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拜年的寓意習俗
習俗就是習慣,風俗;個人或集體的傳統、傳承的風尚、禮節、習性。形成風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習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細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拜年的寓意習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拜年的寓意
春節拜年是中國習俗之一,通常是一家人去親戚家串門,帶著水果禮品去親戚家聯絡感情,孩子們通常一起玩耍,父母輩們拉拉家常。之后去拜訪的客人會被留下一起吃飯。直至晚餐后方才離開。而不同地方的拜年有所差異,那么春節為什么要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
春節拜年的習俗
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后把大門關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后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這就是拜年習俗的開始。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于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后全家按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現代多行團拜,歲末郵寄賀年片和賀年信。
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春節傳統文化知識
1、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2、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3、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中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4、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春節拜年的寓意習俗
一、春節拜年的風俗由來
關于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有很多說法,其中最流行的一個傳說是這樣的: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為了躲避“年”的傷害,便紛紛關門閉戶,在家里點起火把和蠟燭,放鞭炮和鑼鼓聲聲震天,穿著紅色的衣服,在門上貼上紅色的對聯和福字。這樣,“年”就被嚇跑了。后來,“年”被一個叫鐘馗的英雄打敗了,“年”就不敢再出來傷害人們了。從此,每到臘月三十晚上,人們都會按照這樣的方式來驅趕“年”,并且互相拜訪祝賀平安度過了一年。
二、春節拜年的寓意
春節拜年的寓意有尊老愛幼、親朋團圓、吉利如意、辭舊迎新、祭祖祈福、文化傳承、社會和諧和樂觀向上等。
1、寓意尊老愛幼
拜年是一種尊重長輩,關愛晚輩的表現。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形式也有所變化,但不變的是對長輩的敬重和對晚輩的疼愛。比如,現在我們會給長輩打電話或發微信祝福,給晚輩發紅包或送禮物。這些都是體現了尊老愛幼的美德。
2、寓意親朋團圓
拜年是一種增進親情,友情的方式。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難得的團聚時刻。無論遠近,人們都會盡量回到家鄉,和家人,親戚,朋友一起過年,共享天倫之樂。拜年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進行的,人們通過走訪,聚餐,聊天等方式,交流心情,分享經歷,增進感情。拜年也是一種傳遞溫暖,緩解孤獨的方式。對于那些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那些沒有家人陪伴的人,拜年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親朋好友的關心和支持,讓他們不再孤單。
3、寓意吉利如意
拜年是一種祈求好運,表達美好愿望的方式。在拜年時,人們會說一些吉祥話或祝福語,比如“恭喜發財”,“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學業進步”等等。這些話語都是希望自己和對方在新的一年里能夠順順利利,幸福美滿。除了說話,人們還會用一些吉利物品來裝飾自己的家或送給別人,比如紅色的春聯,燈籠,窗花等,或者寓意吉祥的水果,糖果,酒水等。這些物品都是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待。
4、寓意辭舊迎新
拜年是一種告別過去,迎接未來的方式。春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這一天,人們會把舊衣服,舊物品都扔掉或換掉,把房子打掃干凈,換上新衣服,貼上春聯,掛上燈籠,擺放花果等,以示喜慶和吉祥。
5、寓意祭祖祈福
拜年是一種緬懷先人,祈求祖靈保佑的方式。在春節期間,人們會去掃墓,上墳,燒香,獻花等,以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人們也會在家里擺放祖先的牌位或照片,向他們敬拜,祭拜,以感謝他們的恩德和貢獻。人們還會希望祖先的靈魂能夠保佑自己和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幸福。
6、寓意文化傳承
拜年是一種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優秀傳統的方式。拜年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形成的一種習俗,它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通過拜年,我們可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風俗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體驗中國人的情感,價值,理念等方面的特點。拜年也是一種教育后代,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方式。通過拜年,我們可以把中國文化的精髓和優良傳統傳遞給下一代,讓他們認識自己的根,愛自己的國。
7、寓意社會和諧
拜年是一種促進社會交往,維護社會秩序的方式。在拜年時,人們會遵守一些禮儀規范,比如按照長幼順序拜年,不說不吉利的話,不做不禮貌的事等。這些規范都是為了保持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拜年也是一種消除矛盾,化解沖突的方式。在拜年時,人們會對過去發生的不愉快或誤會表示歉意或諒解,互相寬容或原諒,以達到和解或和睦的目的。
8、寓意樂觀向上
拜年是一種展示自信,積極進取的方式。在拜年時,人們會對自己過去一年的成就或收獲感到滿意或驕傲,也會對自己未來一年的目標或計劃感到充滿信心或期待。拜年也是一種激勵自己,鼓舞他人的方式。在拜年時,人們會對自己或他人提出一些建議或鼓勵,比如多學習,多鍛煉,多努力等,以激發自己或他人更好地面對新的挑戰或機遇。
三、拜年的細節和規矩
1、拜年的順序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要先拜長輩,后拜晚輩,先拜親戚,后拜朋友,先拜近鄰,后拜遠方。這樣做是為了體現尊老愛幼、親疏有別、禮尚往來的原則。
2、拜年的對象是有選擇的。一般來說,要拜那些平時有交往、有感情、有互助的人,比如家人、親戚、朋友、鄰居、同事等。不要拜那些平時沒有聯系、沒有關系、沒有好感的人,比如仇人、敵人、陌生人等。這樣做是為了體現親密無間、和睦相處、知恩圖報的原則。
3、拜年的時間是有限制的。一般來說,要在春節期間(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內完成拜年,不要在春節前或春節后再去拜年。這樣做是為了體現及時行樂、把握時機、遵守習俗的原則。
4、拜年的禮物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要送那些寓意吉祥、符合喜慶氣氛的禮物,比如紅包、水果、糖果、酒水等。不要送那些寓意兇兆、不合場合的禮物,比如鐘表、梨子、鞋子等。這樣做是為了體現吉利如意、祝福美好、避免冒犯的原則。
5、拜年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恭賀新禧、恭喜發財、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等吉祥話,或者送上賀卡、短信、電話等。
四、拜年的意義
拜年這個習俗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奇的故事,還有著深刻的寓意和價值。
拜年是一種表達感情和祝愿的方式,它體現了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敬意和禮儀的重視。拜年也是一種增進交流和團結的方式,它體現了中國人對和諧、團圓、幸福和美好的向往。拜年更是一種傳承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方式,它體現了中國人對傳統、習俗、信仰和價值觀的堅守。
【春節拜年的寓意習俗】相關文章:
中國春節拜年習俗04-18
春節拜年習俗匯總02-28
春節拜年習俗由來02-02
春節拜年習俗作文(精選34篇)03-04
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作文(通用25篇)08-29
春節除夕守歲的寓意02-01
春節吃餃子的由來和寓意02-15
春節吃餃子的寓意是什么02-23
春節掛燈籠有什么寓意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