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朝》讀后感范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明朝》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朝,中國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倒數第二個階段,頂峰是清王朝。這兩個王朝在中國歷史中有著不同影響,盡管都是壞的。
《明朝》以朱元璋為主線,還有一些其他的人。講述朱元璋由一個貧農中的貧農,一步一步晉級為當時中國最大最富的地主,到最后的`明朝結束。
其實我認為朱元璋很了不起,不然他怎么會當上明朝的開國皇帝呢,不然怎么會由一個貧農當上大地主呢。最開始朱元璋是沒打算參加農民起義的,一個世世代代為農民的后代怎么會去農民起義呢,有什么比一個安穩的生活更能吸引他呢。但,那個以剝削農民的社會,那個餓死他家人的社會,不起義似乎有點不合常理了。就這樣被逼梁山了。不過歷史是有他自己選擇的結果的,而朱元璋就是被選擇的那個。這個集軍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于一身的人,歷史是屬于他的。一步一步走向最高峰,他把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都制定好了,一個工作狂,把所有的一切都規劃好了,盡職盡責,但到最后,似乎表明沒有最規范的制度,他制定的規章制度在子子孫孫的經營下破滅的不剩渣渣了。人物鮮明,話語也很賦有哲理。如:
“在進行決策時,會有很多人在你耳邊提出他們自己的意見,將他們手中的鑰匙交給你,讓你去選擇,但這個游戲最殘酷的地方在于:你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如果失敗了,你將失去一切。”
不僅歷史這樣,我們每個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應該這樣。在許多方面,我們只有一次機會,一旦失去,便無法挽回,需要我們賭一賭,搏一搏。有時我們講認真就好,無論結果如何,或者有時候覺得機會很多,總有一次回成功的。然而,就像高考一樣,機會是很多,但之前的一次與后面的相比是不同的含義。第一次永遠是第一次,而后的是不能比的。
這本書不像其他的書要么主要是自己的觀點,要么純粹講歷史。這本書以幽默的口吻講,有時給一些賦有哲理的話,顯而易見,這本書更能吸引讀者吧。一本書不從商業價值來說,被寫出來的使命就是讓人看,沒人看那就不值得寫出來。
《明朝》值得我們一看,雖然書很厚,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看。多讀點書終歸是好的。
【《明朝》讀后感】相關文章:
明朝讀后感04-25
明朝那點事讀后感03-20
明朝哪些事讀后感03-23
明朝那些事 讀后感03-23
明朝那些事讀后感05-04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06-21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05-22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06-09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作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