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匯編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1
這天下午兩節課后,同學們又湊在一起,議論起昨天上過自然課后譚作濤同學做的一個小實驗. 咋天我們學習了自然課本第四課—水能溶解別的物體-后,譚作濤同學作了個小實驗.他擺出兩杯水.又把一包碳酸氫錢化肥倒入其中一杯水中,并用筷子慢慢攪動,不一會兒,化肥便不見了,這杯水也就變成了碳酸氫錢溶液.于此同時,一只手握住盛溶掖的杯子,另一只手握著盛清水的杯子.咦!他怎么覺得這兩只杯子的溫度不一樣,加入化肥的那個杯子比另一個杯子的溫度低得多,這是怎么回事呢?
為了弄清這個間題,所以今天同學們又湊在一起議論.為了證明是不是其它物質也是這樣‘今天有幾個同學從家里帶來了不同物質準備做實驗。 徐衛同學從布兜里掏出一包顆粒狀的尿素化肥握在手里,又把手伸進水里,不一會兒,他便覺得手心里涼絲絲的。
這時,于作欣同學又拿出一個塑料袋,里面一盛著酸梅粉.同昨天譚作濤鳳學做的那個實驗一樣,擺出兩杯水后,又把酸梅粉倒入其中一杯,并慢慢搖晃,使酸梅粉逐漸溶解于水中.于進濤同學便喝了一口酸梅溶液,頓時覺得嘴里酸榴溜的,涼絲絲的.可當他再喝另一杯的水時,味道大不一樣.他說:“等夏天大家都能喝上這酸梅湯,那可都省了冰棍錢啦!”說得大家都哈哈笑起來. 小小的實驗,使大家得出一個結論:某種物質不但能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見的極小的微粒,而且同時會使水變涼. 小小的實驗,使同學們學到了有益的知識。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2
星期五的數學課上,我們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燃燒白糖。當時我聽到這個實驗名字,感到很好奇,心想:白糖燃燒了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是白的還是黑的?是干的還是濕的?……一個個奇思妙想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聽完老師說的實驗要點和要觀察的重點,我們開始做實驗了。
隨著“嚓”的一聲,火柴燃起來,我們趕緊把蠟燭也點燃。由于我們拿的是蠟燭燒白糖,所以我們都在下面墊了一張餐巾紙,防止蠟油滴到桌子上。沒燒之前,白糖是白白的顆粒,但只燒了一會會就變了樣。起初,白糖開始融化,還在冒著泡泡,過了一會兒,它膨脹起來,呈土黃色,還在不停地冒泡泡,還越冒越大,“噗噗”一個泡泡爆了,另一個泡泡又冒出來,像是火山要噴發了一樣。燒的時間長了,勺子開始冒煙,白糖也漸漸凝住了。我們本以為就這樣結束了,但看到別的組的白糖竟然燒了起來,于是我們就跑過去悄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來他們是把勺子傾斜,讓上面的黑色的東西跟外焰接觸,幾秒種后,白糖就燒起來了。但是我們沒注意控制好火焰的走向,是火苗竄到了餐巾紙上,只可把我們嚇壞了,在一陣瘋狂的忙亂救火后,火熄滅了,蠟燭也滅了。這時再看看蠟燭,只見它也變短了許多,蠟油也不冒了。而勺子里的燃燒后的白糖,烏黑烏黑的,完全沒有剛才的模樣,而且很脆,用筆一戳就裂了。
通過這個實驗讓我了解了白糖燃燒后的樣子,知道了許多不通過實驗無法知道的知識,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實驗啊。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3
上周四的科學課上,我們做了一個簡單有趣,但十分經典的小實驗——燃燒白糖。需要準備的材料很簡單,蠟燭,鐵勺,火柴還有主角,白糖。
第一步可想而知,那就是點燃蠟燭。可不知是燭芯已經燃燒多次,還是荔波技術不佳,連連劃了幾次火柴都沒成功。就在我們急得恨不得剪斷些蠟燭時,只聽“噗”地一聲,蠟燭終于點燃了。我們小心翼翼地把放了白糖的勺子移至蠟燭上方,我發現勺子上已經有許多黑黑的,硬硬的,像冷卻巖漿一樣的物質了,可能是白糖燃燒后的殘留物。
隨著加熱的時間慢慢地變長,白糖開始融化,然后漸漸變成了糖漿,并被再一次融化的黑色物質吸收。鐵勺不斷升溫,白糖全都不見了,黑色物質開始膨脹,然后像水開了一樣不斷地冒泡,大小、位置不依。泡泡膨脹到一定程度就會破裂,然后冒出縷縷青煙。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黑色物質逐漸停止活動,可能又凝固了。我們開始等得不耐煩了,因為別組的白糖已經開始燃燒了,有的甚至燃燒了兩三次;可我們呢,除了冒冒煙之外什么都沒發生。不對,現在連煙都不冒了。為了快些見到這激動人心的場面,我向后面一組望去,打算“取取經”。只見他們把鐵勺微微傾斜,讓火苗可以燃燒到比較靠邊的黑色物質。不一會兒,火苗就竄上了黑色物質,燃燒了起來。
我見狀連忙興沖沖地告訴組員們,見他們仍有不懂,索性親自上陣,將鐵勺微微傾斜,移至外焰。大約過了1~2分鐘后,我們的白糖,或許應該說是黑色物質,終于讓如愿以償地燒了起來,激動人心啊~!
通過個小實驗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光有耐心也不夠,還要有足夠觀察力,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并根據別人的正確的做法改正,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4
星期天,媽媽給我帶回來了一包跳跳糖。咦,跳跳糖?糖怎么會跳呢?一連串問題在我腦海里不斷閃現。我仔細端詳著這包糖,并沒有發現什么特別之處,便趕緊撕開一顆放到嘴里。只覺糖一碰到舌頭就開始胡蹦亂跳,不一會兒舌頭便發出了“抗議”。可是,就是這一奇怪現象,引起了我的求知欲:跳跳糖為什么會跳呢?我決定用實驗來尋找答案。
我先拿來一個小杯子,再往杯子里倒入一小部分跳跳糖。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可杯子里還是什么動靜都沒有,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杯水,靈機一動,對啊,吃糖得有水啊!我連忙往裝了跳跳糖的水杯里倒了一點水。哈,沒過多久,杯子里的糖就開始沸騰起來。再過一會兒,糖就炸開了,流出來的是一種類似果汁的液體。實驗做完了,可我還是搞不懂糖為什么會跳,于是便上網搜索相關資料。
原來,跳跳糖里邊加入了壓縮的二氧化碳,外層的糖衣遇水溶化后,壓縮的二氧化碳便會“噼里啪啦”地沖出來,所以才會有“跳”的現象。跳跳糖中還有氣泡,在燈下能看得到。如果把跳跳糖壓碎,也會聽到同樣的“噼里啪啦”的響聲。據美國科學家研究:這種現象是跳跳糖的分子結構決定的,辣椒的分子結構和它有相似之處,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構呈刺狀。這就是跳跳糖會跳的原因。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多動手,多動腦,就會發現那“未知”的科學。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5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叫“水的.浮力”的實驗,這個實驗能讓原本沉在水里的雞蛋浮起來。我想做一做這個實驗,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按照網上的說明準備了一個雞蛋、一杯清水、一些鹽和一根用來攪拌鹽的筷子。
我先把三勺鹽放入清水中,攪拌幾下后,輕輕把雞蛋放了進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但雞蛋并沒有如我所希望的那樣浮起來,而是待在水里紋絲不動。我看著杯底沒有攪拌透的細鹽,心想,會不會是因為沒有攪拌好呢?帶著這樣的疑惑,我用筷子一圈圈仔細攪拌起來,直到杯底的細鹽已全部溶進水中。接著,我又立刻把雞蛋投入水中,但雞蛋依舊沒有如我所愿,而是緩緩沉下去。我有點惱火,難道網上都是騙人的嗎?
就在這時,爸爸被我的實驗所吸引,走過來問:“你在做實驗嗎?”我氣呼呼地說:“對呀,但做的一點都不好,我照著網上的做,雞蛋根本浮不起來!”“咦,怎么會這樣?”爸爸很疑惑。我把失敗成果拿給他看,說:“網上說,在水里放鹽攪拌好,雞蛋就能浮起來了。但雞蛋根本沒有浮起來!”爸爸看了我的成果后,哈哈大笑起來,說:“我知道了,是你的鹽放少了!”我還有點摸不著頭腦,爸爸已經拿過我的杯子,不停往里面倒鹽了。我趕緊湊到旁邊看,只見杯里的水已被鹽染得十分渾濁,像被漂白了一樣,水里的雞蛋則不再如以前那樣沉默,而是一點點往上“爬”,最后浮到水面上。
雞蛋居然浮起來了!我很驚訝,忙問爸爸:“為什么雞蛋會浮起來?”爸爸輕輕一笑:“水的密度本來不夠浮起雞蛋,而鹽能增加水的密度,水密度增加后就能浮起雞蛋了。”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雞蛋浮起的秘密呀!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6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快樂的作文課開始了,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這節課會上些什么呢!
只見老師拿起一張紙神秘地說:接下來我們要變個魔術,把硬幣放在豎起來的白紙上。”老師的話音剛落,下面的同學異口同聲地驚嘆:“啊!”有的堅定地說:“這是不可能的。”有的毋庸置疑地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還有的半信半疑地說:“這肯定很難吧!”
老師見我們都不信,詭異地說:“好,既然你們都不信,那我就露一手給你們瞧瞧。”老師開始變魔術了,她先把一張白紙對折,接著把硬幣放在白紙的對折點上,然后拿住白紙的一端再慢慢地拉開,白紙直了,硬幣停在了紙上。成功了,魔術成功了!教室里立刻想起了熱烈的掌聲。老師又慢慢地把紙往上一提,紙和硬幣就在空中了。霎時,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掌聲。
我見老師這么容易就讓硬幣放在豎起來的白紙上,心理也只癢癢,于是拿起硬幣和白紙,按老師的樣子做了起來,但是,每次把紙頭拉平的時候我的手都會不停的顫抖,硬幣自然也就掉了。求老天爺保佑,這次,就讓我成功吧!我再次做起了實驗,終于成功了!我心里一陣狂喜,我又看了看周圍的同學們,他們有的目不轉睛地盯著硬幣,有的小心翼翼地拉開白紙,還有的上下移動著白紙和硬幣——
快樂的時光轉瞬即逝,眼看這快樂的作文課就要過去了,我真有點戀戀不舍。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7
春天是養蠶的最佳時節,許多同學都帶了可愛的蠶寶寶來學校。老師今天走進教室,告訴我們要用蠶來做實驗。
同學們驚訝得合不攏嘴,鴉雀無聲的教室頓時變成了一個熱鬧的“菜市場”,這時大家議論紛紛:“蠶能做實驗嗎?怎么做呀?”我和大家一樣無比期待。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中,老師拿出了一個盒子說:實驗的名稱就是:“驗證蠶是否有視力和嗅覺?”老師又向我們要了五只蠶和幾片桑葉,接著把蠶放在盒子的一個小角落,再把桑葉放到另一個角落,老師說:“我們看蠶視力如何”。只見蠶在紙盒里東張西望,仿佛在搜索食物,其中一只好像看到了桑葉,想去吃,可它動不了,因為它和其它蠶的尾巴纏在一起了。老師把它們放到更近的地方,但是他們還是沒有看見桑葉,同學們都急了,大叫道:“它們又笨又瞎,它們可真是“盲蟲”。”突然,它們發現了新大陸似的,開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看到這一幕,我們都很驚訝。老師又說:“讓同學拿放大鏡來觀察它們是否有眼睛?”結果發現,它們頭上真的有一雙黑黑的小眼睛,不用放大鏡還發現不了呢!
它們有視力,那有沒有嗅覺呢?老師又拿出了一片干巴巴的桑葉和一片新鮮的桑葉,把這些桑葉放到了各個角落,兩只蠶聞到了桑葉味,撲了過去。還有一只蠶本來想去吃身旁的舊桑葉,可它一聞不對,停了幾秒,又撲向了新桑葉,最后兩只蠶加入了啃食的隊伍。
事實證明,蠶是有視力和嗅覺的。生活中我們要多多觀察,才能發現大自然更多的奧秘。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8
今天晚上我在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名字叫做“會吃雞蛋的瓶子”。
首先,要從冰箱里拿出一個雞蛋放入鍋里煮熟。又從柜子里取出一個細口的玻璃瓶,一些紙片和一盒火柴。然后把雞蛋從鍋里取出來,把雞蛋殼剝掉放在玻璃瓶口上。看一看是否掉下去了呢?雞蛋如果沒有掉下去,就取出一張紙片卷起來點著火,把點著的紙片扔進瓶子里,等到火熄滅了,把雞蛋放在瓶口上,雞蛋就會慢慢下降。最后雞蛋就完全掉進了瓶子里,這個小實驗就完成了。
我從一個地方看見了這個實驗,覺得很有趣,對媽媽說:“媽媽我好想做這個實驗,這個實驗一定很有意思呢!”媽媽說:“是嗎,那我們就做這個小實驗吧。”我開開心心的跑到柜子上做實驗的準備。但是我卻沒有找到火柴。媽媽說沒有火柴可以用打火機呀。我心里想:對呀,我怎么沒有想到呢?
我開始做實驗了,第一次因為火不太旺,雞蛋才掉下去一半。第二次,紙片燃燒的不夠大,雞蛋還在外面,就差一點就能被瓶子吃掉了。第三次雞蛋終于慢慢的掉進去了。火燒得旺旺的,瓶子都有些熱了。第四次,雞蛋快速的掉進了瓶子里,一眨眼就落到了瓶底。
雞蛋為什么能掉進去呢?因為雞蛋扣在瓶口后,瓶內的空氣被燃燒光了,壓力變小,瓶子外的空氣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里去了。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作文(匯編8篇)】相關文章: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700字01-24
有趣的小實驗-敘事作文550字02-23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的作文02-26
一個有趣的實驗-敘事作文600字01-13
一次有趣的小實驗_600字01-21
有趣的分離實驗作文01-25
有趣的分離實驗01-25
記一次有趣的小實驗作文(合集14篇)01-28
記一次有趣的小實驗作文精選14篇01-28
有趣的實驗優秀作文【推薦】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