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心的紫羅蘭》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貪心的紫羅蘭》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貪心的紫羅蘭》讀后感1
最近我讀了紀伯倫的《貪心的紫羅蘭》,講述的是一棵“愚蠢而不聽話”的紫羅蘭,請求大自然把它變成一朵玫瑰花,最終卻為了一天的光艷照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許你會說:“這是不償之舉,是貪圖虛榮而不安現狀的人的必然下場。”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在生活中常會聽到這么一句話:“知足者常樂。”大多數人認為,為人處世知足常樂是最重要的一條。一旦取得了重大成績就應當滿足了,不必再去進取、自找苦吃。其實這是錯誤的。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為了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于死在了燈火中的飛蛾。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間,它得到了光和熱,得到了生命的升華。有人曾說:“人有兩種,一種是隨波逐流平平穩穩地過下去就足夠了;另一種是敢于向命運挑戰,永遠和自己的命運作對,追求靈魂深處的真與美,于是他一反常態,成了與眾不同的人。”而正是有了前一種人的平庸作比較,才顯出后一種人是生活的勇士,他們將自己的生命當做利劍,劃開風雨,刺破黑暗。這是一株倔強的想要戰勝命運的及羅蘭。因為它覺得自己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體會到了玫瑰花的驕傲,它曾經還以另一種高貴的身份存在過,這已足夠。“貪心的”紫羅蘭,我理解并深深地敬佩你!與其碌碌一生,還不如化成一場短暫的流星雨,雖然是短短的一瞬間,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卻是永恒的光輝!
《貪心的紫羅蘭》讀后感2
《貪心的紫羅蘭》是著名作家紀伯倫的作品。文章主要寫了一株紫羅蘭幸福愉快地生活在同伴之間,但是它卻不滿意自己的現狀。它想像玫瑰一樣枝插藍天,面朝太陽。但是它的伙伴們都反對它的想法,大自然母親也不同意。在紫羅蘭的再三懇求下,大自然母親終于把它變成了一株玫瑰花。可惜一天傍晚,下了一場暴風雨,這株變成了玫瑰花的紫羅蘭被連根拔起,而其余的紫羅蘭都安然無恙地隱蔽在墻根下。
這篇文章讀到一半的時候我一直這樣認為這是一株貪心的、充滿虛榮心的紫羅蘭,為了外表的美麗,想要化身為高大艷麗的玫瑰。我心中暗自嘲諷它的無知與愚蠢。但最后它的一番話改變了我的想法。它說: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遠的東西。它不安于現狀,挑戰風雨,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雖然,最后它被暴風雨折斷了身軀,但是它死后臉上浮現著的那超凡絕俗的微笑,()讓我們明白它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以高大的玫瑰的眼光看到了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我想我們也應該像這株不安于現狀、“貪心”的紫羅蘭學習,隨時保持積極向上的勁頭,來面對人生,面對世界。
【《貪心的紫羅蘭》讀后感】相關文章:
紫羅蘭,紫羅蘭美文欣賞09-26
虛榮的紫羅蘭讀后感作文12-21
貪心的月亮作文06-07
描寫貪心的作文08-18
貪心吃大虧作文04-12
《紫羅蘭》優美散文05-30
盛開的紫羅蘭散文11-28
描寫紫羅蘭作文04-18
描寫紫羅蘭的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