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是始同別離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花開是始同別離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窗前,一枝倩影搖曳生姿,如錦似繡,絢爛綺麗,令我也平添一懷雅興。
嚴冬的冰寒早已隨風而逝,但那份蕭索仍未銷聲匿跡,料峭春風中,我如一個清冷的惆悵客,正在如許艱澀的文字中跋涉。的確,曾經的我讀書任由所好,對那些深度頗大的名著典籍只是淺嘗輒止甚或形同陌路。然而,年歲增長,求知欲愈發強烈,它迫使我去研讀,去鉆探,畢竟人都希冀成為更完善的人,而這就建立在“跨越舒適區”的前提下,而非一味圈地自萌,希求安逸。
我抬頭忽見窗外影映出幾株微弱渺小,嵌在苞內的桃花蓓蕾,不知,它與我是否有同樣的開花的決心呢?
晨時,我手捧一卷《蘇菲的世界》,試圖走入那哲學的時空,與柏拉圖、康德、黑格爾等哲學大師進行些思維的碰撞與錘煉,然而,那種種哲學名詞、概念與頗令人費解的思辨話語令我不禁收起腳步。我本欲脫口“頭頂燦爛的星空和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諸如此類才情縱橫之語,此時方覺,一切瀟灑都來源于背后的苦心修煉。
萬般無奈,我又挑了一本《月亮與六便士》,意欲汲取那世俗羈絆和對詩與遠方的追求相悖之下流露出的孤獨與精神,感慨那同“愿此去經年江湖渡,歸來仍是少年郎”中西相通的生命體悟,然而,我又一次因那從起初就顯得乏味的.情節和毛姆的生澀筆調望而卻步。我暗暗焦躁:若是總這樣隨性而未能恒遠,我始終是于舒適區中固步自封,何以面見更動人心魄的廣闊與遼遠?
復抬頭,蓓蕾不似當初羞怯,薄薄的桃花苞之中漫出星點的灼灼光華。我又憶及了我開花的決心,某種信念逐漸在心中清晰。
書齋久坐,我心沉迷,我靜靜翻閱著《安娜?心崮取愤@一托爾斯泰的史詩巨作,心緒不再像先前那般浮躁。我將自己沉入故事之中,深斟淺酌著那份愛恨情仇與熠熠哲思。開篇即有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就全篇而言,我感到這所謂“幸!表殱M足愛情、責任與社會三方面要素,譬如主人公安娜與伏倫斯基之間只有愛情,卻擔當不起責任與社會輿論,那不歸路也是必然。全書展現了俄國社會的矛盾,我深感“復雜”二字,這是人性的復雜,人心的復雜,是整個社會的復雜,一切皆不能用非黑即白來簡單了斷,托爾斯泰對安娜的態度想必也是譴責與同情兼而有之。真正靜心去讀時,我似乎感到心靈受到某種洗禮,余下的是清澈與澄明。
我忽而感到眼簾下有花影重疊,抬眼便撞上了桃花的盛放。我在花下久久凝望,屬于桃花的那份純粹與馥郁在心間纏繞。那粉面不矯飾,只是淡雅,林清玄先生曾寫過《發芽的心情》這篇散文,而此刻,這便是開花的心情了。對于桃花,這年度的盛放印記著它生命的華彩,所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對我而言亦然。走出舒適區,多半是信念使然,我終究克服了對淺顯讀物的依賴,思維被蕩滌一番,恍若對大千世界都有了不同于以前的思索。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花開是始同別離,我將與那個稚嫩的自己告別,走上真正成熟的起始。恰是這一次次花開花落,推著生命之河闊步向前。
【花開是始同別離作文】相關文章:
別離逝去的童年作文09-04
優美散文:念也別離傷也別離04-11
始與終初三作文10-19
流年別離的心高中作文06-20
關于別離的經典散文11-16
《別離與童年》經典散文04-24
《別離》教案實錄11-21
今別離的賞析07-15
《始聞秋風》賞析06-01
《始聞秋風》的賞析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