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春節小學生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小學生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1
哈哈,你知道過年最高興的是什么嗎?想必你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收壓歲錢。”轉眼之間,我就喜歡的春節終于要到,真讓我激動不已!
“拜年了!”隨著我歡喜的叫喊聲,我開始了收壓歲錢之旅!首先,是爺爺、奶媽家,一下車,我就對爺爺奶奶展開甜言蜜語,左一句“奶奶好!”右一句“爺爺好!”叫得那個甜喲,爺爺奶奶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果然,我收到了一個大紅包,打開一看,四張紅色大鈔在里邊乖乖地躺著,直饞得我這只小財貓。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接下來,我又去了嬸嬸家、外婆家還有所有親朋好友去拜年,當然,每次也都會有“收獲”啦!
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打開這些“寶貝”,一張又一張地數了起來,一張、二張、三張、四張、五張……足足有二十幾張,“天哪,這么多,偶發財了,成了小小的千元‘富翁’了!”我數得眼睛都直了。 可是該怎么花呢?我心想:要不去旅游吧,可是又太冷。還是買零食?對,買零食。我仿佛看了漢堡包、蝦條等各種各樣的.零食在向我招手。
正當我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時,媽媽的聲音打斷了我,原來媽媽想要幫我保管,我哪肯答應,我還沒有炫耀夠呢!媽媽說不過我,只好讓我自己保管。 之后的幾天,我總是把這些“大團結”放在口袋里,時不時拿出來炫耀,那得意勁兒,好像我真的是百萬富翁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有一天……
那天,我照樣帶著“寶貝”們出門炫耀,一摸口袋,什么都沒有?我的心涼了半截,怎么可能,我往下一摸,手指卻從口袋的另一頭冒出來,“不會吧,我的口袋破了,那‘大團結’不就飛了嗎?”我的心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那一刻,我明白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后悔又有什么辦法?世上又沒有后悔藥,回家肯定少不了被罵的。
看來今年我那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壓歲錢”要改成“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竹筍炒肉絲。”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2
往年過春節時,我總發現,不少人家門上的“福”字都倒貼著。今年貼春聯,我“當家作主”,把鮮紅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貼在我家的.門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貼春聯,我當助手;奶媽邊包餃子,邊:兼任“我和爸爸的“顧問”。剛貼完門聯,“顧問”就提醒我們:“別忘,“福”字倒著貼!”我問:“好好的“福”字,為什么偏著倒著貼呢?”奶奶笑:“小豪,你沒聽人家說”福倒(到)”嗎?圖個吉利唄!”爸爸是個老好人,他邊抹漿糊邊說“漿糊話”:“倒著正著都是“福”,就聽老人家的……”說著,他拿起“福”字,就要倒著往門上貼,“慢!”我學著港臺電視劇中人物的動作、腔調,攔住爸爸,“待我向奶奶問個明白。”爸爸住手,“行。聽誰的都是“福”。“怎么不貼啦?”“顧問”粘著兩手面粉,遙控指揮,“貼,倒著貼!”我急,嚷起來:“奶奶,您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節的,小孩子家,不要亂說!貼,給我倒著貼……”只會“糊”的爸爸向我做個鬼臉:“倒貼就倒貼……”
“慢找!”我攔住爸爸,急中生智,給奶奶來個將計就計,“奶奶,您想想:“福”倒著貼,不就是“福到頭”嗎?我沒意見,反正“福到頭”不怎么吉利。”“嗯?”奶奶一愣,連餃子都忘捏,自言自語道:“福到頭,不就是沒有”福“嗎?嗯……”“奶奶,”我乘機反守為攻,“這”福字朝上,全年順當;福字不歪,財源進來。您說,是倒貼……”“讓你當回家,作回主!”奶奶笑,向我爸爸指揮手,“正貼,正貼……”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3
(一)春節的故事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于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二)春節的故事
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里下手。
一天,萬年上山打柴,坐在樹下歇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天有云陰霧雨,影響測記。他就想再做一件記時器具,好彌補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藥,來到泉邊喝水,崖上的泉水有節奏地滴答滴答地響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著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陣,回到家里,畫了畫,試了試,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望漏水,勤勤奮奮。慢慢的,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從頭重復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那時的天子叫祖乙。節令失常,使他很著急。就召集百官。朝議節令失常之困。節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運行的規律,就說是人們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誠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寬恕。祖乙就齋素沐浴。領百官去天壇祭祀,并傳諭全國,設臺祭天。
但祭來祭去,不見收效,時令照舊很亂;各地的老百姓為了修建祭臺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膽汁拌黃連。苦中加苦。萬年忍不住了。就帶著他的日晷和漏壺會見天子。
萬年見了天子,說了冬至點,講了日月運行周期。祖乙聽罷,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上日晷臺,造上漏壺亭。又撥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六個童子守日晷,六個童子守漏壺,精心記錄,按時報告。
一天,祖乙讓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指著草歷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一聽,深覺是理,心中卻不安起來。他暗想:要是萬年把節令定準,天子心喜,重用萬年,誰還聽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萬年除掉。
那天阿衡打聽出一個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請到家里,擺上酒筵,說明原由,許以重禮。刺客答應當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興離開了阿衡,向日月閣奔去。怎奈天壇周圍,日月閣下,有衛士嚴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閣上正觀星象的萬年射去。誰知刺客喝酒過多,眼睛發昏,飛箭只射中萬年的胳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眾童子急呼拿賊。衛士們聽到喊聲,一齊出動,捉住刺客,扭見天子。
祖乙問明實情,傳令將阿衡收了監,又立印出宮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非常感動,指著申星說:“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完,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
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愛卿入閣,三載不出,披肝瀝膽,以月圓為準制出太陰歷,真是功高德重。如今愛卿被奸佞暗算,且隨我到宮中調養吧。”
萬年說:“太陰歷雖然草創,但還不十分準確,歲尾還剩有點滴時辰。如不把這歲末尾時潤進去,日月如梭,過來過去又會錯歷。臣負眾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閣,細心推算,把草歷定準。”
就這樣,萬年在日月閣中,仔細觀察草木麥菽的榮枯,精心推算,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壇行祭,祭罷天神,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五月鮮桃賜給萬年。萬年獻上太陰歷,祖乙望著日夜操勞的萬年,眉也白了,須也白了,深受感動,就把太陰歷定名為萬年歷,還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因此,后來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每每過年之時屋里掛上壽星圖,象征新歲添壽,也是對功高德重的萬年寄以懷念之情。
(三)春節的故事
在陜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著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說。
傳說,玉皇大帝為了治理人間,就派天宮的彌勒佛下凡。這事被如來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為啥不讓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論理,玉帝聽了,無言可對,只好說:“商量商量再說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個解圍的方兒。
他請來彌勒佛和如來佛,將兩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說:“這兩盆花你二位各務一盆,誰的花先開,誰就下凡去管理人間。”如來佛心眼多,點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彌勒佛,因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難收,才以務花為借口來行此事。面前這兩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個小計來。他借彌勒佛合目謝恩的機會,悄悄地把兩盆花換了個位置。第二天,如來佛的花就開了,因此彌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初一。傳說彌勒佛心善,這天他讓人們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們就歡歡喜喜,興高彩烈的過了一天。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有人說,因為當初如來佛因偷換花盆留下了瞎瞎現象,直到現在,人間還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4
又逢一年元旦節,新的一年在人們的期待中悄悄開始了。元旦節對我們來說也已經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了,那么,元旦節到底是從何而來?它又象征著一種什么意義,我們一起來看看。隨著20xx年第一屢陽光照亮大地,新年開始了她翩翩的腳步。難得的一次節假日讓平時忙碌的人們有一次休閑的機會,陪同愛人,牽著孩子,走進廣闊的城市空間,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新年的陽光。一張張明媚的笑臉充滿著對新年到來的希望和祝福。
元旦節是我國建國后法定的一個節假日,但元旦一詞,在我國的.歷史上卻出現的很早。南北朝時期首次出現“元旦”這個詞語,而在此以前的“元日”、“正旦”等詞都是指待新年的第一天。
年法,以前的元旦節往往就是指農歷正月初一,20xx年,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政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將公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
在“元旦”這個詞語中,元的意思是第一或開始,旦的意思是太陽升起或是白天。元旦,便是新年的第一天。它蘊涵著一種蓬勃的生機,表明一種美好的開始。
一年之際在于春,作為一個全新的開始。平時忙忙碌碌的人們在元旦這個節假日,和家人一起放松放松心情,活動活動筋骨,然后再開始新一年的播種和耕耘。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5
為什么要過年呢?那是因為我們長了一歲,長大了,更懂事了,也準備迎接新的開始。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先大掃除、再貼上喜氣的春聯,除夕那天要準備山珍海味一桌豐盛的食物,一定要有一條魚,因為“年年有余”嘛!除夕時大家一起圍爐,不常見的親人都出現了,我和姐姐最高興了!因為堂哥、堂 姐們都回來了,一屋子的小孩,好玩的游戲一籮筐,玩牌、放煙火、點仙女棒……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拿紅包了。
除夕當晚,奶奶準備了一桌拿手 好菜,有長年菜、紅燒獅子頭、糖醋魚、竹筍肉片湯、佛跳墻和蘿卜糕……現在想想口水又流下來了。大家一起圍爐時,熱鬧又溫馨的氛圍,讓我沉醉其中,最最令我期待是后來的發紅包時間,我向爺爺、奶奶道聲“恭喜發財”,馬上就接到想好久的紅包,“哇!好多錢喔!真是開心!”。后來我們一堆小朋友馬上到屋外玩炮,真是熱鬧不已的一晚。
年初一清早四點就出門了,我們一家子要去伏龍山,路途中看到了許多盛開的山櫻花,山坡上還種植密密麻麻的茶樹,看到那些矮矮的茶樹,一大片綠油油的真像是綠地毯一樣。可惜山路彎彎曲曲,一向不暈車的`我,竟然難過的一直想吐,爸爸說:“暈車是心理作用,不要去想就好了。”我在迷迷糊糊中,車子抵達山上,踏上土地聞到清新的空氣,暈車就不藥而愈,真是神奇!
今年的過年,山之旅令我難忘,長輩給的紅包讓我喜悅,除了有吃有玩外,我也要好好反省過去在計畫未來,我期許自己,新的一年一定要比之前更好、更棒,代表我真的長了一歲。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6
“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除夕,我們全家人吃完年夜飯,我就著急的讓父親帶我去放鞭炮。
等候多時的我和父親高興地拿出了“萬花筒”,我興沖沖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機,準備實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個計劃——放焰火。我們放的第一炮是“一嘯沖天”,隨著一聲巨響,天空頓時如同白晝,好壯觀哦!緊接著是“天女散花”,所謂天女散花,顧名思義,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場面。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們在天空中把一籃子花毫不憐惜地撒向人間,那些花在空中飄飄悠悠,美麗極了!剎時,空中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我高興得手舞足蹈。隨后,我們又放了 “降落傘”、“七仙女”、“百花奔放”……
天空頓時成了大花園,每一朵禮花綻放時,我們都會發出驚喜的歡呼聲,我圍著五彩的焰火又蹦又跳,高興的心情也像焰火一樣熱烈而多彩!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7
噗噗啪啪嗖…伴隨著喜慶的鞭炮聲,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在這之前,人們早就準備好了迎接這一天,家家戶戶放爆竹、貼畫雞、貼門神、貼春聯、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等等,春節的習俗可多啦!新年的初一,男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后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算盤聲和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中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8
今天是馬年的'大年初三,也是我的小表姐“滿燈”的日子。小表姐是小姑姑的女兒,今年剛滿12歲。按照我們這里的習俗,小孩不滿12歲以前,舅舅每年春節都要給他(她)買一個大紅燈籠,也叫舅舅給外甥“送燈”。表姐今年剛滿12歲,也是爸爸最后一年給她“送燈”。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9
春節,可是我們中國從古至今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放炮仗,又是春節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雖然現在宣傳環保,提倡不放炮仗,但是總也算春節最令人快樂的事了。
晚上,跨進朋友的家。哇!只見他家(別墅)的門廊上堆積了整整好幾大箱鞭炮,有紅的,黃的,還有黑的,足有一米高。
阿姨給我們三個伙伴每人一個打火機。先放一種金紙包著的鞭炮。我一年沒接觸打火機和鞭炮了,今日看著這沉沉的、花生形的鞭炮,倒莫名奇妙的.恐懼,想:這個炮仗放倒是容易,萬一……在手里炸了,那該如何是好?想到這兒,我就立刻把鞭炮扔回了箱子里,坐在一旁只看熱鬧。
這時阿姨看見我不放鞭炮,問“你看他們都在放,你怎么不放呢?”我就推辭道:“我在家里放過這個了,不放了。”阿姨也就不說了。
過了十分鐘,所有鞭炮都放完了,開始放煙花。這時阿姨又說“如果你放了,可以多玩十分鐘噢!”我有點動心了,于是拿了一個飛機形的煙花。按下打火機,煙花立刻爆出金色的火花,我趕緊本能地扔出老遠。一會兒,那煙花突然旋轉起來,放出金光,“嗖”地一聲就飛上天去了,像一個金色的飛碟立刻就飛出天際,消失了。看來并不那么令人懼怕嘛。我于是也快樂地投入到他們之中去了。
最絢麗的煙花非那個“大個子”莫屬了,點燃后,突然噴出了三股噴泉似得火花。過了一會兒,“噴泉”沒了,突然一個火星蹦上了天,綻開了一朵紅綠的花兒。一會兒后又出來幾十條金黃的“蟲子”,啊,真好看呀!我們樂在其中。
直到天漸晚了,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阿姨家。告別了煙花,告別了鞭炮,告別了這個快樂的晚上。
【春節小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春節作文01-28
小學生的春節作文11-03
春節的小學生作文11-03
小學生春節的作文08-31
春節小學生作文11-28
春節小學生作文【熱門】03-04
描寫春節小學生作文01-18
小學生有趣的春節作文01-19
【推薦】春節小學生作文08-30
【推薦】小學生春節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