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見聞作文小學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清明節見聞作文,歡迎查看!
清明節見聞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眨眼的時間,就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給烈士掃墓。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于烈士們的寶地。這里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說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見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說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衛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見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于在溫室里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這天的夜晚果然下起了蒙蒙細雨,雨后的空氣是清新的,花草上的塵土都被沖洗干凈,能聞得見草的香味兒和花的香味兒,我發覺樓下的大樹,在雨后也努力地長出小葉。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逝去的親人的日子,許多人都以自己的不同的方式思念他們,懷念他們。我們學校也組織了同學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是讓我們都能記住那些為解放而犧牲的烈士們。
清明節不單單是祭祀,還可以踏青,郊游,放風箏……小長假的.第一天,我和幾個同學相約去了水上公園。公園里游人如織,杏花開了,雪白雪白的;桃花也開了,粉粉的,紅紅的;草地泛出綠色;樹上的葉子也都長出了嫩芽;最漂亮的就是湖邊的柳樹,隨風搖擺,婀娜多姿。我們幾個在綠草上跑一跑,跑累了,就坐在湖邊的草地上,聊聊天,談談心,這是多么美好愜意的事情啊!
這個假期,舅舅帶我和妹妹還有姥姥去太平河邊玩。河邊也有很多人出來郊游,我還看見有人在地上挖野菜。在太平河公園的冀之光塔那邊,有很多賣風箏的,天空中更是飛舞著各式各樣的風箏。我和妹妹也拿著風箏,跑來跑去,特別快樂!
據說,插柳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俗話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也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真是挺有意思的。
清明時節,不僅神圣、莊嚴,春天的氣息還讓我們的心輕舞飛揚。我喜歡這個沉重與喜悅并存的季節。
清明節見聞作文3
人的一生當中會有很多的感動,父母的照耀,老師的`教導。。。今天是4月4號,也就是說今天很多人都忙著去祭拜一些人,由于今天是清明節,我心頭也無意中閃過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去革命烈士博物館參觀,想著想著,就動起了腳步。
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革命烈士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門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好像,只見他胸前抱著一根大木頭,一臉的堅毅。周老師告訴我們:當年,蔡永祥叔叔是守衛大橋的戰士,有一天值勤時發覺前方鐵軌上橫臥著一根大圓木,眼見著火車越來越近,蔡永祥叔叔奮不顧身地沖上前去,抱起大木頭往外沖,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一列火車呼嘯而來……蔡永祥叔叔就這樣犧牲了。接下來就是獻白花的時刻了,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好像前獻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陳列館參觀。給我印象最深的兩位烈士是胡連芳和方平。胡連芳:建德乾潭鎮仇村人。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發生火災,胡連芳為搶救財產犧牲。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聽到救命聲,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學在深潭中,方平不顧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體弱,不幸犧牲,年僅十一歲。
堆積著他們的那些勇敢表現與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心頭蕩漾著,暗暗對自己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用最好的自己回報這個社會。
清明節見聞作文4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由于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一家準備回老家給爺爺掃墓。
我坐在車里向外張望著,我看見好多的樹上面已經很少有花了 , 但是,地上的粉花瓣卻特別得多,好像天女散花。突然,我覺得好暈,所以,就靠在媽媽腿上睡著了。
等我起來的時候,我迷迷糊糊地問爸爸:“爸爸,什么時候就到老家。” 爸爸耐心地回答:“ 還有幾分鐘吧!”
于是我坐在車里,我看著表,表“滴答、滴答”的響著,好像在說:“耐心等待、耐心等待……”終于,我等了七分鐘,我們就到達了老家,我們先回家里拿蠟燭、香和紙錢,然后就去了墓地。
一路上,天灰蒙蒙的,陰沉沉的,感覺就要下雨了,我突然想起了《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感覺有點悲傷,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和爸爸用鐵鍬把墳上面的雜草鏟掉,再培一些新土,好累呀!然后擺好祭祀品,點上蠟燭,上上香。現在,只剩最后一個任務,燒紙錢,為什么要燒紙錢,爸爸告訴我:“燒紙錢是由于只有在天上的人(也就是死去了的親人)收到了這些紙錢,在天國上好好享用。”
于是,爸爸就拿出了打火機,在一張紙錢上面開了火,于是,我們一張一張地扔向被點燃的紙錢,火苗很小,這時,一陣大風吹來,把小小的火苗吹成了熊熊大火,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燒紙錢,不到一會的功夫,我們就把紙錢全燒完了,不過,在燒紙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呀!大火很容易燒著你的,也容易引發火災。最后,我們一家給爺爺鞠了三個躬。
回到家里,我問媽媽:“今天為什么要去掃墓呀?” 媽媽笑著說:“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所以,我們就要在清明節來祭拜死去的親人呀!” 聽了媽媽的話后,我漸漸懂了,掃墓,也就是要祭拜死去了的親人。
清明節見聞作文5
清明節這天,我們全家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龍華烈士陵園。
進入陵園,兩邊的松樹、柏樹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好像士兵守護著烈士們的英靈;又好像正在檢閱;還好像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穿過那參天大樹,就看見了紀念碑,上面寫著“丹心碧血為人民”幾個大字,我們慢慢走上臺。這時,在那寧靜安詳的墓園里面,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心靈的震蕩,似乎有無數的英靈在我的身旁縈繞。靜靜地聽聽那小鳥雀躍,好像是在啟迪著我們的心扉。我們全家都深深鞠了一躬,以此來表達我們的崇敬之情。墓碑兩旁各有1個雕塑。左面一個怒目圓睜,露出殺氣,好像要跟敵人作殊死拼搏。右邊一個手拿搶,正在瞄準敵人發射子彈,他目光炯炯,使敵人懼怕三分,這些雕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表現了烈士們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英雄氣概。
接著我們走進了展覽館。大家都注視著那一張張照片,遙想著無數中國革命志士在民族存亡關頭,為國捐軀的`那段崢嶸歲月。先烈們的艱苦奮斗為國捐軀的革命精神和浩然正氣,深深感染了我們。
我們隨后來到了無名烈士雕好像前,大家都被這動作驚呆了。他雖然倒下了,但仍舉起手臂,好像還要攻擊敵人,又好像在呼喚;“后代們,年輕人,你們一定要把新中國建設好!”雕好像,熊熊燃燒的長明火預示著今后中國一定能繁榮昌盛。
這時,仿佛我的耳邊想起了《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烈光榮傳統……”
清明節見聞作文6
每當清明節,家家戶戶幾乎都要包艾餃。于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外婆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去她家包艾餃。由于我從來沒包過艾餃,所以感覺很興奮。
到了外婆家,我發覺外婆已經把艾草整理好了,并把它們裝在一個籮筐里,洗干凈,燒熟,切成小段。然后,我就上去幫忙把艾草放進糯米粉里,糯米和艾草混在一起,夾雜著一股淡淡的幽香,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外婆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加上水,再用手反復壓著,揉成了一個綠色的面團。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把它們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后再用手壓扁。外婆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豆沙。
我放了一勺芝麻白糖在上面,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只艾餃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紙上,可是和外婆做的一比,簡直慘不忍睹,好像一艘弱不禁風的船,被風一吹,就翻了。外婆看見了,笑著說:“你擰的粉團太小了,當然做不大,而且芝麻白糖要放在中間,否則餡會漏出來的。”
我聽了外婆的話,一只又一只的接著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里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好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
艾餃包好后,就上蒸了,二十分種后,吃著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當然,通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清明節見聞作文7
現在,當我看見青餅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次做青餅。至今還讓我難以忘懷。
那天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媽媽把我從夢中叫醒,說:“亦丹,今天我們去做青餅。”我迫不及待地起床了,高興得好像一只兔子一蹦三尺高,穿好衣服好像獵豹似的跑下樓去。看見外婆正在洗青,外婆叫我們去看會兒電視。終于到了下午,我們把糯米、青放進舅舅的后車廂,外婆還放了報紙和布。我們來到了做青餅的地方,舅舅拿出糯米和青,外婆把糯米和青混合在一起,放了一點點水。我們足足等了兩個小時,終于輪到我們了。在這兩個小時里,我看得一清二楚,先把混合起來的糯米、青在蒸籠里蒸一下,再用機器把蒸熟的'糯米變成青團,最后用印頭按結實就行了。
開始做了,我們蒸了一下糯米和青,蒸熟了拿出來倒在機器里,然后一個老婆婆開了機器的開關,用木棍使勁地弄著糯米和青,機器的下面出現了一條盤著的“青蛇”,然后我們把青團切開了,變成了一段一段。我和妹妹先在印頭里放了些松花,接著把青團放好按結實,一個個青餅在我們手下誕生了。青餅的花紋各種各樣,栩栩如生,有害羞似的玫瑰、有彎彎曲曲的龍、有富麗華貴的牡丹……幸好我和妹妹眼疾手快,比舅舅跺做了一點,我們非常高興,由于第一次吃到自己親手做的東西。
等青餅涼了,我們把它搬到車上,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8
青青的、碧綠的大圓子,我每年清明節都要吃。你知道那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綠圓子”——青團。青團,可是我最愛的小點心了!
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它用青艾的汁與糯米粉一起,將豆沙餡、芝麻餡等餡料包入,做成一個個可愛的“小拳頭”。不用我說,青團當然是青色的。那綠綠的皮兒,好像碧玉一般,不甜不膩,卻帶有清淡而悠長的青草氣,那散發著微微光彩的青團,讓人吃了還想吃,簡直停不了口。那么好吃的青團,當然也少不了里面的餡哦!青團的餡兒,花樣百出,常見的有芝麻和豆沙餡,碧綠的皮子里包上香甜可口的豆沙,真是美味極了!青團的餡還有咸料的'呢!
比如豬油玫瑰餡、黑洋酥餡、金針木耳鮮肉餡——是不是很有趣呢?吃起來也一樣爽口!那包著各式各樣餡的青團吃起來好像春天的味道!
去年清明節,我們一起吃飯,桌上擺著很多菜,當然也少不了青團。我們一邊聽奶奶講吃青團的故事,一邊吃著美味的青團,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清明節見聞作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
早上,我們全家人帶上了紙錢、香、飲料和食物去山上掃墓。一路上,汽車迎著涼風開到山腳下。當汽車來到半山腰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燒香和燒紙錢了,從山頂上飄來了一股黑煙。忽然,一陣強風把黑煙吹到道路上來,臭氣熏天,熏得我們不停地咳嗽,我只好關上窗戶,走不到十幾米,就堵車了,后面的車子不停地“叭叭叭叭”地叫著,吵死人了,原來是已經上山的把車子停留在道路上,使后面的人無法過去。
過了許久,我們終于來到了山上,山上的樹干、樹枝和草坪,都被燒得烏黑的了,樹干輕輕一推,就倒下去了,衣服碰到樹枝上,就被涂黑了。我們來到墳墓前,奶奶遞給我一些紙錢,讓我去把它們燒掉。
我想:我國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災,吞滅了多少房屋,沖毀了多少良田,使多少孩子失學啊!三百張紙錢就等于一棵小樹,如果中國每戶人家在平時和清明節時燒紙錢,再加上被火燒的樹木,那要損失多少棵樹木,多少片森林,要沖毀多少房屋,多少良田啊!
奶奶看見我沒動靜,就來問我怎么了,我把我想的`告訴奶奶,可沒想到,奶奶不但不聽,還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拿過紙錢,自己燒了起來,哎…奶奶燒的不是紙錢,而是正要被沖毀的良田與房屋啊!
【清明節見聞作文小學】相關文章:
清明節見聞作文01-19
清明節見聞作文08-18
清明節見聞小學生作文范文10-25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隨筆10-21
【推薦】清明節見聞作文07-14
清明節見聞作文【推薦】07-17
初中作文清明節見聞04-12
關于清明節見聞的作文02-04
【熱門】清明節見聞作文02-06
【熱】清明節見聞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