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唏哩呼嚕》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豬唏哩呼嚕》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丹桂飄香,秋風送爽。我們師生一同走進“怪老頭兒”和他的經典童話《小豬唏哩呼嚕》啦!
“怪老頭兒”,他可稱得上是我國兒童文學作家中的“老字號”。《小布頭奇遇記》是他的第一部長篇童話小說。四十多年來他創作發表了幾十部童話小說,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雖然七十多歲了,可還是童心未泯,像個孩子一樣天真可愛。他到底是誰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孫幼軍。
《小豬唏哩呼嚕》中的唏哩呼嚕是一只傻傻的小豬。他不僅有一個奇怪的名字,還有很多奇怪的故事呢!比如,他曾經嚇跑了劫路的打老虎,他曾經從大狼的槍下逃生,他還曾經當過大俠,捉過“鬼”……
《小豬唏哩呼嚕》中的唏哩呼嚕是一只可愛的小豬。雖然他有點傻,經常受騙,可是傻人卻有傻福;他雖然有些小小的毛病,比如貪吃、貪睡、一上課就打呼嚕,可是他卻善良、勇敢、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
憨厚的唏哩呼嚕有點傻,有點傻的唏哩呼嚕有很可愛。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著名童話作家孫幼軍的《小豬唏哩呼嚕》,一同去找尋唏哩呼嚕名字的由來吧!
我們班級午讀分享的是“怪老頭兒”之經典童話《小豬唏哩呼嚕·唏哩呼嚕是誰》。故事的大致內容是:
豬先生娶了一位豬太太,豬太太很是能干,一窩生下了12個孩子,只有最小的才是男生,其他的11位都是女孩。
豬先生和豬太太為了給孩子們起名字,又是查字典,又是與相互商量,一直忙到天黑才想出來兩個。
豬太太心疼豬先生,就干脆把孩子們叫“老大”“小二”“小三”……“小十二”。
后來,由于在吃晚飯時路過豬先生家窗外的馬小姐的一句話,使得“小十二”改了名叫“唏哩呼嚕”。
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這只憨態可掬的“唏哩呼嚕”,在不知不覺中回味著潛藏在文字內部美好的聲音。
孩子們聽完故事以后,知道“唏哩呼嚕”的名字是這樣來的:由于“小十二”吃飯吃得特別香,馬小姐就捂住嘴巴笑他:“唏哩呼嚕、唏哩呼嚕,好香,好香!”豬爸爸認為“唏哩呼嚕”蠻好的,聽起來感覺飯也香,菜也香,于是就給兒子更名為“唏哩呼嚕”。
今天,我們班“日有所誦”了林良先生寫的小詩《蘑菇》,學生從小詩的第一句“蘑菇是寂寞的亭子”中讀到了蘑菇的外形,知道了作者把“蘑菇”比作“亭子”,還感受到了蘑菇由于沒有伙伴、沒有親人,所以身心都十分的寂寞、孤單。從第二句“只有雨天,青蛙才來躲雨”中,學生知道了,下雨天蘑菇就不寂寞了,因為有了青蛙的陪伴。同時,學生也知道了蘑菇在雨天可以充當小動物的傘。從第三句“晴天青蛙走了,亭子里冷冷清清”中,學生知道了晴天時蘑菇又冷冷清清、沒有生機;并且注意到了這句中的“冷冷清清”與第一句的“寂寞”相對應。
是的,用心靈去體察,我們就能發現大自然中的萬物也有自己豐富的情感!
在三拼音節“ɡuɑ”中ɡ是聲母,在前邊;u是介母,在中間;ɑ是韻母,在后邊。這由聲母、韻母和介母組成的音節就叫三拼音節。三拼音節的拼讀與兩拼音節一樣快速連讀氣不斷。可以用口訣幫助領會拼音方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單韻母“iuü”才可以當做介母。還有,今天學習的三拼音節中,“ɡuo、kuo、huo”學生不容易讀準的關鍵在于“o”學生不好把握,其實,“uo”在一起時,就讀“喔”,學生可以直接拼讀為“哥+喔=鍋”,以此類推。另外,今天拼讀音節過關的同學,課本的第17頁我都蓋有笑臉呢。
八月桂花遍地開,唏哩呼嚕真可愛。經典童話走一遭,感覺那叫好——好——好!
【★《小豬唏哩呼嚕》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豬唏哩呼嚕讀后感(通用15篇)04-21
嘀哩嘀哩教學設計(通用6篇)05-24
石磨呼嚕呼嚕在轉的寫景美文07-27
《三只小豬》讀后感04-23
尋找小豬作文03-06
呼嚕作文500字錦集6篇05-08
爸爸的呼嚕聲作文400字04-11
雙語閱讀:小豬與西瓜04-25
尋找小豬作文3篇03-06
三只小豬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