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滿分作文合集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味滿分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品味滿分作文 篇1
【作文題目】
(1)“品”,三個“口”。造字本義: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別滋味。
品嘗美食是一種享受,縈繞在每個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脈溫柔,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品評世態是一種情懷,伴隨我們成長前行……
請以“品”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題目:我的世界(加上適當的詞或短語,補足題目)
【優秀作文】
品味苦痛
能創造繁華,勤勞才能平淡苦痛。
——題記
柬埔寨,一個神秘的大地,《古墓麗影》中雄偉壯觀的古寺,神奇虬勁、用樹根包裹寺廟的蛇形樹,都緊緊抓住了我的心。在去往柬埔寨的前夕,我一刻不停到想象當我看到古寺、佛頭時心中會是哪般滋味。一定是像百香果一樣,酸酸甜甜又讓人捉摸不透,那種滿心期待、震撼與歡喜的滋味。可當我真正踏上那所土地,第一個涌出來的,卻是殘酷的現實帶給我的,比苦瓜更深郁的苦痛。
“當雨季來臨,乘船游洞里薩湖,您會看見清澈的波濤,水量滿得溢上了兩旁的湖岸,碧綠柔美的蘆葦滿飄著白絨花……”我們在柬埔寨的第一站就是游第一大湖——洞里薩湖。這里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來感受獨特的水上民居。華僑導游興致勃勃地為我們說著:“不過......”
是的,“不過”,從觀光船發動機響起的那一刻,導游的說辭便再也無法逆轉我們對它的印象。
此時的洞里薩湖處于旱季,水渾濁不堪,水量稀少,發動機攪起一團團渾黃的泥和沙,令人作嘔。岸邊稀稀拉拉幾根蘆葦,干枯,低垂著頭,有時被炎熱的風吹得觸到水面。那水面面竟似連泛起漣漪的力氣也沒有,凝結了滿湖的壓抑。一切都破落著,水上民居、草、工地、人、心。
船開出去不遠,隱約從壓抑的水霧中看到一葉孤舟,是兩個柬埔寨土著男孩在撐著。雖然已經提前被告知船行途中會有乞討的柬埔寨小孩,零食和一美元是早準備好的。可讓我始料未及的是,執槳的小男孩突然振臂一揮,一瞬間出現了幾十條相似的木船——乞討大隊?只見他們前赴后繼地向我們的船撲來,扒上船,齊刷刷睜著饑餓的眼睛,伸出漆黑黑的手,說著僅會的幾句中文:“吃的。”“一美元。”“謝謝。”
我頓時感到凄涼、悲傷和深深的悲哀。有一艘極窄的小船,一位憔悴的母親,三個男孩,一個女孩蜷縮在母親身后,母親手中還抱養著一個小嬰兒,在母親貧瘠的乳房上不住吮吸著。他們一齊伸出手,還是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話。他們的眼神空洞而麻木。有人扔下了一包糖,小男孩遞給小嬰兒,小嬰兒迫不及待地抓呀,咬呀,怎么都撕不開……
岸邊,有人在用湖水洗衣,洗腳。往湖里倒垃圾甚至在湖邊方便。而近在咫尺的地方,幾個孤身劃木盒鐵桶出來的小孩,直接用手從湖里舀水喝。
這些孩子,都是應該像我們一樣背著書包上學的年齡啊!可導游告訴我們,這里的柬埔寨土著為什么那么窮?就是因為他們懶!一季的作物種完就將土地荒廢在那里,不懂得找其他物種。男人在家里呼呼大睡,都讓女人和小孩出來受苦受累;寧可讓孩子來乞討,也不讓他們去上免費的湖畔學校。
疾病的痛苦一代傳一代,無知與落后卻再也無法醫好。或許這里的每一個人,一生里最好的房子,就是湖畔山坡上一個個擠擠挨挨的墳墓。
我體會到了深深的苦痛,就算不是悲天憫人,也壓抑了滿眼淚水,但在這痛苦背后,我又品味到了一份自豪。慶幸自己是中國人,有著勤勞自強傳統品德的民族。正因為如此,中國民族才能重新站起來,續寫了五千年輝煌。
往昔的輝煌都已成過去,只有勤勞,才能創造永恒的繁華。
品味滿分作文 篇2
當人們的血脈中奔流著各色汽水飲料時,似乎再有哦沒有一杯香茗高山流水般詩意地流淌的蹤跡。 當人們恣意地將頭發燙染得卷曲蓬松,五彩斑斕時,似乎大家忘記了自己原本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的秀發。 當人們開始將衣服穿薄,甚至“衣不蔽體”、奇形怪狀時,似乎特立獨行成了時代的標簽。老祖宗的含蓄之美漸漸讓步于時尚裝扮。 當人們以車代步,進入了電動馬達四輪的新紀元,似乎很少有人在月亮下閑庭信步,邊走邊欣賞,感受城市霓虹下最溫存的擁攬。似乎沒有人用腳步去丈量腳下的土地,感知生命的重量與自然的厚實。 當人們用電郵、用短訊、用視頻支起了整個地球村,網住了這個偌大的城市,似乎人們丟失了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的期待與盼望。鴻雁飛過,絲毫沒有等待的不安與渴望。咫尺與天涯丟失了那份如同生死別離般的重量。 當人們開始流行在飯店吃年夜飯,一家人聚在喧鬧的酒店大廳時,人們似乎沒有發現少了一份緊密,少了一份擁擠的溫馨。沒有了忙忙碌碌的籌備,便少了互相幫上一手的暖暖之語。沒有了鍋碗瓢盆的鏗鏘交響,便聽了過年的“滋味”。只是吃頓飯,那還何需在外遠游的人風塵仆仆地趕回嗎? 當人們在電視前津津有味地觀看著“快女”、“快男”等一系列選秀節目時,時尚的魔力將戲曲民樂從人們的耳朵里驅逐出境。 當人們的手中只剩下一些浮夸虛假的“青春文學”時,海子的眼淚便成為他們炫耀自己“博學”的家珍。而那些關于生命與愛的性靈,便被巨大的商業浪潮湮沒在泛黃的紙上。 當人們再也沒有閱讀經典的習慣之時,這個由時尚照亮的世界是否會透徹明亮? 我們,義無反顧地沉浸在時尚的大潮中。 我們,也在義無反顧地遠離經典傳統之美為我們鋪設的沙岸。我們,只能無助地掙扎。 品味時尚,卻有一絲苦澀,我不知道,那是否是我們日漸空虛的心靈,在未來流下的一滴淚水。
品味滿分作文 篇3
鄧麗君的歌聲如碎玉空靈,經久不衰的是美好的記憶;網絡歌手的嘶吼在兩個月后便銷聲匿跡。
紅樓里的花魂月魄植入我心,化作睡夢里的笙歌,時興的愛情小說在一場雨后化為子虛烏有先生的輕咳。
它們都是曾經的時尚,卻有的轉眼成了明日黃花,唯有值得品味咀嚼的才成了永恒的經典。尼采有言:一切文字,余獨愛以紅書者。當今文人才子的作品也得有些至誠的內容,才能化為時尚經典。創新而出的作品總有其生命力,但若想讓這生命力長久,仍需要不斷地為其注入新的源頭活水,不能以“我新我怕誰”而橫行于世。于丹的《莊子》,易中天的《三國》,都是新樹立而起的文化墻,然而只是將老莊的話、劉備的語水煮一番,何可長留于大眾心靈深處呢?
一切實踐活動,倘若沒有精神目標為動力,沒有精神價值為追求,無論其表面多么轟轟烈烈,其實質還是空洞、乏味的。我以為周國平此語正道出了時尚的關鍵。時尚的需要有值得人追捧的亮點,時尚的要有存活于世的資本,那便是其中的精神價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論搬出哪一角的磚,哪一塊不是時尚化為的經典?三閭大夫的行吟澤畔,柳屯田的淺吟低唱,李白的唐詩典章,數不盡的珍寶,說不完的美好。如今的時尚,難道不該向它們看齊?所以讓時代的弄潮兒們不可忽視自己的價值追求,不能只滿足于讓大眾了解那些燈紅酒綠的繁華墟場里的瑣事。
時尚的仍需不斷創新,模仿的也要挖掘出屬于自己的品牌。山寨之風吹遍大江南北,多少人在追問,它究竟能夠走多遠?如今的它,的確是眾人追捧的明星,它,抓在誰的手里都炙熱如火燒,可誰能夠保證它在那舞臺上永遠豐華絕代。所以,它仍需不斷向前跑,找出自己的優勢,利用科技知識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活力,立起自己的品牌,讓時尚成為永遠的時尚,讓歲月磨不光精神的棱角,多年后,依舊光亮如初,美麗,動人。
時尚,它踏著現代的步子走在舞臺上,舉手投足間朝氣蓬勃。
經典,是洗去鉛粉的女子,素面朝天,卻依舊不減當年的風采。
我希望,所有的時尚都能成為明日的經典。
品味滿分作文 篇4
時尚,我們普通的理解就是跟上潮流,讓自己不落后時尚。讓自己有一個特點。可是,時尚真正的含義是什么?是人們不想被別人看不起,被別人嘲笑,只是為了追上別人的步伐,學別人。這和跟屁蟲有什么不同?
品味一下時尚,時尚有表面上的裝飾,有其他的裝飾,也有內心的不同,反正時尚就是與普通人不同。追求另類。這是為什么?其實是為了與別人的步伐一致,和別人站在一起,不落后別人。要不,可能被那些時尚的人稱作“不懂時尚的人”。正是人們害怕這個稱號,害怕落后社會,只好和他們一樣。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如此罷了!
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追求時尚?難道不追求不行嗎?我覺得追求時尚其實只是被時尚的開發者玩弄了。他們開發時尚其實是為了讓我們追隨他們,讓他們覺得我們很蠢。因為我們看到稀奇的東西就會去看看,一旦覺得好,便會想擁有它,而其他人看到大家都這樣,也會忍不住去跟隨一下。最為時尚的開發者,他們便會覺得好笑,覺得光榮。因為他們覺得我們蠢,覺得自己是時尚的首領,很自豪。
為什么我們要跟著別人?有著自己的特點不好嗎?追著別人,往往會丟失自己,丟失自己的人格,丟失自己擁有的特點,這樣,我們只是一個學別人的機器人。沒有任何特點。這樣,大家都是一樣的行動,一樣的想法,一樣的思維,全世界都一致的話,這還是高級動物的領土嗎?
作為地球上的高級動物,人類,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為有人領導一群人,而那個誘餌很新奇,很有誘惑力,就追隨他們。因為這樣,我們就算不上是高等生物,比低級動物還要笨。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團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團隊,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空間。和自己一樣的人生存在一起。這樣,生活就有了意義,有了色彩,有了活著的道理!
我們要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得想法。我們不要因為人多就與他們一體。我們要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只有自己選擇,才能生活。沒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主見,你再厲害,也無用武之地。
追求時尚,應根據自己的喜好,不能因為人多就去追求。
品味滿分作文 篇5
烹一壺月光,邀疏星共飲,待微風習習,于夢中,品味你的笑顏
題記
月光如水,暗香浮動。于夢中眨眼,那夜,注定無眠
我輕輕起身,絲毫沒有困倦,懷著好奇,我推開窗,去品味那沉睡的廈門。披起外套,倚于窗邊,伴茶香縷縷,最美不過廈門。
夜已深,只看得月光皎潔。它傾瀉,如一位慈母,裝點著廈門。路上還有幾粒匆匆的行人,他們是那樣小心,步子里帶著對家人的牽掛,無形中也怕打擾了廈門的夢。
只見一只黑貓,帶著靈動的身影,在屋子上跳著,黑色的柔毛中帶著魅惑,渲染著神秘。
遠處,還依稀聽見土筍凍,老阿婆也要準備收工,拉著她的車子,慢慢前行,與夜一起隱去。
月光中,看到了一個身影,莫不是嫦娥在廣寒宮中翩翩起舞?
我品味著,品味著陷入沉睡的廈門。一切都那樣祥和,一切都那樣靜謐,一切都那樣美好,我覺得自己是那樣幸運。也許,前世之后,來生之前,有月老牽了搭線,我才誕在了廈門。
望著遠處的高樓大廈,看著街邊的廣告牌,回想起早晨的車水馬龍,心中豈不痛矣?我不敢想象,商業代替溫情;我不敢想象,污染代替翠綠。面對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古色古香早已離我們而去。相比一線城市,我慶幸廈門的夢中還有喘息的片刻。北京的燈紅酒綠,上海的車水馬龍,那座城也成地獄。
看著遠處的海,看著停泊的船,廈門依舊保持著本色,依舊保持著美味。
也許,我們所說的幸福源于生活,源于那份你可貴的片刻。
沉睡中的廈門,像個孩子,那樣純真,那樣無暇。人們常說,晉江人愛拼,莆田人會賺錢,廈門人最懶。我想說,我寧愿留在廈門,不為別的,只為這動人的余韻
鋼筋水泥筑樓高,小巧溫馨品余韻。
那夜,我在心中品味,品味那份暖,動人心魄;品味那份情,魂牽夢繞;品味那份真,催人淚下。
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所要的就是那簡單的舒心,讓心靈靜如流水般的流淌
關上窗,當月兒撥動情思。那夜我品味到了廈門夢中的笑顏
晚安,廈門,祝你有個好夢。
品味滿分作文 篇6
“踢踢踏踏”的拖著一雙拖鞋,在陰暗的地下室中摸索著前進。握在手中的手電筒隨著我的步伐晃動著,低調的黃色的光,點亮小小的一片黑暗。另一只手所觸及到的是還沒有貼上壁磚的墻。那種凹凸不平的感覺從手心慢慢傳入我的心底,墻的紋理似乎帶有絲滄桑之感,想極了我要找的那本書——《神話》。
已經記不清買書的時間了,卻還能想起這本書不是我買的,只是我爸看著不錯,便就付了錢。對于尋找它的目的,再也不會是當初的好奇。
閑暇時到書店看書,總能發現里柜的書柜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書籍。顏色的統一和版式的相同總是讓我很驚訝:都是朱紅色的底襯,封面上印著三個或五個的燙金大字,仿佛是古代紅瓦樓房的構欄相刻,精美至極。只是可惜每本書都是被塑料書皮給包裹著,那些書里洋溢著墨香的內容,也只有“書”自己知道……
家里那本陳置的書是否也是如此?
為什么我現在還是未見它的蹤影。
昨日,書店里的那些精裝書少了一本,我的同學在班里展示了它。從未曾改變過的朱紅色封面,燙金的大字號不掩蓋的展示著它的華麗光彩。
他驕傲的向其他同學炫耀著這本書,同學們望著書的那雙眼睛中流露出了向往和羨慕。
我瞥了一眼書名,也是《神話》。
在書店了,我一次又一次地望過這本書,天馬行空的幻想著它里面所講述的內容是什么?幻想它的編作者給它述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人們把我們古代的神話故事比作一顆永恒不朽的星,一顆以千百萬古代勞動人民汗水凝聚而成的星。天真的想像與美好的希望在他們淳樸的筆下編織。
日日夜夜的思索化作心中不滅的筆,滴滴辛勤的汗水凝做張張紙業,以“淳樸”作為靈感的`來源。
我喜歡書,書中的神話。
卻不喜歡多人獨捧一人式的張揚。
也許當你發現自己心中最真的那一面,不需要過多的修飾,你就有了屬于自己的“神話”。
神即是人。
只可惜,那本多年以前的書依舊沒有尋見,我關上了手電筒,走出了地下室。
品味滿分作文 篇7
米開朗琪羅窮盡一生的心血為人們奉獻出精美絕倫的作品,可是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光榮背后的苦難。
為了與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和睦相處,米開朗琪羅必須聽從他任意擺布。尤里烏斯二世為了贊揚自己的豐功偉績,命完全不會銅鑄工藝的米開朗琪羅為他造一造一座巨型銅像。米開朗琪羅反抗無效,只好從頭學起。
為了工作,他住在一間環境很糟糕的小屋里。屋子中只有一張床,卻要容納四個人睡覺。禍不單行,信任的助手又偷盜自己的錢,米開朗琪羅與助手鬧翻了,把他們掃地出門。接著,那個銅鑄匠又暴露了自己的無用——他并不精通鑄銅。工程一次又一次失敗,米開朗琪羅的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害。可他并沒有放棄,依然是夜以繼日地工作,自己獨自潛心研究。
終于辛苦的勞作完成了,尤里烏斯二世的銅像于1508年2月落成。可惜結局是可悲的:銅像在1511年2月毀于尤里烏斯二世的敵人之手,僅在教堂正門前立了四年。可米開朗琪羅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羅曼羅蘭用他充滿激情的筆調帶我認識了一個除藝術大家身份之外的一個米開朗琪羅,我也會銘記他在困難面前的勝利者的姿態。
品味滿分作文 篇8
我升入初中就住校了。繁忙的學習生活,往往使我不能回家。
我思念著家門前的桑樹,思念著街上誘惑我的各種美食……每當那時,我心中就生出了一種叫做鄉愁的情愫。所以,讀書中的鄉愁,就會引發我的深深共鳴……故鄉永遠是心靈的牽絆。魯迅先生寫過一篇小說《故鄉》,“我”回到二十年未歸的故鄉,蕭條凄涼,物是人非。碧綠西瓜地里捏著叉刺猹的小英雄面目全非,他叫“我”“老爺”,他面容枯槁,形如木偶,有無法言說的苦……故鄉遠離了魯迅先生的視線,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思念和熱愛化做他荷戟獨行的動力。他拿起了匕首投槍般的筆,用看慣手術刀的目光,雕刻著故鄉的變化。
故鄉永遠是魂牽夢縈的地方。余光中的《鄉愁》,每每讀來,總是骨鯁在喉。“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盈盈一水間”,與對岸的大陸“脈脈不得語”。老先生“在這頭”,望著“在那頭”的大陸,揮之不去的思鄉情深埋于心。不知道多少次,他迎著余暉獨酌獨飲,鄉愁揮之不去,“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他的詩蘊涵著對祖國情意繾倦的赤子之情。
故鄉永遠是靈魂的歸宿。一枚小小的棗核,承載著無盡的故鄉夢。蕭乾筆下久居異鄉的老華僑將故鄉的棗核視如珍寶,她的花園是具體而微的北海公園。每到月明風清之夜,她和老伴牽著手,徜徉其中,似乎看到了故鄉之景,嗅到了故鄉泥土的芬芳。迎著微風,望著初生的新月,思緒在回旋著、回旋著……
我讀懂了“月是故鄉明”的感慨,我讀懂了“低頭思故鄉”的黯然。那些用血淚寫成的鄉愁深深地感染著我。想想,我還是慶幸的,現在的我有許多機會回故鄉。也許有一天,我會走的更遠,但鄉愁——那種承載著我們對國家、民族、故鄉的眷愛之情一定會縈繞我心。
故鄉,永遠是歷經風雨洗禮和歲月雕琢后每個游子心的歸宿。我從書中品味著鄉愁,我感受到游子們對故土的深情,那是一種滲透在骨髓中的愛。
品味滿分作文 篇9
我站在黃河邊,聆聽滔滔江水,傾吐歷史塵埃;
我仰望泰山頂,細看天上白云,寫下壯志凌云;
我登上長城路,眺望大好河山,打撈逝去豪情。
它們都在告訴我,告訴我過去生存著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才學,潑墨揮灑,寫下傳世名篇,他們是中華燦爛文明的載體,他們是大寫的人,讓我們大喊一聲:“詩人!”
樹葉雖多,但相似很少,人也不例外。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豪情滿懷,胸懷壯志,浪漫豁達,“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千古傳頌,不愧為詩仙,可是仕途多險,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長衣飄落,轉身離去,任你榮華富貴,我定當“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何等壯哉,雄哉!
杜甫,以少陵野老自居,少時胸懷天下,更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傳世,好一個杜甫,但是生不逢時,命運不濟,其滿腹經綸,卻不能一展抱負,看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縱有太多豪情,也不知如何,無奈,無奈,但杜甫卻胸懷天下,更大呼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何其悲哉,苦哉!
李清照,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女性,宛若一朵明珠,閃爍光芒,但也是苦命人的代表,少女時,飽覽群書,聰慧文靜,端莊秀麗,早早展現才能:“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寥寥幾筆,俏皮可愛的形象立刻浮現,但等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時,卻只能“欲語淚先流”。國破、家亡,太多的愁與憂壓在她柔嫩的肩上,真是“人比黃花瘦”,但她仍活著,活著……何其慘哉,又何其贊哉!
黃河在傾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泰山在寫下“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長城在打撈“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品味滿分作文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關于品味滿分作文匯總五篇01-18
關于品味滿分作文匯總8篇01-17
關于品味滿分作文匯總6篇01-14
有關品味滿分作文匯編5篇02-05
品味滿分作文匯總七篇01-29
關于品味滿分作文錦集7篇01-26
品味生活作文合集六篇03-23
品味幸福作文合集11篇03-17
品味成長作文合集八篇03-01
品味成長作文合集五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