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間失格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930年,他進入東大法文系就讀;1933年,開始用太宰治為筆名寫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選第一屆芥川賞候補;1936年,發表《晚年》后被推崇為天才作家,并于1939年以《女學生》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但始終與他想贏得的芥川賞無緣。他曾五次試圖自殺,最后于1948年在《人間失格》發表后,和情人山崎富榮于玉川上水投水自盡。”
初聞太宰治,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大致都是“喪”。很難想象,一個喪到極致自殺許多次的人也會引起數多人共鳴,給予大家一些力量。
上次在圖書館讀書,偶然聽到兩個小女孩兒討論:“不敢讀《人間失格》,怕讀自閉!辈唤敌。若當真如此,這本書早在出版前就被禁了,怎還能傳到中國讓廣大讀者閱讀?在這里,我想糾正下各位讀太宰文字時的心態:喪一下可以,但更要關注于作者想傳達給我們的正能量。如果只想讀書裝個樣子,想必太宰也會覺得不讀也罷。
《人間失格》,雖然也有被其中一些文字擊中內心,或許因為跨國界的'審美差異,反復讀了三遍,又特別看了伊藤潤二配文的漫畫,仍是不太能理解這種近乎病態的作品。
第一手札的第一句就是:回首前塵,盡是可恥的過往。既是主人公大庭葉藏的一生,也是太宰治的自畫。他膽小卑微,他把自己當成小丑去向世人求愛,想要被世人認可,認可自己也是世人的一部分。
“世間,人的集合。”
“所謂世人,不就是個人嗎?”
他沒有把自己當做是人,所以才會有經典的那一句“生而為人,對不起”,他是被社會遺棄的邊緣人物,文字就是太宰治掙扎的自我獨白。
我對這本書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堀木對葉藏的數落以及葉藏的內心獨白。“再這樣下去,世人是不會原諒你的!彼^世人不就是你嗎?“世人是不會原諒你的!蔽铱床皇鞘廊,是你不會原諒我吧。“總有一天世人會葬送你!辈皇鞘廊,是你才對吧?
世人看見他多次求死,誰又知道當時的他是有多想拼盡全力地活著,成為世人的一分子,結果卻被世界一次次殘忍拋棄。不是對死的渴望,而是對生的執念。
為人罪惡,但沒有為之拼命前,又怎能輕談死亡與解脫?“不要絕望,在此告辭”,這才是太宰治真正想說的啊。
【人間失格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間失格》讀后感01-06
人間失格讀后感09-25
《人間失格》讀后感12-29
《人間失格》讀后感06-11
人間失格經典語錄01-27
人間失格的經典語錄01-27
人間失格經典語錄11-19
《人間失格》讀后感13篇10-08
人間失格讀后感(8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