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小學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小學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小學作文1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就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就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此時但就是,我還就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齊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此時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就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小學作文2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例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小學作文3
一年一度的春節快來臨了﹗
家家戶戶把鮮紅的窗花和對聯貼到門上、窗上。最有特色的是門福和門神了,門福發出的金光,一定能把年嚇得甩頭就跑,貼這些東西因該就是想把年嚇跑,我就給你講講年的故事吧﹗
從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年住在海底,每到一定的時間,年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挽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又到了年出來的時間,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這時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對一家人說,只要讓他在這戶人家住一晚,一定把年驅走,這戶人家勸他還是上山避避,但老人不聽。
當年來了,突然聽見白發老人燃響的爆竹聲,年不敢向前湊了,原來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是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倉皇而逃。從此,年不再出現。
大家為了紀念那一天,家家戶戶貼對聯、放鞭炮。人們把這一天叫“過年”。
端午節小學作文4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里了。終于,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為了救屈原,就駕著船,向江里投飯團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并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并包粽子、喝雄黃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小學生。
端午節小學作文5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小學作文6
6月16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跟媽媽去上山踏青。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好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艷艷的小花從草里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艷艷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好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袪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里都拿著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粽子,自然非常高興,但是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為了紀念他,發明了粽子這種食品。
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可以繼續上山踏青。
端午節小學作文7
我問粽子為什么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端午節是什么意思?下面我就來回答吧。
端午節的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屈原在回國的路上,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自己的國城,很悲嘆,對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流水的長江中,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怕魚蝦把他的尸體給吃了,但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這些東西,不要吃屈原大夫尸體 ,還有些郎中還把酒倒入江中,以便把魚昏倒,讓屈原大夫尸體不被傷害,從今以后端午節就是農歷5月初5,定為了紀念屈原大夫。
粽子為什是三角形的,不是圓的、方的,是因為用少量的材料就可以做,各地包的材料不太一樣,但基本都是植物的葉子,葉寬而長韌,但畢竟是葉子,寬度有限。三角形包法只用1葉或2葉就能包成,而長方形大概就要的3、4片了把。我們一家圍坐餐桌旁,阿婆把熱氣騰騰粽子端上來,我們就把繩子解開,剝開一層層竹葉,露出那白白的熱熱的粽子來,粘著糖慢慢的吃起來,那味道軟軟的粘粘的,很可口,粽子有綠豆沙、紅豆沙、紅棗、豬肉、小豆、蛋黃、瘦肉餡的,品種繁多,我們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就這樣過了一個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8
清晨,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從廚房慢悠悠的飄了出來——端午節到了!
“真好吃。”吃著美味的肉粽,就像一瞬間穿越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先是顏色偏黃的糯米,咸咸的,咬開了那一層糯米之后就是風味十足的肉餡了,仿佛每一塊肉上面都包含這暖暖的親情。而棗粽干脆把糯米的顏色、味道都給變了甜甜的,吃下一口更是甜蜜可口。 還有我最討厭的茶葉蛋,但是今天我就破天荒的吃了一口,我才意外的發現以前連碰都不碰一下茶葉蛋如此美味,然后就被我風卷殘云般的吃光了。大拇指還不由自主的翹了起來。
我去河邊散步,卻意外的邂逅了龍舟大賽。每一棒都響徹云霄,一句句使人熱血沸騰鼓號,龍舟爭先恐后的駛向終點。 端午節,一種人們值得歡慶的節日。
端午節小學作文9
吃粽子、碰雞蛋、劃龍舟是我對端午節最深刻的印象。
一到端午節,包粽子是奶奶最樂意干的事,奶奶買來棕葉,把米和肉、蛋黃、紅棗等配料都包在棕葉里,然后,把包好的棕子放在鍋里煮,那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煮熟后,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味道真不錯!
碰雞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游戲,我選了一個雞蛋,爸爸也選了一個雞蛋,對碰了一下,我的雞蛋就裂開了,直到把碗里的雞蛋碰光了,爸爸的雞蛋還是完好無損,我一把奪過爸爸手里的雞蛋,用雞蛋袋子裝起來,當做勝利品掛在胸前。
劃龍舟是端午節最熱鬧的一個項目。龍舟上坐著或站著很多人,有的在劃槳,有的在敲鼓,還有的在搖旗,看得我目不轉睛!
聽爸爸講,端午節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以后,我一定會深入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小學作文10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憤怒之下,投入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
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她先取兩片葉子,并排放好,用手輕輕一卷,一個圓雉體就形成了。左手像托“酒杯”一樣,將其托起,右手順勢抓起糯米和香米,豆餡,棗,果脯等,將“酒杯”填滿,蓋“蓋子”。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小胖豬!簡直是藝術品。媽媽為了讓我多吃,挑選上好的原料,加上她藝術家的手法,讓粽子既好吃,又好看。
所以,每當粽子上桌時,我都沉浸在那沁人心脾的清香中,總是吃得很多,因為那里融入了媽媽濃濃的愛。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11
端午節來啦,媽媽買來一束草蒲和艾葉,插在門前。這兩種植物都是綠色的,艾葉像菊花的葉子,菖蒲則長長的,像蘆葦葉。兩種植物都散發出一陣清香,聽說都可以驅蟲。
媽媽還給我買來一個香囊,我萬分驚喜。這個香囊一面繡著“三溪堂”,一面繡著“平安符”,是紅色的底,黃色的邊,上面和下面都掛著幾個紅色的珠子。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草藥味。媽媽說這個香囊是她帶奶奶去看病時,順便買來的。
端午節這天有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今天早上媽媽就燒了粽子和雞蛋。我超喜歡吃肉粽,媽媽問:“要吃豆沙粽還是肉粽?”我大聲地喊道:“肉粽!”我所知道的粽子還有很多:蜜棗粽、鮮肉粽、豆沙粽、火腿肉粽、蛋黃板栗粽......,各式各樣,品種繁多。
過端午節的滋味真好。
端午節小學作文12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雖然它沒有春節那么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托了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著糯米,投到汨羅江里。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粽子和插艾葉。
到了端午節這天,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卷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在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福。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也喜歡我的家鄉。
端午節小學作文13
今天是端午節。
一大早,我就和奶奶一起做寶劍。剛開始,我不知道怎么做,奶奶告訴我用蒼蒲做劍身,蒼蒲根做劍柄,然后用艾草做劍穗。我學會后做了許多的寶劍插在家里的各個門窗上,這樣,蒼蠅蚊子就不會來了。
奶奶又從鄰居處摘來許多花,我問奶奶是什么花,奶奶說這是桅子花。媽媽把這些花插好后放在房間里,整個房間一下充滿了花香。
后來,奶奶又叫我一起去買雄磺酒,我們在藥店買了一包雄磺,我仔細觀察,原來雄磺是一種黃色的粉末。我們又買來了白酒。回到家,奶奶把雄磺倒進碗里,再倒點白酒,就做成了真正的雄磺酒。我迫不及待的要媽媽把這雄磺酒抹在我頭上的各個部位,抹好后我心里想: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壞事不會跑到我頭上了!
吃午飯了,我吃了三個粽子,粽子里面還包著香噴噴的肉,吃得我肚子飽飽的。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比以前更有趣、更好玩、更有意義。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
端午節小學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唱著這首兒歌,端午節就來到了。婆婆家是南京郊區的,因離我們很近,所以每年我們都要去婆婆家過端午節。過端午時插艾草是必做的事情。每到這時候婆婆都要從山坡上拔些新鮮的艾草掛在門頭上。婆婆說在門頭上掛艾草一是為了辟邪,二是為了防蚊。每當這時小孩子的手腕上都要系上五彩繩,還要用五彩繩編成鴨蛋縷掛在脖子上,聽說這樣可為孩子帶來好運。包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次婆婆都會用不同顏色的繩子包多種粽子,有紅豆粽、肉粽、白粽和蜜棗粽,不同顏色的繩子用以區分不同餡料的粽子。我們小朋友這時也不閑著,跟著婆婆一起包。說是包粽子,不如說是我們在做一個有趣的手工。看我們包的粽子有的像小青蛙,有的像只可愛的小雞,有的四不像,我們玩得不亦樂乎。中午的菜肴是非常講究的。
飯桌上必須有“五紅、五黃”“。“五紅”就是五種紅色的或紅燒的菜,有紅莧菜、紅燒肉、龍蝦、烤鴨、西紅柿;“五黃”指的是鴨蛋黃、黃瓜、黃鱔、黃魚、黃豆,這也叫“端五”。我們小朋友呢,圍著桌子邊跳,邊叫:“快吃飯,快吃飯,口水都要流出來啦!”端午節是歡樂的節日,歡迎大家來南京過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15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每家每戶都在忙著打掃院子,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就會把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
我不會包粽子,媽就手把手地教給我。她先拿兩片粽葉,弄成像漏斗的樣子,再用勺子把糯米放進去,肉、豆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我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我做得不好,第二次也不太好,到了第三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把粽子放到鍋里一蒸,熟了之后,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人垂涎欲滴。我們一家人邊看電視邊 吃粽子,可開心啦!
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爸爸笑著說:“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仿佛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尸體。”
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15篇】相關文章:
小學端午節作文300字03-10
小學又逢端午節作文02-22
小學與眾不同端午節作文03-22
小學愉快的端午節作文03-01
端午節快樂小學生作文03-10
精選端午節小學生作文03-09
端午節小學生作文范文03-09
小學端午節作文(匯編15篇)02-15
小學端午節作文(集合15篇)02-15
端午節的小學日記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