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理解與溝通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會理解與溝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學會理解與溝通作文1
在這世上,父母永遠是那波瀾壯闊的大海,孩子永遠是那小小的經不起一點風浪的小舟,沒有父母的載托,孩子怎么能遠航?父母永遠是那峰巒雄偉的高山,孩子永遠是那奔騰不息的泉水,沒有父母的孕育,孩子怎么能夠涓涓流淌?父母永遠是那綠得發亮的綠葉,孩子永遠是那美麗而柔嫩的花朵,沒有父母的襯托,孩子怎么能夠楚楚動人?
溫暖的地方需要要有充足的陽光;正在成長的小鳥需要父母的喂的父養;我們成長中的小事也同樣需要父母。父母是我們的'依靠嗎?不,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雖然,父母和我們是朋友但是他們也是我們的“煩惱”。或許從我開始懂事的時候我就已經有一點怕爸爸,因為爸爸總是用險惡的口氣威脅我做我不可能做到也不想做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我在練習打字,但正確率和速度并沒有超越爸爸規定的速度和正確率。我便一直在練習這一個課程,但是,我一次又一次失敗了。突然爸爸來了,我并沒有注意到,爸爸看了看我這門課程的成績,非常不滿意,他便生氣的朝我怒吼:“你要是打不好,就打一年。我一會還要“收拾”你!”我怕極了,打字時有氣無力的敲著鍵盤,強忍那在眼眶里打轉的眼淚……
我怕,因為我挨過很多次爸爸的爆打,我知道,他一向說話算數,特別是關于學習的方面,在這方面他打起人來,并不輕。
我希望和爸爸交朋友這樣就會減少我對爸爸的恐懼。
“朋友”,這個撞擊著我心靈的詞。當我清晰地看到它向我飛來,我卻發現:是我的父母駕著它而來的!
和別人一樣,我對母親不肯敞開胸懷。因為,每當我快樂的玩耍時,媽媽就會促使我學習或去睡覺。每當我剛從那堆的象山一樣的作業中回過頭來,正想玩,媽媽便讓我干活。媽媽似乎是阻擋我快樂的一道堅硬而不容易穿破的高墻。
我希望和媽媽交朋友,這樣媽媽就不會是那堅硬而不易穿破的墻,而是我最好的一個朋友。
其實,與父母做朋友,不光減少了對父母的恐懼,還增加了親情之間的信任。
我希望和父母交朋友!
學會理解與溝通作文2
交流如雨絲般細微但不乏晶瑩閃亮,它奔向大地,匯成細流,義無返顧地流入心靈交匯的江河。
交流如雨滴般無聲勝有聲,一滴一滴默默地流墜,碾著時光的足跡,最終滴穿了人與人之間如磐石般堅硬的隔閡。
古人有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澧。君子之交是心與心的交流,是一種與天共存的默契,如絲縷般交織在一起。
當俞伯牙依水將瑟瑟琴聲幽繞山谷的時候,于江之上的鐘子期聽得如癡如醉。那么深奧而又玄要的琴聲,竟被鐘子期如此巧妙地領悟。你難道不認為這正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嗎?
依山臨江的感受讓鐘子期感嘆世間竟有如此一位能與之交流的知己。
所以當鐘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斷琴而誓,不再彈琴。是啊,缺了知己,缺了可與心交流的人,存在的意義何在?
這個故事曾在千百萬華夏子孫的內心泛起波瀾,它讓人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正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
人與人之間交流難,但人與物之間的交流又談何容易。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李白面對仕途的坦淡,毅然選擇了與山川秀水為伴!鞍材艽呙颊垩聶噘F”的煩惱拋之腦后,與大自然交流,才是他人生樂趣所在。與月邀相懷而后臥水而終的死去,更讓人覺得李白對萬物的依賴。
還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在與自然的交流中找到了恬靜;“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在與“野草”的交流中找到了堅定;“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在與洞庭湖的交流中找到了人生的奮斗目標。
交流如水,緣古至今,奔流不息;
交流如茶,淡而清香,愈漸愈濃。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王安石在與山的交流中體味了另一番人生的境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王勃在與黃鶴樓的交流中領略了一種超脫自然的感嘆。
交流如斧,劈開的是兩種世界。
交流如針,縫上的是不同人生。
【學會理解與溝通作文】相關文章:
學會理解享受溝通作文06-28
學會理解享受溝通初三作文06-28
如何理解溝通04-20
學會溝通的作文02-11
學會“理解”作文06-24
關于溝通理解愛的作文03-19
關于學會溝通的作文03-27
學會溝通小學作文06-14
學會溝通的作文范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