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中華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尋覓中華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尋覓中華讀后感1
余秋雨的名字,早聽說過了,一直沒有想到讀他的書。這次,老師推薦了他的《尋覓中華》,我便迫不及待地買來讀。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總覺得它飽含睿智的思想。
《尋覓中華》這本書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之一。剛看過開篇的《猜測皇帝》和《問卜殷墟》就讓我震驚萬分,他對遙遠的中華,理解那么透徹!文章通俗易懂,讓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華夏大地的意義,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在書中所討論的是多半為人們熟悉,或者自己覺得熟悉的歷史片段,如黃帝、神話、唐詩等,但是,他總能給出許多“熟悉”以外的東西,讓人感嘆原來自己所知的“熟悉”,不過是眾人所知的一點基礎知識。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問題的角度,看每一個歷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個角度,能夠直入人心。
余秋雨所創新的散文文體,被學術界、文化界稱為“文化散文”,這種散文氣勢磅礴、豪邁蒼涼、雄奇沉郁,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詩人氣質、憂思豪壯的名士風度,悲天憫人的學者情懷。《文化苦旅之尋覓中華》的出現,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散文領域的一個里程碑。
尋覓中華讀后感2
以朗讀的方式把《尋覓中華》看完了,沒有一個字略過一種崇敬讓我情不自禁。余教授用及其感性、極其溫柔又及其豪邁的'筆觸為我們再現了歷史波瀾壯闊的盛景。我的印象里也知道不少歷史事件。但它們大都好像跟自己沒太大關系。也知道一些人物,但那又遙遠而又陌生。在余秋雨教授的引領下,我跟我們的先人用心靈對上了話。讓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再次觀察歷史。原來我們其實就是他們。
在閱讀中常常是哽咽的讀不下去的情景,文字沒有了,眼前一片金戈鐵馬的熱鬧又疊映著秋風落葉中那些瘦骨嶙峋但又神采卓越的不屈身影。
看看那些連年的紛紛戰火,不禁為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安定繁榮的太平盛世而慶幸。轉而又看到那些戰火中慘遭迫害的先人們留下的一部部文化經典又讓身在繁榮盛世的自己感到羞愧。于是我開始了對自身價值的認真思考。
【尋覓中華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經典美文讀后感范文11-29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范文04-15
尋覓詩意經典散文11-18
尋覓雷鋒精神04-27
尋覓盤古山經典散文02-19
中華茶文化介紹01-22
中華少年讀書筆記12-03
如何感受中華《國學》文化02-27
尋覓擺渡人的散文隨筆09-01
中華大地之母后土娘娘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