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1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
毛主席曾說過:“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正如毛主席所言,魯迅一生都在為人民、為社會奮斗,他憎惡黑暗如同憎惡魔鬼,并始終沖鋒在文化戰爭的最前線,一次又一次對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猛烈的進攻。他不懼迫害、不懼挫折,絕不向敵人屈服,永遠也不會被打倒。無論受到多少殘酷的折磨,無論嘗到多少人間的辛酸,無論多少作品被查封,他始終用筆頑強與敵人作斗爭,為人民、社會做貢獻。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魯迅對敵人向來是橫眉冷對,對人民卻甘愿俯下身子當牛馬,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寒風刺骨的冬天晚上,一個赤腳的車夫在魯迅門前摔倒了,魯迅竟然親自為車夫上藥、包扎,還把家里剩下的藥、繃帶和一些錢給了車夫。魯迅臨死前,仍不忘關心勞動人民。他生了重病時,對自己的病情毫不在乎,反倒勸他家的女傭阿三多休息,別干重活兒。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是多么難得的一種品質啊!
魯迅不僅關心勞動人民,而且對下一代關愛有加。他一生接待過五百多名青年,親自給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關心過的青年更是不計其數,而阿累就是其中一個青年。雖然他與魯迅僅僅只有一面之緣,但正是這一面,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懼迫害,在逆境中仍勇敢前進。蕭紅與魯迅一家更是一見如故,在魯迅家找到的家的感覺使她心中的冰塊漸漸融化了。正是由于魯迅先生的幫助,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風才吹進了文學界。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魯迅還非常珍惜時間,無論斗爭多么緊張,環境多么惡劣,身體多么不好,他都如饑似渴的學習,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最真實的寫照。雖然魯迅先生早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將永駐人間!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2
目光犀利穿過黑暗,嘴角帶著浸潤著血跡的蔑視和嘲諷;你在彷徨,你在吶喊;把筆桿,變成了鋒利無比的匕首,面對幾千年的王朝歷史;你用沉默中的爆發,驚醒沉睡中的魂魄。前方的路迷茫,我們需要光的引領——魯迅
你就是我的你吶喊:拯救國民在于拯救其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經濟文化落后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時代,當整天說著“我先前比你們闊多了”的阿Q慘死刀下時;當愚昧無知的華老栓拿著蘸滿先烈鮮血的饅頭為兒子救命時;當“救救孩子”的呼喊從狂人口中發出時;當風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聲中時,我的靈魂顫抖了。
小學時,我認識了你。
在《故鄉》中我看到了你的身影,那對少年時代朋友閏土的憐愛之情,感受到了少年時你的純真和無奈,感受到了你一股從心中涌出的隱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充滿詩情畫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遠的年代里。我聽到了童年時你的歡笑,聽到了老師的諄諄教導,聽到了孩子們對戒尺的責備。
大一點,我又進入了你的另一個空間,看到了你曾和我們一樣從童年走過。
《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殘酷的統治和壓迫下悲慘的命運,震撼了我的心靈。
你到日本留學,從學醫治病到棄醫從文治國,無不充分顯示了你對民族、對祖國的憂患意識。在腥風血雨的年代,《且介亭》中你正以筆作投槍匕首,為民眾而《吶喊》。
你的剛強勇毅令我折服。
十三歲那年,由于家庭變故,家道衰落,你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但并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勇于挑起生活的重擔,到當鋪變賣東西,買藥,照顧家人。在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強,后來,你到各地的學習,都印證了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
你的求知欲很強。
沒有因為家庭的變故,家道的衰敗而影響學習。強烈的求知欲使你進了當時被中國人所辱罵的“洋學堂”,還努力考取了公費留學的資格,因此,數年后,有萬千個學生也在孜孜不倦的學習著。
你熱愛祖國。
你在日本留學時,解剖成績的60分受到日本人的懷疑,你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又一次,你看到幻燈片中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引得一群中國人在旁邊看熱鬧的片段,精神很受打擊,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可怕。
你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看得最清,恨的最深,斗爭得最堅決。
生鐵雖然硬但脆,鋼卻既硬又有韌性,因此,鋼制的器物遠比鐵制的優越。做人也需要有點兒韌性,既不一味低頭,又不魯莽從事。我們中國,正是有魯迅這樣的人,才逐漸強大。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3
我國近代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愛國愛民、愛憎分明的人。他愛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恨舊社會,恨黑暗的統治者,是他們給勞苦大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讓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魯迅先生迫切希望勞苦大眾早日脫離苦海。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雖然自己生病了,但仍然堅持三更半夜寫文章,徹夜工作。還叫女傭阿三多休息,不讓她干重活。魯迅先生每天工作很忙碌,還是抽出很多時間關心青年。據不完全統計,魯迅一生接待過來訪青年五百多名,親自給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關心過的青年更是不計其數。啊,魯迅先生,你多偉大!
人們都說,魯迅先生是個天才。其實他并不是。“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這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名言。聽到這句名言,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天才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魯迅先生為了更多地工作,非常珍惜時間,他又說過一句名言,我們都應該牢記:“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我們要向魯迅先生學習,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好好把握今天的美好時光。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對魯迅先生真實的寫照。魯迅先生活著是為多數人更好地活,而壓迫者雖然活著是為了讓別人不能活。魯迅先生情愿給人民當牛做馬,無私奉獻,而壓迫者則是騎在人民頭上高喊:“呵,我多偉大!”正是因為這樣,人們把魯迅先生抬舉得很高,很高,而對那些壓迫者,則是把他們摔垮。魯迅先生從不賣弄自己的知識,只是默默地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也是我們子孫后代學習的楷模。
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人們將永遠記住他!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4
我心目中的魯迅是一個救國救民、以筆為利刃的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是中國文化的主將,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那饑痩的臉上有著隸體“一”似的胡須,頭發直豎著,牙黃羽衫的長襯,看起來是一個很樸素的人。魯迅以筆戰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為祖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他首次用“魯迅”做筆名,用來發表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繼而發表了《吶喊》《彷煌》《故事新編》《野草》《朝花夕拾》《墳》《熱風》《華蓋集》《故鄉》等。我心目中的魯迅就是這樣的一個大文學家。
魯迅在15歲那年,他的父親就去世了,而魯迅家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家里僅剩的二三十畝水田也賣光了,魯迅則在三味書屋里讀了幾年書。
1902年1月,魯迅以優異的成績從南京礦路學堂畢業。南京礦路學堂把考試成績名列前茅的五位學生挑出來,送往日本留學,其中就有魯迅一個。魯迅到達了日本以后,攻讀日文,不久,就基本掌握了日文了。魯迅就是這樣一個發奮學習的人。
1903年10月9日,魯迅受到了新思潮的影響,走進了日本東京的理發店,將代表清朝子民的辮子剪去了,成了江南班里第一個剪辮子的人。
1936年10月9日,魯迅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眾約有上萬名自發舉行公開祭奠,送葬,將他葬于虹橋萬國公墓。
生前,他留下遺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分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忘掉我,管自己生活。(不然就是糊涂蟲)孩子長大后如果無能,可以尋一點小事過活,萬不可做空頭美術家和文學家。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魯迅就是這樣一個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
莎士比亞說過“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好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的力量。”就這樣,魯迅走了,但是他的精神還在,他的文章還在,它支持著我們走向勝利,我們永遠記住他——一個偉大的戰斗者。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5
有一位偉人——魯迅。他被偉大的毛澤東主席評價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形成了路”。“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這些是他寫過的許許多多的名言中的幾句,魯迅的一生都是以筆為武器去戰斗的,他時時刻刻的為祖國的命運去探索、去努力。魯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生。因此,魯迅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又改為周樹人。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做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一生創作和翻譯了許許多多的小說作品,如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還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各種作品。”
我們六年級語文上冊一個單元的主題就是學習魯迅先生的習作。在這個單元里,我們學了一篇魯迅寫的文章和三篇別人寫魯迅的文章。第一篇是魯迅先生寫的《故鄉》里節選的《少年閏土》。第二篇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作者阿累的《一面》。接下來我給你們一一介紹吧。
《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寫的故鄉中的一段,其中主要寫的是:魯迅先生少年時和閏土認識時發生的一些生動的故事,更準確的說——是魯迅先生少年時聽閏土講一些他所不知道的趣事或閏土經歷過或者見到過的事情。如:雪地捕鳥,夜晚看瓜刺猹,潮汛看魚,海邊拾貝等等有趣的事。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作者有點特殊,是魯迅的親侄女周曄,主要以回憶的形式寫了四件事:“笑談水滸傳,飯桌笑談碰壁,路邊救護夫車和關心女傭阿三”。充分體現了魯迅是一個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
《一面》中六次寫了魯迅的外貌和隸體一字的胡須,手里捏著一支安煙那頭早已熏黑了的煙斗。主要內容嗎我就不多說了。
蕭紅對魯迅先生的評價是:“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是從心里發出來的;走起路來經捷,帽子一扣。左腳便出”。巴金對魯迅先生的評價是:“對勞苦大眾很是關心,經常幫助他們”。所以在魯迅先生逝世時,這些人都會來萬國殯儀館里,深切的追掉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偉人魯迅。
我雖然不知道魯迅先生在你們的心中是怎樣的形象,但在我的心目中,魯迅先生是一個偉大的人,熱愛幫助勞苦大眾的人,是一個令蔣介石聞風喪膽的人。啊,魯迅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6
他喜愛穿一件牙黃羽紗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黃里帶白的臉,瘦的教人擔心……
他是我國的大文豪,更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就是我最喜歡的作家――魯迅先生。
說起魯迅先生,就會想起他的四大特點:一,惜時如金;二,愛書如命;三,關心他人;四,憂國憂民。
惜時如金
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從不浪費時間,就連逝世之前都在努力工作。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魯迅先生參加一個會議時,當天早起寫文章,又提前步行出發,誰料下了大雨,當他到達會議地點時,已經是一只“落湯雞”了,卻沒有遲到。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人,從不浪費一點時間,更不浪費別人的時間。
愛書如命
魯迅熱愛讀書,愛抄書。他有一個很好的習慣:看書前將手洗的干干凈凈。幼年時魯迅就酷愛書,他在學校時成績就數一數二,獲得過一枚金牌,他將金牌賣了,買回幾本書和一串紅辣椒,當晚上看書寒冷時,就嚼紅辣椒驅寒。這是魯迅《辣椒驅寒》的故事。魯迅是真的“愛書如命”,他為他的好書準備了一個“家”――紅皮箱子,魯迅將書擺的整整齊齊,為了防止蟲蛀還放了樟腦丸。
關心他人
據課外資料還了解到魯迅關心進步青年就像關心自己的孩子;關心底層人民就像關心自己。魯迅家有一名老女傭,因為丈夫失業,眼睛起了蒙,魯迅就不讓她干重活;魯迅還在寒冷的冬夜救助了一名車夫……魯迅是個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憂國憂民
每當魯迅救助過一兩名人民時總會嘆一口氣,因為他知道自己只有推翻舊社會才能使人民獲救。魯迅在戰斗時期不卑不亢,以筆為武器和敵人戰斗,換了許多筆名,寫過很多文章。
魯迅先生有很多優點,我認為自己已經夠好了。可和他一比,真是小巫見大巫。魯迅惜時如金,我卻不停浪費時間;魯迅愛書如命,我卻把書到處亂丟;魯迅關心他人,我卻嫌麻煩,從不幫忙;魯迅憂國憂民,我從不看新聞……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的寫照。但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個慈祥的老爺爺,我的好榜樣。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7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從這句詩句開始,便認識了你—魯迅先生,至今你的形象都在我心中深深扎根,烙刻銘記。
其實童年時期的記憶中就有你的身影,那時拜讀你的文章,天真稚氣的我認為不過如此。因為在我的心目中所謂的好文章須擁有華麗的辭藻和令人折服的修辭,而你的文章似乎并不突出。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從中讀出了一種莫名的感情,他們一一涌動在文字中。您在我心目中蛻變,而伴隨著的,是我的成長。
您的筆尖下,我看見了您的熱忱,您的愛國情懷,您的大義凜然、無所畏懼。在舊社會的一片黑暗中,您!魯迅先生,用文字為武器與一切黑暗的反動的勢力做斗爭,引領那些在黑暗中迷茫迷路迷失的人們。
一名偉大的文學家和革命家誕生了
你用你的文字解放人們的思想。你筆下的孔乙已以此來警示世人,不要再麻木,站起來去面對去抗爭!面對社會上腐朽的靈魂,你哀其不幸更怒其不爭,更多地選擇了批判而不是一味的同情。你給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文人敗類給予嚴厲的斥責,你給昏暗的社會帶來了新的曙光。
我至今都深深相信毛主席曾經對你的評價“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算是中國的一等圣人,是新中國的圣人。”因為你的思想影響著過去現在和未來。你給予多少人心中前進的力量,無論前方有多么坎坷,他們都不會迷茫、畏懼。因為有你,他們便可以抬頭挺胸、大步向前。
在城克家先生筆下,你是“甘做孺子牛”的人。即便你死了,但你永遠在人們心中流芳百世;你愿做無名野草,燃燒自己奉獻自我;你時時刻刻為百姓人民著想,以致忘了自已本身評價你的人太多太多,或許在你的靈柩上早就刻下了“民族魂這三個字,它們便是你一生真實的寫照。我的文字似乎微不足道,但這是我發自內心地呼喚,是我飽含感情的語言。
魯迅先生,我為你的思想而喝彩。在你耳濡目染的字里行間中,透露出深沉的感召力。你無時無刻指引著人們,你思想的光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阻隔。這便是你,魯迅先生。
魯迅,我心目中的魯迅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革命家。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8
一個是供在“神龕”里的魯迅,他去世不到兩周年,“謚號”就有了許多,多得我必須細細打點才能說全。“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國的一等圣人”“新中國的圣人”“革命隊伍中最革命的很老練的先鋒分子”。在我還是蒙童的時候,我只能聽到師長千第一篇律地告白:魯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槍”;魯迅對民眾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倡導“壕塹戰”,主張“韌的戰斗”。這個魯迅離我很遠,很遠,好像除了“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外,就是先生那“倔強地豎立起來”的頭發,別的什么印象也沒留下。
另一個是活在他自己著作里的魯迅。他寫下了很多深刻的話,也說了些過激的話。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圣人”,而且一輩子也沒有承認誰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闊過”,到他卻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戶兒”:父親久病,作為長子的他經常奔走于當鋪與藥鋪,受盡白眼;他曾因溜進百草園翻何首烏,捉斑蝥,被先生責罰;他留過學,學過醫,成績平平,棄醫從文;他思想活躍,先是進化論,繼之超人哲學,后來社會主義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國近代思想快速發展的痕跡。但他始終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一精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觀,影響幾代中國人。他“吶喊”過,想憑一己之力,喚醒沉睡的同胞,搗毀令人窒息的“鐵屋子”;他也“彷徨”過,孤獨地在故紙堆里抄寫古碑;他更妥協過,接受了母親“贈送”給他的“禮物”;他絕對疲憊過,“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總之,他同普通人一樣,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對,他自己也曾說“矯枉必須過正”;他深情祝福中國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們也無法“忘卻”!
兩個魯迅,我痛惜前一個,喜歡后一個。前者雖然妙相莊嚴,但漸失生氣。這個魯迅只需人頂禮膜拜,讓人盲目崇拜,卻難以給人一點新鮮的思想.自己也成為生前痛恨的被高高供奉的土偶;后者雖然不是那么神圣莊嚴,但那思想卻是鮮活的,可以接受,可以批評,可以補充,可以修正,也因此可以愈益完備、愈益發展。
一切思想家_即使是最偉大的思想家。一旦被當作“神”,供于“神龕”之上,他的思想就不能與時俱進,從而僵化,繼而終結生命。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要想扼殺一種思想,最簡單、最方便、最冠冕的辦法,就是把它供起來。如果我們真的尊敬一位偉人,那就請他當作一位智者而不要把他吹捧成“神”吧。我們吸收的智慧,而不要匍匐著求他替我們解決他生前未曾遇到的問題。
前面的路,要自己來走,這就是我心中的“魯迅”。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9
瘦瘦的身體,黃里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愈初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炯炯有神。他的頭發一根根直直地豎著,沒一根是耷拉著的,都那么長,頭頂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須——濃密極了,而且極其像隸書的“一”字。大家都知道他是誰了吧——中年魯迅。
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支持者,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面錦旗。
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 散文詩集:《野草》《故鄉》;論文集:《門外文談》;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準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8部。從這里可以看出魯迅文采很好。
魯迅十分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此后,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于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魯迅總是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魯迅自己病得那么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魯迅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女傭休息,不叫她干重活兒。
的確,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文采好,他珍惜時間,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10
他,瘦瘦的個子,身材不高;皮膚黃里帶白,但看起來十分的精神;喜歡穿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像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的表情嚴厲而又冷峻,但他的心地又是那么的博大寬容,他有著深邃的目光,豁達的思想,又有濃厚的愛國之心,他的筆像刀子一樣的鋒利。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大文豪——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的名字很早就在我的記憶中流淌著,那時,我還很小并不了解魯迅是誰,只是一次偶爾的機會,爸爸媽媽帶我去紹興玩,我有幸去了一趟魯迅故居,媽媽給我講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雖然記憶有點模糊,但魯迅這個名字從那時起也便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里。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套《魯迅全集》,剛開始看時,說實話,有些看不懂,甚至覺得枯燥乏味。我很納悶:魯迅的文章與普通人沒什么兩樣,只是一個文人在用一支筆靜靜訴說著他的心身和那些年代的那些事而已。
文章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優美的修辭。但仔仔細細反復多讀幾次后,我似乎能體會到魯迅的文章有種莫名其妙的情感。從中我讀出了他那滑動的筆尖中的尖銳,他的誠實,他的堅定,他的幽默,他的尊師重教……
魯迅先生用筆創造了許許多多令人深思的人物。
少年天真無暇的閏土和《故鄉》中麻木辛苦生活,在香爐和燭臺中尋覓人生希望,尋求精神寄托的中年閏土;在咸亨酒店被酒客們奚落哄笑一心想躋身于長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將自己兒子命運寄寓在人血饅頭上的懦弱的華老栓;《藥》中的人們是多么的麻木,在革命人士被殺頭時,沒有一人提出不同的想法替他打抱不平,反而在那兒笑嘻嘻地等著看好戲,仿佛與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還不停的嘲笑諷刺文中的革命人士,還認為用革命人士蘸血饅頭能治好小栓的癆病……
魯迅先生的文章能一針見血的寫出舊中國下層農民的愚昧、迂腐和十足的奴性,和常態性格后的變態心理。揭露了封建社會對勞動人民從肉體到精神上的殘害。正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指出的那樣,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理由是因為他發現人們光有健康的體魄是沒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先進的思想,科學的頭腦,才能拯救當時的中國。《吶喊》、《彷徨》正是魯迅先生當時的心情的真實寫照。
魯迅先生離我們很遠,又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在他的文章里讀懂他的精神。因為讀過魯迅的文章有限,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相關文章:
我心目中的魯迅作文集合14篇03-10
我心目中媽媽作文03-01
我心目中的暑假作文02-21
我心目中的春英語作文03-26
我心目中的好媽媽作文02-08
我心中的魯迅先生作文03-08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15篇03-20
我心目中的幸福作文500字12-18
我心目中的老師作文(15篇)03-26
我心目中的新時代英雄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