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點絳唇·新月娟娟原文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點絳唇·新月娟娟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絳唇·新月娟娟》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銜山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
注釋:
①點絳唇:《清真集》入“仙呂調”,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異。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后片四仄韻。[1]調名取自江淹《詠美人春游》中的詩句“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詞譜》以馮延巳詞為正體。又名《南浦月》、《點櫻桃》、《沙頭雨》、《十八香》、《尋瑤草》等。[2]
②娟娟:明媚美好的樣子。
③斗:北斗星座。山銜斗:北斗星閃現在山間。
④閑卻:空閑。傳杯:互相傳遞酒杯敬酒,指聚酒。
⑤亂鴉啼:明指鳥雀亂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
⑥歸興:歸家的興致。
翻譯:
一輪圓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靜、遠山銜著北斗。夜不成寐起來徘徊搔首。窗間橫斜著梅花疏影,那么清瘦。好一個涼秋月夜的霜天!卻無心飲酒,閑置了傳杯把盞手。君知否?聽到歸巢的烏鴉紛亂的啼叫后,使我歸家意興濃郁似酒。
創作背景:
關于此詞的背景,張宗的《詞林紀事》中所記比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后為人讒毀而被移知宣城。他心中很煩躁憤懣,便寫下此詞。
賞析:
這首詞構思別致,語言曉暢,婉轉含蓄,情景相生。但一般認為這首詞不是通常的寫景抒情,而是寄托著作者厭倦仕宦生涯、渴望回歸田園生活的情懷。
上闋集中筆墨描繪了一幅江寒、山靜、梅瘦的霜天月夜圖。開篇兩句寫遠而靜的夜景。“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一彎新月如玉鐮懸空,星月交輝,把夜空裝扮得十分美麗。遠山靜靜地矗立著,起伏的山峰仿佛把正在下沉的北斗星銜在其中一樣。江水在夜幕下流淌得更加悄無聲息了,夜似乎更冷了。“銜”字極為生動準確,將靜景寫活了。以下內容由室外的星月江山之景寫到室內的“起來搔首”之人。“搔首”是思考問題時習慣的動作,此處這兩個字形象地寫出他情緒不平靜。深夜無眠的人必是心事重重者,他憑窗而坐所見到的是斜映在窗上的清瘦的梅影。“瘦”字刻畫出梅花的豐姿。這句“梅影橫窗瘦”一是以梅花點明殘冬早春時節,二是作者以“梅瘦”自喻愁情滿懷、品格高潔,為下文抒發歸隱之志作好鋪墊。
下闋以“好個霜天”作為上闋寫景的收束,又引發下文的抒情。“霜天”好在它正是推杯換盞的時候。“梅影橫窗瘦”也可以成為酒宴助興的美景,但作者卻“閑卻傳杯手”。他遠離官場宴會,酒興全無。其中原委好似一個懸念耐人尋味,緊接著又用“君知否”對之加以強調,最后才告知是“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歸隱的興趣像酒一樣濃烈。“亂鴉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這是全詞唯一寫聲音的句子。這聒噪聲在星沉月明之時會顯得更加刺耳。但作者對之的反應是“搔首”、“閑卻”,如梅影傲霜般默默無語。這里“無聲”與“有聲”相對,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表達效果,因為“歸興濃于酒”,表明了作者遠離官場傾軋的決心。此兩句也是全詞主旨之所在,在意義上倒貫全篇,使全詞的景語皆成情語。
這首詞上闋寫初春霜夜,詞人內心激動,耿耿不寐,中夜起身,搔首踟躕;下闋寫閑愁難耐,委婉含蓄地表現了內心的苦悶。作者借霜天月夜圖抒發了厭惡官場、樂于歸隱的清峻高潔之志。整個作品借景抒情,寫法含蓄,深有寄托,有感而發。[5][7]
【點絳唇·新月娟娟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點絳唇·新月娟娟原文及賞析03-10
《點絳唇·新月娟娟》原文及賞析03-17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08-19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02-27
【精華】點絳唇原文及賞析02-27
點絳唇·感興原文及賞析02-17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實用】02-27
點絳唇·春愁原文及賞析06-27
點絳唇·梅原文賞析07-24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必備】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