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元宵節日記
一天將要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元宵節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元宵節日記1
我最愛吃湯圓了。雖然現在商店的食品超市里也賣湯圓,但我認為,自己做的湯圓吃起來一定比超市賣的香甜。
這不,剛放寒假,我就纏著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先用小瓢挖一些糯米面放在盆里,加了點水,和成面團。媽媽告訴我,和面一定要掌握軟硬的尺度,不要太硬,硬了煮出的湯圓口感差;也不要太軟,否則下在鍋里就成粥了。媽媽又從大面團上撕下一小塊,手一捏,成了一個窩,把白糖放到窩里,再把口捏上,然后在手心里滾來滾去,最后滾成一個小圓球,這樣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很快就學會了。現在我想做一個三角形的、六邊形的……
我把手里的圓球,左一捏,右一捏,三角形的、六邊形的湯圓就做成了。媽媽笑著說:“你這不是湯“圓”了,成了“湯三角”了。不過你的創意值得稱贊!”媽媽接著告訴我,湯圓不光好吃,還有很深的寓意,它是我們中國人春節的傳統食品,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湯圓做好了,媽媽把湯圓下進滾開的鍋里。過了一會兒,湯圓一個個從水底浮了起來,顏色雪白,晶瑩剔透,讓人饞涎欲滴。我品嘗著又香又甜的湯圓,心里別提有多甜美啦!媽媽舉起碗,說:“來,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的祖國大家庭,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干湯圓!”我覺得今年的湯圓味道特別甜,因為里面包進了我和媽媽美好的祝愿。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里,我和臺灣小朋友一起包湯圓、吃湯圓。那味道,可真是美極了……
初中元宵節日記2
元宵節這天,我們一家人在市民廣場上!逛著,心里不由得想:這是在遨游天空,還是在夢游仙境?我真不敢相信這是元宵之夜的街市游逛。我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穿來擠去,來到最熱鬧的地方,我站在一個比較高的石臺上放眼四望,看見了那典雅的孔雀燈,象征著吉慶的大紅橘燈,鑲有玻璃鏡的走馬燈,還有精巧的“天女散花”、“嫦娥奔月”、“武夷風光”……一切都在燈火中放射這絢麗光彩,真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可是只有燈火實在太單調了!不過,市民廣場給人們準備了許多表演,有:舞龍、太極拳,等等。尤其是舞龍最好看。一個生機勃勃的龍頭被老公公耍得活靈活現。有時候,老公公們還把龍頭轉了幾圈。只見出來的是兩條巨大的龍,一條是黃色的,另一條是藍色的,非常漂亮。兩條龍在空中吞云吐霧、上下翻騰,不時擺出一個個精彩的造型,引來觀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后來又出來一條金色的龍,它披著金色的外衣,在月亮地照耀下金光閃閃,顯得十分壯觀。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初中元宵節日記3
我最愛吃湯圓了.雖然現在商店的食品超市里也賣湯圓,但我認為,自己做的湯圓吃起來一定比超市賣的香甜.
這不,剛放寒假,我就纏著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先用小瓢挖一些糯米面放在盆里,加了點水,和成面團.媽媽告訴我,和面一定要掌握軟硬的尺度,不要太硬,硬了煮出的湯圓口感差;也不要太軟,否則下在鍋里就成粥了.媽媽又從大面團上撕下一小塊,手一捏,成了一個窩,把白糖放到窩里,再把口捏上,然后在手心里滾來滾去,最后滾成一個小圓球,這樣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很快就學會了.現在我想做一個三角形的、六邊形的……我把手里的圓球,左一捏,右一捏,三角形的、六邊形的湯圓就做成了.媽媽笑著說:“你這不是湯“圓”了,成了“湯三角”了.不過你的創意值得稱贊!”媽媽接著告訴我,湯圓不光好吃,還有很深的寓意,它是我們中國人春節的傳統食品,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湯圓做好了,媽媽把湯圓下進滾開的鍋里.過了一會兒,湯圓一個個從水底浮了起來,顏色雪白,晶瑩剔透,讓人饞涎欲滴.我品嘗著又香又甜的湯圓,心里別提有多甜美啦!媽媽舉起碗,說:“來,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的祖國大家庭,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干湯圓!”我覺得今年的湯圓味道特別甜,因為里面包進了我和媽媽美好的祝愿.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里,我和臺灣小朋友一起包湯圓、吃湯圓.那味道,可真是美極了……
初中元宵節日記4
正所謂“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在元宵佳節之際,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你瞧:什么猜燈謎啊、什么放煙花呀……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怎么樣的活動都有。我家也不例外。
元宵節的夜晚到了,湯圓,湯圓就表示團團圓圓,所以我們一家人坐在月光底下吃湯圓,一邊望著美麗的月亮,一邊吃著熱騰騰的湯圓,一邊聊著一年的收獲以及家人的生活,真好啊!妹妹忽然提出要做游戲,我說那就猜燈謎吧!我首先出了一個簡單的:“風平浪靜(打一個浙江地名)”妹妹眼睛一轉,隨口就說是海寧。妹妹答錯了,我就非要在她衣服上添一只烏龜,我添好了,我們大家都笑得前仰后鋪。正當我們只湯圓吃到一半的時候,爸爸看了看鐘,邊說:“我們放煙花吧!”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好啊。”
于是,爸爸點燃了煙花。我們大家屏住凝視頓時鴉雀無聲,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過了很久,只聽見“嘣”的一聲,一束束五顏六色的煙花升上原本寧靜的夜空,形狀也是千姿百態,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光環,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星星,還有……最后,天空中又出現了一閃一閃的繁星,響聲震耳欲聾,驚心動魄。
這真是一個難忘而又愉快的元宵節啊!希望來年的元宵節也能這樣充滿快樂!
初中元宵節日記5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于到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紅燈籠,而且吃飯之
前還要放鞭炮,當然,晚飯也和以前不一樣,要吃元宵。
大約五六點了,“怎沒還不開飯呀。”在一旁的我說道。這時,爸爸說到樓下放鞭炮去,我便去看一看。爸爸把鞭炮掛到樹枝上,拿起了打火機。“噼里啪啦”,鞭炮聲響了起來。“開飯了,開飯了。”媽媽喊道。我端起了一碗元宵,品嘗了一個,那種香噴噴的氣味讓我回味無窮。吃完元宵后,我便來到了厲山公園去看煙花,來到現場,還沒有開始,我們又等了一會兒,煙花終于開始放了,因為離得太遠了,看不清楚,我也擠進了人群之中,忽然,一位小孩子說了一個字,看。我仰起頭來,只見天空中有很多一閃一閃的星星,噢,不對,星星哪有那么多顏色,這是煙花,大約五六秒過去了,顆顆流星般的煙花落了下來。哇,真是太逼真了。再看看大街上,真是好不熱鬧,車水馬龍。
十點了,我也該回家了,但看著耀眼的煙花,還是不忍心走,又過去了五六分鐘,我才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厲山公園。
初中元宵節日記6
元宵節到了,我約了我們小組去我外婆家做糟羹。
早一天前,我就打電話給外婆,跟她說了這事,外婆聽了,可能是不放心,忙說:“行,但得聽我的。”
下午,組員們到了,外婆召集大家,給我們做示范。“先將胡蘿卜洗凈,削皮,再切,切的時候要注意,小心不要切到手,要切成小顆粒,就這樣,對,你來切。”徐警妍乖乖地接過刀,小心翼翼地切著。“哦,不錯不錯。”“外婆,是所有的菜都切成小顆粒嗎?”“對。”我選擇了筍。其它兩位同學也選好菜開始切了,“篤,篤,篤。”菜刀發出的聲音此起彼伏,挺像音樂節拍嘛。
“油泡、芥菜、芋頭、胡蘿卜、筍、蘑菇、川豆、豆腐干,切完畢,外婆大人。”“齊心協力,好快,拿來拿來。若中,你去灌水。”
外婆把切好的菜放入鍋中,用鏟子翻過來,翻過去。鍋底“滋啦滋啦”響,廚房交響樂,開始了。“啪啪”,油時而蹦出來,時而平靜。
“炒好了,加水。”我急忙把準備好的水倒入鍋中。“等五分鐘吧,等水燒開。”過一會兒,外婆叫我們過去,“同學們,接下來要放面筋啦。”只見外婆一手拿面筋,一手拿鍋鏟,用鍋鏟撥面筋,動作嫻熟,她手把手教我們,讓我們感受一下。我們輪流攪拌,最后一樣菜進入鍋里后,外婆宣布可以開吃了。
嘗著自已做的糟羹,體驗著臨海的民俗,真幸福。
初中元宵節日記7
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不一樣,新聞里說今年的月亮是本年度里最圓最大的月亮,比十六的圓,真的是這樣的嗎?今年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吃完元宵后一起去樓下賞月了。
“哇!好大的月亮!這要比我平時看到的大的多,雖然月亮離地球非常遠,但我還是覺得月亮離我們很近。”我不禁贊嘆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句話真貼合實際。爸爸笑了笑,說:“月亮還有不少好聽的名字呢!如玉盤、嬋娟、玉兔等等”。我想:今天的月亮真亮呀!難怪叫月“亮”。
媽媽說早起有點兒飄雪花,俗語說“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云遮月”,今天要是下雪的話晚上沒有月亮,可能中秋節的時候也看不到月亮呢。我覺得媽媽說的很有意思,從元宵節能猜到中秋節的月色,我們的祖先很有智慧呢!
元宵節月亮真像金子做的圓盤,掛在天空中,給幾片浮云加上了金邊。不一會,月亮被云霧遮住,若隱若現,想一個羞答答的少女,一會兒躲進云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偷偷地向下窺探,發現沒有什么動靜,一轉身,出現在天空中。天空中就像掛著一盞明亮的燈,周圍的景象都被鍍上了一層銀白色的月光,點亮黑夜。
月亮真美啊,我要靜靜地品味。
初中元宵節日記8
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那盞蘿卜燈我也保存起來了。
那天,我和爸爸特意買了幾個又粗又長的蘿卜,用水洗干凈,未等涼干,就迫不及待地制作起蘿卜燈來:用小刀把蘿卜切好、挖空,用鐵絲拴好系在一根筷子上,倒入食用油并放入一條棉線作燈芯。這樣,一個青凌凌的蘿卜燈做成了。我得意洋洋地挑著蘿卜燈滿屋子里元宵節早已離我而去,但元宵節的那個故跑著玩,并央求媽媽為我點著。“那有大白天打燈的?先別急,等天黑了再點。”媽媽說著把燈奪了過去。
我盼啊盼啊,天總算盼黑了,我心花怒放地挑著蘿卜燈跑下樓去。
大街上,有的挑著動物電池燈,有的挑著布做的電子燈,有的挑著會唱歌的音樂燈……只有我的燈是個老古董,是個地地道道的手工燈,是爸媽小時候玩的那種手工燈。聽他們講,以前每家的孩子都很多,生活很困難,沒錢買燈,孩子們就用蘿卜、白菜根自己制作他們心目中的元宵燈。元宵節的晚上,他們捧著自己心愛的元宵燈,擁上大街去展示,比比誰做的燈最漂亮。
今天,那種老式的煤油燈、蠟燭燈被多種多樣的電子燈、電池燈、音樂燈所代替,我這樣的蘿卜燈更是無影無蹤了。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幸福年代,更慶幸自己處于好奇玩了回蘿卜燈,并為爸媽找回兒時的記憶,使我也從中受到了教育。
啊,元宵節,快樂而難忘的元宵節。
初中元宵節日記9
“花好,月圓,吃湯圓,祝你全家來團圓!”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要說到元宵節吃什么?那非可愛的湯圓莫屬了!元宵節必須吃湯圓,因為湯圓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意思,能讓全家團圓!
天剛一黑,天空中就變得熱鬧起來。一個個禮炮就像一朵朵鮮艷的花在空中綻放!而我們全家就在家“包湯圓”!
“包湯圓嘍!包湯圓嘍!”我興奮地叫著,在桌子前跳來跳去!媽媽把材料拿上來,有糯米粉、水、芝麻餡、刀等等。我問媽媽:“我也想包,可以嗎?”“當然可以,你先看著我包。”媽媽首先拿起一點糯米粉,摻點水,和在一起,然后拉成長條,把長條切成一塊一塊的小方塊,把小方塊窩下去,再把芝麻餡放進去,搓一搓,搓成一個圓球,就成了湯圓!媽媽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一個個小湯圓就排起了隊!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糯米粉,一步一步的做著,一點兒也不馬虎。雖然我很認真,但是我是第一次包湯圓,技術欠缺。我包的湯圓是“形狀各異”!有的像葫蘆,有的像糖果,有的像蝴蝶……如果要找一個像樣的,那可謂是百里挑一呀!雖然包得很差,但是媽媽卻夸獎了我,我的心里就像抹了蜜,美滋滋的!
湯圓煮好了,我站在陽臺上,一邊吃著香噴噴的湯圓,一邊望著天,望著那一顆顆流動的星……
初中元宵節日記10
盼著,盼著、春節結束,團團圓圓的元宵節又來叩起家中的大門啦。
正月十五上午,我的家熱熱鬧鬧,哥嫂回到家中,一家人便包起了餃子,做起了酒菜。大人們嫌我們礙手礙腳,讓我帶侄兒侄女一邊玩去,我們無所事事,便聚在一起玩玩電腦、放放鞭炮。但我不滿足于這種熱鬧。我期盼著元宵夜早點到來。
終于元宵夜等到了,我陪著父母出去看紅火、逛街,好漂亮啊。街上讓彩燈點綴的五光十色,閃耀繽紛。我們漫步走到廣場,廣場上更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眼前擺滿了各種玩具,叫賣聲此起彼伏。賣小吃的攤販在大顯身手,各種香味撲鼻而來,讓我這只“饞貓”直流口水。再往前走,便是各種各樣的民間絕活:剪紙、捏泥人、編動物……絡繹不絕,讓我看的久久不愿離去。最有趣的還是猜燈謎活動,一位笑容滿面和藹可親的阿姨問我題目,經過一番思索后,我正確的答了出來。得到了一個掛飾。這讓我分外開心。晚上的焰火更是耀眼美麗,讓我大飽眼福。
回到家,打開電視,看著熱鬧的元宵晚會,我的心情更是分外開心。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喝著熱騰騰的元宵,看著有說有笑的家人,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團圓之夜,溫馨之放。是啊,月亮代表我的心。
看著元宵夜皎潔的月光,暖意頓時變成了一縷微笑,是啊,元宵夜,給人們帶來了多少歡樂。煙花爆竹五光十色的在頭頂響著,一聲聲響徹云霄,人們在驚呼,在贊嘆。夜色中,人們的臉上都浮起了溫馨的笑容……
初中元宵節日記11
都說元宵節是個喜慶熱鬧的節日,可是我過的元宵節卻是無比折磨人的節日。
本想過一個快樂的元宵節,可事事不如我所愿。元宵節的一切都讓我難以忍受。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人們就對我發脾氣,好像我把他們給惹怒了是的,朝我破口大罵,甚至還有人無視我,用語言上的攻擊來傷害我。雖然我是個小孩子,可我也是有尊嚴的呀!
我知道,元宵節是過節,應該高興一點兒,可是我怎么能高興得起來呢?我逃到一個小屋子里呆著,心想:這是什么破節日呀?有這樣過節的嗎?一點節日的喜慶氣氛都沒有,我來這里做什么呀?干脆自尋其樂算了!
想到這里,我來到電腦前,玩起了電腦,但“悲劇”又一次發生了。我那煩人的弟弟一路小跑過來,哭著鬧著要玩電腦,心情不好的我不肯給他玩兒,可那些大人是他的擋箭牌。唉!
沒辦反,只好讓他玩吧!
吃飯的時間到了,我本以為能有各種各樣的好吃的,沒想到桌上全是一些腥肉和我不愛吃的一盤盤酸菜餡的餃子,更讓我無法忍受的是米飯竟然是用酸菜腌的骨頭來做的飯。為了不讓大人們看出,我極度不滿只好勉強吃下去了,吃完之后我回頭就往衛生間跑,把吃的飯菜全都吐了。晚上回家時候,肚子里空空的,一點力氣也沒有,唉!
這節過得是何等的傷感呀!
過今年的元宵節,連個元宵也沒有吃到,彩燈也沒看,煙花也沒有欣賞到,還有那么多人的排斥。過節過得可真讓人難受呀!
希望明年的元宵節過得快樂些。
初中元宵節日記12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怎么樣才能讓元宵節過得有意義呢?我和媽媽做出了一致的決定——自己動手包湯圓。
媽媽先把花生和核桃仁切成小碎塊,又拿了幾塊巧克力,也切成碎塊。把一部分花生、核桃仁放進巧克力里,攪了幾下,啊!真香。我吃了一點,又香又脆,還有巧克力的甜味,真好吃呀!
開始和面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里,倒入涼水,開始揉,可揉了半天,面一點也不粘,和普通的面粉沒有什么不同。上網一查才知道,要用開水和面才行。可怎么補救呢?媽媽想出了好主意,把一小塊面放進熱水里一燙,再和其他的面放一塊和,便粘了。
包湯圓了,媽媽拿起一塊面,壓扁后放進一些餡,捏一捏,團一團,就包好了一個。可我的手老不聽使喚,包不好。媽媽包的皮薄餡大,我包的皮不薄餡不大,還很硬,而且外面還有漏出來的餡。怎么辦呢?終于,我發現了“秘訣”,皮要捏薄一點,餡要多放一點,捏、團的時候要輕,要不然會很硬的。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
媽媽為了“檢驗”一下湯圓的味道,先煮了幾個讓我吃。我吃著自己包的湯圓,心里甜滋滋的。
初中元宵節日記13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為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呂老師決定給同學們少留點兒作業。我高興地回到家,卻得知媽媽今天上夜班,不能回來了。我有點兒失落,媽媽是醫生,經常會上夜班,但是這回媽媽缺席的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元宵節團圓。我抬頭看看月亮,想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也就有點釋然了。
看著餐桌旁邊媽媽的座位空著,我眼前仿佛浮現出她工作的場景:醫院CT室里正是一片忙碌,醫生和護士們耐心地把病人安頓好,再匆匆跑回工作室、拍下片子,然后把病人送出門,緊接著還要看片子、寫報告。剛忙完,又要迎接下一位病人……此時,媽媽正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著病人的健康默默付出辛勤勞動。
想到這里,我用勺子舀起一個湯圓,咬了一口,嗯,是黑芝麻餡兒的,這是媽媽最喜歡的口味!看著那香稠的黑芝麻餡兒慢慢地流出,甜甜蜜蜜,讓我感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想,今天我家雖然不是一個團圓的元宵節,但正是千千萬萬像媽媽這樣的醫生在元宵節的守護,才讓更多的家庭團團圓圓。媽媽,我為你驕傲!
初中元宵節日記1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一陣陣鞭炮聲中,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中國人最喜愛的鼠年。在這舉家歡慶的日子里,當然少不了湯圓。這不,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媽媽學起了包湯圓。
這湯圓,又名湯團,寓意團團圓圓。只見媽媽拿起了一個面團,在桌子上揉了揉,然后舀了一勺豆沙,放入那個面團內,最后又揉了一揉,一個湯圓就這樣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動作熟練又神速!我不禁對媽媽多了些敬佩之情。可是,這敬佩之情馬上就化為烏有了:這有什么稀奇,不就是把面團揉圓嗎?我也行。于是,我滿懷信心地開始了嘗試。我小心翼翼地拿了一個面團,輕輕揉了揉,又舀了一勺豆沙,真是太順利了,我沾沾自喜,又將豆沙放入了面團中。可是,這豆沙好像不聽我的使喚,雖說放進去了,可怎么也揉不圓。好不容易揉圓了,餡呢,卻流出來了。我看著流出來的餡,心生一計。我拿起那個失敗的半成品,又揉了揉,最后又將它揉了揉,這樣,“嵇氏餃子湯圓”就誕生了。媽媽見狀,再也不讓我包了,我只好將我滿滿的期望寄托在了那“四不像”上,希望它能不讓我失望。
“哦!出鍋嘍!”我飛快地向廚房奔過去,想一睹我那“嵇氏餃子湯圓”,可是,我傻眼了,我那“四不像”不但沒熟,還“破相”了。哎,只好餓一個上午了。
不過,雖然我沒吃上湯圓,但是,“嵇氏餃子湯圓”卻讓我過了一把包湯圓的癮,更體會到了包湯圓的樂趣。
初中元宵節日記15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到四機場看花燈。
在四機路上,馬路兩旁的道行樹上都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燈。彩燈好像一顆顆小星星,真逗!它們連起來,連成了月亮,連成了一顆愛心……這些彩燈一閃一閃的,點綴在樹上,道行樹變得更加有生機,更加美麗了!一路上,霹靂啪啦的鞭炮聲源源不斷……在路邊的電線竿上,掛著一個個紅色的中國結,這個結可真大啊!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四機廣場了,廣場上的人可真多!真是人山人海!在廣場的西邊,正在舉行元宵晚會,嘹亮的歌聲響遍整個廣場,可熱鬧了。在廣場的南北,整齊地排列著很多花燈。其中有一盞大花燈,特別漂亮。它的前面畫著四匹“動漫”馬,后面畫著四匹“卡通”馬,左邊畫著“窗花”馬。真好看!不僅顏色不同,畫法不同,而且形態各異。真的是栩栩如生!還有一盞奇特的花燈,就好像跳動的火焰。它是用紅布做的火,然后下面的鼓風機在吹風,讓火鼓起來,這樣就很好像真的火了。有許多人拿著手機在花燈前爭先恐后地拍照。
周邊有許多商販,他們腳下擺滿了戴在頭上的牛角燈,皇冠燈等等,車上掛滿了提著的各種各樣的燈籠。我精心挑選了一個漂亮的小燈籠。它的上面畫著精美的圖案:聚寶盆和元寶,還有胖乎乎的小人,他們手上拿著對聯,上面寫著富貴和吉祥。只要一按開關,燈籠就會亮起來,并唱出美妙的歌。可好玩了。
我喜歡過元宵節。
【初中元宵節日記】相關文章:
元宵節初中日記400字02-18
初中生元宵節滿分日記02-15
元宵節初中日記合集15篇02-17
元宵節日記八篇03-17
元宵節日記10篇03-16
元宵節日記6篇03-15
最新元宵節趣事日記02-15
元宵節作文400字初中03-06
元宵節日記(精選24篇)02-22
【實用】元宵節日記7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