而梅花獨放。
俗姿:其他花卉的凡俗姿質。
復寫:再畫。
拂(fú)云枝:向上挺舉的梅枝。
高格:超凡的風神氣度。
怪:兼有奇怪與責怪兩義。
作者簡介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傳說,關于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后來如何捉弄官宦等。
【王元章倒枝梅畫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王元章倒枝梅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5
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原文及賞析09-11
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梅原文及賞析08-27
畫原文及賞析07-22
《畫》原文及賞析08-30
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賞析02-14
早梅原文賞析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