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夢令·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如夢令·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如夢令·春景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原文: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注釋:
①玉笙:珍貴的管樂器。
②《小梅》:樂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賞析:
這首詞諸本題作“春景”。乃因傷春而作懷人之思。
首二句直筆寫春。鶯歌燕舞,花紅水綠,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卻轉作悲苦語。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應產生舒適歡暢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這般與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憂傷情緒?“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是為點題之筆。柳絮楊花,標志著春色漸老,春光即逝。同時也是作為別情相思的藝術載體。飛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念人之情。因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憂思約帶、腰肢瘦損。“人與綠楊俱瘦。”以生動的形象表達感情,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讓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飛,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
詞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過程展示流轉在節序交替中的傷春念遠之情。詞從愉快之景象敘起,乃欲反襯其心境之愈為悲苦。然而詞人為了最大限度地達到反襯的效果,甚而不惜極盡雕琢氣力狀物寫景,終不免落于攻琢之痕。“溜”字本寫花紅之鮮艷欲滴,“皺”則欲狀摹水波漾漪之態,亦不可謂不巧矣!然味之終覺神韻欠焉!究其原委,就在于它顯得雕琢、吃力。正如其“天連芳草”句,如換“連”為“粘”,則失于穿鑿矣!故《吹劍錄》謂“鶯嘴”二句:“詠物形似,而少生動,與‘紅杏枝頭’費如許氣力。”可謂一語中的。其實,很多詞評家們都恰切地指出了這一點:《草堂詩余》批曰:“琢句奇峭。”《弇州山人詞評》評曰“險麗。”《古今詞話詞品》亦云:“的是險麗矣,覺斧痕猶在。”如此雕煉奇峭,有《粹編》本要以為此詞乃黃庭堅所作,實在也是事出有因。
“詩緣情”,貴其感發之力量,“詞之為體,要眇宜修”,尤重其內在之情味意境。而由于詩、詞體裁的限制,其用字造句,又特別講究錘煉洗凈。但是這種錘煉不是刻意地雕章琢句。其用心盡管良苦而出之必須自然,渾成無跡,順手拈來,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也。秦觀此詞中,“瘦”字的運用就應該說是較為成功的。所以《草堂詩余》才又說:“春柳未必瘦,然易此字不得。”是公允之評。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也不乏此例。如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程垓“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攤破江城子》)新鮮奇特,形象生動,各具情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得其失,均當以審慎公允態度待之,不隱其得,不諱其失,對文學藝術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創作背景
《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寫于北宋時期。當時詞人剛剛睡醒后,看見了門外千頃綠蔭和成雙成對的黃鸝這一幅動靜結合,相映成趣的畫面,觸發了詞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首詞。
關于本詞的作者,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曹組所作,另一種則認為是秦觀所作,且末旬應為“風弄一枝花影”。現在很多學者認為,“風弄一枝花影”在意境上不如“風動一庭花影”,不像出自秦觀手筆,因此后一種說法很可能是誤記。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中,“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過去有人將此句解釋成詞人先醒過來看到千頃綠蔭,再聽到樹間黃鸝嬌聲啼鳴,兩兩應和。今天的學者認為這種解釋不夠精準。從后一句“睡起不勝情”來看,詞人應是先在睡夢中聞鳥聲,被黃鸝的啾啾鳴啼驚醒,隨后才向門外張望,看見綠蔭綿延的景象。之所以“不勝情”,是因為他被雙鳥和鳴的聲音驚醒,隨后驚覺自己的孤寂,為了排遣憂懷,他走出門去,“行到碧梧金井”。
“碧梧”和“金井”是庭院中的景物,梧桐尚是碧綠的,這一描寫呼應上句的“綠陰”。整個庭院中,除了黃鸝的啁啾,再無半點聲響,詞人雖漫步至碧梧之下、金井之畔,卻只感覺到“人靜,人靜”,周身的環境已是一片幽寂,更兼身邊無人,故日“人靜”,這就越發突顯出詞人的孤獨。
在一片寂靜中,詞人正黯然神傷,忽然“風動一庭花影”,更覺此情備幽,難以自勝。詞人先嘆“人靜”,再見“風動花影”,以為是有人到來,細看卻發現不是。所謂的“風動一庭花影”,是用以動襯靜的手法,鮮明地表現出詞人在幽寂的環境中“睡起不勝情”的愁情思緒。
這首詞寫靜境極有韻味:門外千頃綠陰中只有黃鸝相應之聲;碧梧金井畔只有風弄花影。而這些都是閨中人睡起后步出庭院時的所見所聞,背后透露出的是閨中人輕微的寂寞之感。
名家點評
清代學者黃蘇《蓼園詞選》:沈際飛日“不勝情”三字包裹前后。
清朝學者王奕清《歷代詞話》卷六引《松窗錄》:“風動一枝花影”一句,曾得到宋徽宗的欣賞。
作者簡介
作者曹組
曹組,宋代詞人。字元寵,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六舉不第,宣和三年(1121),殿試中甲,賜同進士出身。官止閣門宣贊舍人,睿思殿應制。有《箕潁集》,不傳。今輯本《箕潁詞》,存三十七首。
【如夢令·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如夢令·春景原文及賞析09-11
(薦)如夢令·春景原文及賞析09-16
破陣子·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破陣子·春景》原文及翻譯賞析12-29
蝶戀花·春景原文及賞析02-16
醉桃源·春景原文,賞析07-09
醉桃源·春景原文及賞析10-12
醉桃源·春景原文及賞析(經典)10-27
醉桃源·春景原文,賞析10-27
玉樓春·春景原文及賞析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