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黃建燕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黃建燕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黃建燕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總綱,總括了語文教學的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及教學建議。其明確的教育教學目標,為語文教師指明了具體的教學方向,規范了教師教學中的各種行為。這里,我主要想談談習作教學。
習作是就是將自己內心想說的話,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想象到的事用文字表達出來,將學習到的、觀察積累到的知識進行輸出。對于這一點,《課標》要求:多讀多寫。我的體會是,讓學生多讀一些文學書籍,勤寫作。閱讀要進行閱讀的指導,習作也要進行習作的指導。關于習作,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點:
1、口語交際的訓練。
口語交際對于學生初學習作非常重要。能將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才能為后面的寫提供了抓手。老師在設計口語訓練時,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愿意說。在充分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試著整理寫一寫。
2、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是解決學生寫作時無內容可寫的有效途徑。去年秋游回校,學生進行寫作。很多學生作文都像流水帳一樣空泛,但細心的學生卻能將當天的'看到的、玩到的都寫得很詳細,感情也表達的非常真摯。星期天的日記,班上閔婧同學交來了一篇近600字的日記,一看日記才知道她也參加了9月18日的抗日游行。因為她很關注這一事件,就將看到的想到的都寫了下來,甚至還去查了資料,詢問了爺爺。所以培養好學生的留心觀察的習慣非常重要。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從曹文軒老師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曹老師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句句精到,不落窠臼。我認為這些不僅僅只是曹文軒老師生活經歷的積淀,更離不開細致的想像。李吉林老師經常帶學生到野外去上語文課,也就是為了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室內課上,李老師積極創設情境,來引發學生的想象,從而提升學生思維的發展。可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寫作非常重要。《課標》中對第一學段的寫作就規定: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這對于學生今后創造力的形成至關重要,可謂影響一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其內容易懂卻很博大,既明確了方向,也給老師們留有發揮個人才智的空間,值得我們用心地去體會、思索與實踐。
學習黃建燕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2
通過學校組織學習黃建燕同志的先進事跡,使我感受頗深。黃建燕同志從城市來到偏遠山區,遠離自己的親人,但她沒有抱怨,心中只有自己的學生。這是怎樣的情懷?這一點讓我深有感觸,同時也感到責任的重大,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就要求教師應用“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黃建燕同志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她能讓山區的孩子們說好普通話,統考成績名列前茅,其中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她的付出和堅持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其次,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并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后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使他們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通過學習,我受益良多;使我深刻領悟到師德師風的建設對于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師德師風良好的環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學習黃建燕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跡心得體會7篇03-04
學習林強同志先進事跡情況匯報范本05-09
學習吳大觀同志的先進事跡情況匯報材料05-12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學習心得(精選10篇)04-26
學習討論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情況匯報范文05-08
學習雷鋒同志活動的心得感想02-23
老同志抗疫先進事跡材料(通用18篇)04-25
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教師心得體會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