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思念故鄉(xiāng)作文九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思念故鄉(xiāng)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1
思念,像一塊外面包著的巧克力糖果,一層層苦澀褪盡后是小小的甜。但苦澀才是主味,那股甜只會稍縱即逝,太短暫了。
故鄉(xiāng),理論上說我應(yīng)該是不會思念的,因為現(xiàn)在我居住的地方經(jīng)濟發(fā)達,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但是,在長期的物質(zhì)支持下,我的內(nèi)心漸漸覺得有一點空蕩。不知不覺之中,我開始思念起故鄉(xiāng)來。在這次的暑假,一次偶然之中我又一次走到回到故鄉(xiāng)的路上。
故鄉(xiāng)是什么樣的呢?
記憶里的故鄉(xiāng),空氣是那么純凈,沒有絲毫的污染,呼吸起來感覺很舒服。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故鄉(xiāng)曾經(jīng)退出我生活中的人和物無不讓我思念。還記得夏日的夜晚,月亮照亮著大地,沒有燈光點亮的昏黃的光,只有一群群如同游動的星星般閃亮的螢火蟲。在螢火蟲黃綠色的光芒照射下,一片片白日里原本是金黃色的稻田隨風(fēng)浮動著墨綠色。那斷斷續(xù)續(xù)的光芒和月光一起照亮漫長夜晚,讓人不得不沉浸在這一幅大自然純天然美之中。
離開五年了,我還記得走的時候那時候樹木低矮,頭頂還很空蕩,今年夏天回來一看到頭頂上的很高處,樹木就像孩子一樣在時間的洗禮下變得越來越茂盛,長得越來越高。
思念故鄉(xiāng),只因我愛她。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2
故鄉(xiāng),我離她已整整四年了,每當(dāng)聽到別人自豪地談他家鄉(xiāng)時,我心中就涌起思鄉(xiāng)情懷。
清晨,太陽從東方剛露出頭,農(nóng)民們就起床了,他們拿起鋤頭到田里鋤草,我和小伙伴們背著書包越過樺樹林,跨進校園里,拿起書本念起來。中午,我和小伙伴們回家吃飯,吃完就趕緊又趕回學(xué)校上課……
如今,回憶起那愉快的時光,心中好羨慕啊,可是那永都回不來了,我已在另一個城市讀書了。每到過年時,我就特別想回故鄉(xiāng)。
在故鄉(xiāng)有多少我的親人?有多少我童年的歡笑?如果讓我許一個愿望,我會讓時間倒流,我希望我還會像小時候那樣背著書包上學(xué)校。
這個城市在變化著,那個被樺樹籠罩的小村莊也在悄悄的變化著……
樺樹在一天一天的減少著,也許,哪一天我回到小村莊了,可是再也看不到我夢中的小村莊,再也看不到我上學(xué)路上的樺樹林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座一座的樓房,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回到了故鄉(xiāng),我不要看到被樺樹代替的樓房。
故鄉(xiāng)的人們,請不要亂砍樹木,否則,你們將會得到大自然的報復(fù),
如果沒有樹木來保護土地,這里早就成沙漠了。
我只希望我回來時,還會看到成片的樺樹林……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3
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包,終年圍繞著我們的那個小小的村莊。即使寒冬臘月,那里的山,依舊是蔥綠蔥綠的。
我的家鄉(xiāng)是甘肅天水。在一個月明人靜的晚上,我不禁思念起故鄉(xiāng)來。
我思念家鄉(xiāng)的蘋果樹,國慶節(jié)時,我曾和伯伯、哥哥們一起去山上摘蘋果,整面山坡全是蘋果樹,樹葉已漸稀少,樹上掛滿沉甸甸的蘋果,在陽光下閃著光,露著笑臉,讓人一見便生愛慕之心。有的蘋果上面還套著紙袋子,我便一把摘下來,取下紙袋,捧在手上,都等不及帶回家清洗,就咬一口,水水的,脆脆的,好甜!
我還思念家鄉(xiāng)的小黃貓。每天早上,我都會早早的起床來看它,并給它喂饅頭,每頓飯前,我都要先把它喂飽了才吃飯,不然我就不吃飯。它吃飽了,我會抱著它到院子里田野里遛一遛,揪揪它尾巴;或用一根木棍挑住它的后腳,慢慢將木棍抬高,訓(xùn)練它倒立;或順手從路邊采朵粉紅的石竹花系在它頭上,再用毛毛草編個小草帽,把它打扮成漂亮的小姑娘。有時,我還會把它拋得高高的,再讓它落地,當(dāng)然舍不得讓它重摔在地上,只要和它玩,我就感到特別快樂。
我是饞嘴的丫頭,自然會想起奶奶做的好吃的土豆飯、哥哥上樹為我摘的青皮核桃和我們從山上采的野果子。想起家鄉(xiāng)的親人,心里總是暖暖的。
現(xiàn)在,我雖然很少回家鄉(xiāng),但是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物一人,都是我心中最美的風(fēng)景和記憶。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4
最后一抹余暉掠過天邊,將我的目光帶到了地平線最東邊。我不自覺地笑了笑,那是故里。隔著重重高樓,借著一張褪色的舊照片,搭載回憶回到那個地方。
晨霧初散,天剛下完小雨,街道有些潮濕了。三三兩兩的人群,熙熙攘攘的小攤點綴起了那條曾經(jīng)的老街。一碟花生米,二兩小酒,一碗陽春面,抓住那魚肚白的尾巴, 早點攤前的閑敘在整條街道上回蕩開來,最后又在一聲吆喝,一場哄笑中不舍地散去。
該忙活了。腳踏車緩緩地踏過,肩并肩地占了整條道。”阿明,快點,上班該遲到了。”“三大爺,就不讓你過去。””你這小兔崽子,回去讓你爹收拾你去。“”哈哈,我走嘍。”“這小子,人還不錯,什么時候幫他介紹個姑娘去。哎呀,不早了,得趕快去田里忙嘍。”推車慢慢地上坡,有些吃力。我用手向前推了推,“呵呵,又犯傻了。”我收回了手,可看著漸漸遠去地推車,視線卻模糊了。
九十點了,街道的熱鬧漸漸散去,這條古樸的老街終于又露出了原來的面貌,偶爾有幾個少年在青石板上追逐,追累了,就從布袋里捧出來了一小堆玻璃球,坑坑洼洼的凹槽是專門給孩子們準(zhǔn)備的玩地。
村頭壯子家的炊煙緩緩飄起,在空中劃過道道美麗的弧線后,又向四處散去,將村里家家的炊煙都是帶上了天空。田里的男人抬起了頭,望著那空中的精靈都是笑了笑,那是一種幸福。“不知道媳婦做了什么好吃的,老李,今天帶點酒,來我家喝點小酒。”“好嘞,你家媳婦的那腌菜是真好吃,要不是愛面子,早來了。”哈哈,那可不,今天來多吃點。””這肯定的嘛。”
夏天的中午,知了喊熱,家家戶戶都開著大門。在門口隨意鋪著的席子,借著水泥地上傳來的陣陣涼意,舒舒服服的睡個午覺,下午干起活來就更有力了。時不時有七八個孩子在村里跑著,看到在樹下乘涼的老人,就停下腳步,大聲的喊著爺爺奶奶,一定要等到老人微笑著點點頭或者夸一聲乖,這才繼續(xù)笑著跑遠,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自豪。
下午的時光,是在皮筋聲,毽子聲,機杼聲中度過的,女人們靠在一起,談著誰家的孩子讀書最爭氣,誰家的男人干活最努力,或許是村頭的一兩個小八卦,孩子就在近處玩著,她們臉上都是露著微笑,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便是她們的希望。
又不知哪家傳出了一聲“飯好了,趕緊回來吃飯。”喚散了靠墻閑聊的人,喚去了天邊最后一點紅暈,喚來了一縷皎潔的月光,喚回了越來越濃的夜。萬家燈火與繁星點點同時在黑幕上出演,它們就這樣靜靜的呆著,誰都不忍打擾,那是那頭在思念著這頭。
入夜了,天涼了,我緩緩放下舊照,眼眶紅紅的,不知是被這個陌生城市的花燈印上了顏色,還是家里釀的老酒喝得太多了,可故鄉(xiāng)呵,你是否也會想起你在外的孩子。我想,一定會的。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5
故鄉(xiāng),是我永遠想起的地方,那是我兒時的唯一世界。直到我16歲離開家鄉(xiāng)去合肥省城讀書以前。我從沒有離開過我生活的小鎮(zhèn),兒時我眼中的小鎮(zhèn),比現(xiàn)在我待的大上海還要大,還有意義。
一晃20年過去了,每每想起家鄉(xiāng)的許多事中,中秋也是我最不可以忘記的日子,兒時的村莊里和我差不多大的伙伴有好幾十,每年快到中秋的時候,每個小伙伴都會用一根3米長左右的竹竿,或者細木樹在上面用野草扎成一根大火把,放在門前曬上十多日,單等中秋之夜。
等啊等,終于等到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jié)了,中秋的夜晚月分外的亮圓。村中的幾十個小伙伴早早地把家里的稻草抱到田野上,成片成片地鋪成一塊又一塊,大約7點的時候,小伙伴們一起把所有的稻草燃起,當(dāng)所有稻草都燃起后,打火仗就開始了,每個小伙伴們把竹竿,木棍扎起的火把也燃起了,幾十個小伙伴們持著幾十根火把互相嬉鬧追逐著,用火把對打,一時間,家鄉(xiāng)的田野上,火光四起,人聲吶喊,全村的男男女女全部圍在火堆旁為小伙伴們助威。直打到火把燃盡,大家又開始摸秋。
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葉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
“摸秋啦!”不知誰的聲音在野地里輕輕一喊,于是我們立即四散融入濃濃的月色之中。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jié),各種瓜果在田野里飄香,早誘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時好好過一把癮。摸秋一定要揀熟的摘,不然,摘了生瓜果不能吃,扔了,就被看作是“作孽”。許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也有小氣的人家,頭天將成熟的全部摘回,讓摸秋的人撲個空。如果遇到惡作劇的,會把他的生瓜紐子摘了扔進棉花地里,把他的葵花擰斷脖子。那小氣鬼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會兒功夫,我們的“人馬”帶著各自的“戰(zhàn)果”從四方匯合到那塊地里,大家“有福同享”,嘻嘻哈哈,海吃胡吃,直到一個個肚大腰圓,打著飽嗝,才十分滿足地四散回去。
相傳,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現(xiàn)了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這支隊伍紀(jì)律嚴(yán)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一天,起義軍轉(zhuǎn)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有幾位戰(zhàn)士饑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饑。此事被主帥發(fā)覺,等天明了便準(zhǔn)備將那幾個治罪。村民們得知后,紛紛向主帥求情。為開脫戰(zhàn)士的過錯,有一老者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個戰(zhàn)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節(jié),從此留下了“摸秋”的習(xí)俗。后來,“偷摘”者多為調(diào)皮的小孩。此夜,家長放縱孩子到別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是摘得蔥,則認為小孩長大后能聰明,如果是摘得瓜,則認為以后小孩吃喝不愁。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從不叫罵。所以兒時的我最喜歡中秋的打火把仗和摸秋了。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6
煩躁的心一直在苦苦尋覓,無盡的情總在心頭縈縈環(huán)繞,渴望安靜卻無從停靠,闖入鬧市便迷失了回歸的路。
每每想到你,我的故鄉(xiāng),久違的故鄉(xiāng)啊!心情都沉重的再也提不起來。是我太過于多愁善感了,還是我對你的情總也舍不掉?憂傷,年輕的心過早地背負了它的負荷,縛上憂傷的薄沙的心像是經(jīng)歷了滄桑的疲憊不堪的枯心一樣沒有了生機,但是我不愿用它來審視你,我的故鄉(xiāng),它不屬于你,于是我便在心情明朗的時候去搜尋關(guān)于你的記憶,不想要用這塵世的庸俗污染了你。
安靜,是我對你的全部依戀。當(dāng)我煩躁時,便想到了你曾經(jīng)給我的那份安靜自由的空間,在那里我可以自由自在,在那里我的心永遠不會騷動,是你讓它得到了安寧,得到了凈化;當(dāng)我孤獨時,便想到了曾有你與我為伴,你靜靜地在我身邊,沒有言語,沒有行動,只要有你靜靜的陪伴,我便不再感到孤獨;當(dāng)我疲憊時,便想到了你那寬廣而溫柔的軀體,我知道如果我現(xiàn)在還在你身邊的話,你一定會讓我安靜地睡一覺;當(dāng)夜幕降臨時,你的安靜便被賦予了一層更加神秘的色彩。我癡,我戀,我迷,我醉,于是我被故鄉(xiāng)的安靜融化了。
美麗,是我對你的全部記憶。當(dāng)春天來臨時,你的美麗遠遠大于我那顆激動的心,蜂飛蝶舞,草長鶯飛,更美麗的是你那柔柔的風(fēng),它吹醒了我曾經(jīng)冬眠的快樂;當(dāng)夏天的腳步悄然而至?xí)r,騷動只屬于那些煩躁不安的人,而你卻在無聲息的孕育生命的果實,是你讓我明白了,世上最偉大的美麗就是無私給予;當(dāng)秋姑娘唱著甜美的頌歌翩翩起舞時,你就笑開了花,收獲的季節(jié)屬于我,也屬于你,這時你就被賦予了成熟的美;當(dāng)冬天銀妝素裹時,你就沉睡了,可你的沉默不是消沉,不是頹廢,而是在等待中蓄積力量,思念家鄉(xiāng)的作文《思念故鄉(xiāng)作文400字》。我癡,我戀,我迷,我醉,于是我被故鄉(xiāng)的`美麗陶醉了。
熱情,是我對你的全部贊揚。當(dāng)我激情四射時,你便是我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源不斷地自內(nèi)心深處流淌。當(dāng)我失意頓挫時,你那充滿希望的眼睛在遠方注視著我,仿佛在告訴我:熱情是你繼續(xù)奮斗的資本,奮起吧!于是我繼續(xù)前進;當(dāng)我身處異鄉(xiāng)時,你的熱情化作無聲的語言靜靜地昭示我那顆凄涼的心,人說異鄉(xiāng)的春天也比不上故鄉(xiāng)冬天的溫暖,我對此深有體會;當(dāng)我輕浮自大時,突然在某一個寂寞空虛的夜里想到了你溫柔的話語:當(dāng)熱情與驕傲為舞時,危險便已悄悄降臨,我,恍然省悟,于是輕裝上陣。我癡,我戀,我迷,我醉,于是我被故鄉(xiāng)的熱情柔化了。
我深愛的故鄉(xiāng)啊!誘人沉醉的繽紛,引人陶醉的斑斕,讓我的生命大放異彩,睡夢中我也笑魘如花。
我深愛的故鄉(xiāng)啊!念不完的是鄉(xiāng)思,斬不斷的是鄉(xiāng)情,海角天涯,你是我永遠不滅的牽掛。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7
思念在朗月下,思念在黃昏里,思念在秋雨中,美麗的景致,更易勾動人思念的情懷。美麗的景致,也更襯托出那些蒼涼的美。
我常常想到家鄉(xiāng),想到那個令人向往的田園生活。
高高低低的沙堆沙坑就是我們的戰(zhàn)場;春節(jié)前后我和弟弟門買來春雷和小鞭炮往各自的戰(zhàn)壕扔,炸的沙土飛揚;夏季我們脫腳丫堆城堡,由于雨水原因濕濕的沙子很柔和.....
家鄉(xiāng),什么東西都是那么特別,什么時候都是那么靜謐。就聯(lián)溪水也是那么通人性,晚上她唱歌的聲音都是那么細小。
小溪的水清澈見底,夏天來了我們在里面抓魚摸蝦,要是累了熱了干脆就坐在水里玩。溪水上有坐小橋,雖然經(jīng)過了很多年,但它還是用它凸起的雙肩支撐著,過了小橋就是一片開闊地,春天我們在那里放風(fēng)箏,秋天,有了收獲的稻草,我們便在稻草堆上捉迷藏,想休息就躺在稻草堆上照“日光浴”。
每當(dāng)我回想家鄉(xiāng)的美景,想到家鄉(xiāng)的人美、家鄉(xiāng)的物美、景色更美。那里有許許多多在城市所見不到的小鳥,雖然沒有名勝古跡,可是一排排的綠樹蒼竹構(gòu)成了綠色的海洋,沁人心脾。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8
家,家是什么?家就是離你心靈最近的地方;家就是你心頭縈繞的那份永遠的牽掛;家就是當(dāng)你遇到暴風(fēng)雨時避風(fēng)的港灣。
曾經(jīng),家以一種氤氳的姿勢站在我的記憶里。甚至可以說對于家,我從未有過一個完整、正確的定義。只知道,放學(xué)以后該回的地方就是家,吃飯時該去的地方就是家,困倦時,可以讓你休息的地方就是家。
或許,我給了“家”一個太廣泛的定義,以至于在即將離家讀高中時,我對我的那個呆了整整15年的叫家的地方竟沒有一絲的留戀。取而代之的是對即將住校生活的向往。家?處處無家處處家嘍!
進入學(xué)校,生活完全偏離了想象的軌道。第一天就覺得我期待的這種生活太累、太累,甚至說吃下食堂里的飯對我來說都成了一件極為辛苦的事。這才知道,家,一個那么溫馨的地方。
曾經(jīng),我認為我是個堅強,適應(yīng)能力很強的人,可我錯了。人只有在單獨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是最真實的。我不堅強,真的,一點都不。當(dāng)現(xiàn)實和想象有著遙遠的距離的時候,我可以做的竟只剩下回憶。回憶奶奶的嘮叨、爺爺?shù)慕陶d,回憶叔叔送我上車后離去的背影,回憶弟弟身上香香的,痱子粉的味道。然后,以一種氤氳的姿勢,站在風(fēng)里,等待淚水的洗禮。最終,將回憶裁剪成最奢侈的煙火。
第一次打電話回家,聽到奶奶那熟悉,仿佛就在耳邊卻又遙不可及的聲音,我竟難過地、難過地哭了,電話那頭,奶奶安慰的聲音響徹耳邊,電話這頭的我早已淚流滿面。急急忙忙掛掉電話。淚,像被沖垮的防洪堤里的水,止也止不住。于是,又想起離家時我認為不會留戀的人和事。記得顧湘在《西天》里說:“那些我們認為不會忘記的事,就在我們戀戀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忘記了。”是的,甚至說那些我們認為會忘記的事,也會在我們拼命遺忘的過程中,被我們深深印入腦海。真的,不管你到了哪里,家,都將是你永遠的想念。
現(xiàn)在,我喜歡站在我們學(xué)校里最高的地方,舉目向東看,一直向東,一直向東,我想看看故鄉(xiāng)的向日葵開了沒有。睡不著的時候,就出門看校園里黑色模糊的輪廓,偶爾散落在某個房間里昏黃的燈火。天亮的時候會抬頭望天,想著那些移動的云朵會不會拼湊出一張記憶深處的面容,一瞬間可以讓我喪失所有的語言,倉皇的、傷感的,田野里,有飛鳥撲閃著翅膀飛上高高的蒼穹。
在他鄉(xiāng)的土地上,我悄悄地在心里播下一顆叫“家”的種子,用我悠長的思念澆灌一個溫馨的夢——將思念駐在心里,感受櫻花傷逝和聲聲的家的呼喚……
思念故鄉(xiāng)作文 篇9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很喜歡王維的一首詩,與故人言短情長的對白。淺淡干凈的詩意中充滿了兩個字:故鄉(xiāng)。
這讓我無端地想起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它擁有溫暖的枝干和蒼老的皮囊,樹下總是守著那些愿意等待我們半生的人。
太多人講述過孝的含義,但我始終以為,那是一個游子尋找故鄉(xiāng)的故事。
打小生長在故鄉(xiāng)里的人都渴望早點長大,早日去向那個寬廣的世界里闖蕩。也許離開時雄心壯志,無甚哀愁。但他們身上永遠銜著一根扯不斷的線,教他思念,教他牽掛,教他回首憶往昔時,發(fā)覺故里一草一木皆有情。
這是一種生來存在的愛,凝在骨子里,在愛中我們懂得報答。孝因愛而生,并把愛世代延續(xù)下去。親情是本能之愛,所以孝發(fā)乎心,發(fā)乎情,知恩知孝之人必是深情之人。孝是游子的家書,從不需要粉飾,它只知道千程萬程,心無旁騖,將游子的關(guān)懷迢遞故鄉(xiāng)。
四書五經(jīng)從古代追趕到今天,向我們昭告著它嚴(yán)苛的條例。然而孝是沒有準(zhǔn)則的,孝心不會是白紙黑字的經(jīng)文,但依舊是游子闖蕩四方所背負的信仰,是菩提樹下一顆有靈性的種子,心懷慈悲種下它,于是我們就擁有這對所愛之人最美好的關(guān)懷與報償。
哪怕千山萬水,赤子之心如是。
從咿呀學(xué)語時我就常與姥姥姥爺在一起,吃他們做的飯菜長大。院子里的花草樹木我太熟悉,從院門向家中曲曲折折的路,閉著眼也能走過。這綿長的愛平穩(wěn)地鑲嵌在歲月的紋理中,年復(fù)一年。有一天我走到樓下時抬頭望,姥爺正巧站在窗邊向下看,看到我時他一下子笑得很燦爛。那由衷的開心讓我陡然心酸,我突然迷茫了。或許我們不曾真正了解他們深沉的感情,或許那些自以為是大張旗鼓的孝心遠不如安靜的陪伴更能帶給他們幸福滿足。
當(dāng)呵護我們長大的人默然老去,我們就會明白,他們所希求的,只不過是那個昔日他們懷抱中的孩子,可以偶爾放慢腳步等等步履蹣跚的他們,可以耐心地坐在他們身旁,聽他們講一講年輕時的瑣事。
我想孝一定是一個古今難解的問題,連孔子的各路弟子也爭相向老師請教。孔子的回答從“不敬,何以別乎?”到“色難。”再到“有酒食,先生饌”。唯有一句話令我感到親切感動,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的心永遠為子女保留,無論長多大,走多遠,父母的喜怒哀樂永遠活在子女的身上。所以子女一生健康平安是對父母最大的慰藉。這時的孔子才真正散發(fā)著仁者的光輝,不是作為一個冰冷的政治家,而是以子女,以父母的心情來為孝釋義。這樣的解答也許并不準(zhǔn)確,它是不對等的付出,但至少是那個時代孔子為數(shù)不多的流露真情而非崇尚禮法的聲音。
很小的時候我們有偉大的愿望,希望成為最了不起的人,給父母、家人最好的生活。而長大后我們變得平凡,卻更懂得如何用孝心詮釋幸福。可很多時候當(dāng)我們成為幸福的平凡者,他們卻等不及和我們一同幸福而平凡著了。姥爺年輕時是軍人,如今喜歡和昔日的戰(zhàn)友打電話敘舊,我常聽見他在電話中說,你知道嗎?那個誰已經(jīng)走了,還有那誰,他當(dāng)時是排長……聽著聽著,我想立刻沖過去拉起他的手,陪他們出去走走,穿過車水馬龍,走過大街小巷。原來他們還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最大的福氣。
只是我常常在想,每一個孩子長大后,都會成為天南海北飛翔的游子,每一雙父母之于自己的孩子,都是游子身后一片屬于過去的鄉(xiāng)土,或是腦海中舊窗前一株更兼風(fēng)雨的寒梅。一代又一代,故鄉(xiāng)目送著游子遠離自己的時光,他們山水兼程去向遠方,卻只為有一天衣錦還鄉(xiāng)。可這一切風(fēng)塵仆仆的歲月過后,故鄉(xiāng)早已不復(fù)當(dāng)年的故鄉(xiāng)。
但他們?nèi)詴臐M意足地為這等待半生。
孝是游子的愛,是歲月旅途上深沉的關(guān)懷,是為半生情意去用力地償還,是從不曾遠離那片熾熱蒼茫的土地。
那終究會是我們的故事。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啟程,后來的我們也會成為另一個專心等待歸人的故鄉(xiāng)。
【【精華】思念故鄉(xiāng)作文九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