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土木工程實習日記范文集錦6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土木工程實習日記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1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1
今天主要學習一些建筑物基礎施工測量的知識。
一、 基槽開挖深度的控制,就是在基槽開挖到一定深度時,要適時地測設一些高程控制樁,以指導施工。具體做法是:用水準儀在槽壁上測設一些水平的木樁,使各木樁的上表面離槽底的設計標準為一固定值。
二、 基礎墊層彈線,墊層打好以后,根據軸線控制樁或者龍門板上的中心釘,墻邊或基礎邊線等標志,用經緯儀把上述軸線投測到墊層面上,也可通過吊線錘拉線投測,然后在墊層上用墨線彈出墻邊線和基礎邊線,由于這些線使基礎施工的基準線,此項工作非常重要,不能又半點差錯,彈線后要嚴格進行校核。
三、 基礎標高控制。建筑物基礎的高程控制使用基礎皮桿來控制的。基礎皮數桿使一根木制的桿子,在桿上事先按設計尺寸將磚灰縫厚度畫出線條,并標明±0,防潮層等的標高位置。
四、 基礎面標高檢查。基礎施工結束以后,一定要檢查基礎面是否水平,其標高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檢查方法是在基礎上適當位置安置水準儀,分別在基礎的四角和其他軸線交點豎立水準尺,若水準儀的各處水準標尺的續數一樣,則說明基礎面水平,否則哪處標尺讀數小就說明哪處高,說明基礎面低。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2
工地上還是進行前幾天一樣的工作,所以今天學習一些樁施工的知識,了解一些該工地的樁的情況。本工程樁基安全等級為一級,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本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樁端持力層為中風化花崗巖及強風化花崗巖,柱身,混凝土強度等級根據各樁的具體情況而定。素混凝土墊層,C15鋼筋:H 235(φ),HRB335(φ),水地混凝土澆筑時應按有關規范執行,粗骨料料直徑應不大于鋼筋間距1/3和50mm,混凝土充盈系數>1·0,應采用連續澆筑樁身混凝土施工時應連續澆搗一次成型,不得出現施工縫,應注意控制最后一次澆注量,必需保證樁身強度設計值。樁身縱筋保護層厚50mm,縱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性能等級為A級,縱筋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在任一接頭中心至鋼筋直徑35倍的區段范圍內有接頭的鋼筋截面積不得超過總截面的一半,箍筋采用螺旋箍筋。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3
今天主要了解一些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鉆孔灌注樁先成孔,然后吊放鋼筋籠,再澆灌混凝土而成。依據地質條件不同,分為干作業成孔和泥保護臂(濕作業)成孔兩類。前者是成孔時若無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基本上不影響工程施工時,稱為干作業成孔。主要適用于北方地區和地下位低的土層,施工工藝流程為:場地清理→測量放線定樁位→樁機就位→鉆孔取土成孔→清楚孔底沉渣→ 成孔質量檢查驗收→吊放鋼筋籠→澆筑孔內混凝土。泥漿護臂成孔灌注樁是利用泥漿護臂鉆孔時通過循環泥漿將鉆頭切削下的土渣排出孔外面成孔,而吊放鋼筋籠,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樁。成孔方式有正(反)循環回轉鉆成孔,正(反)循環潛水鉆成孔,沖擊鉆成孔,抓錐成孔,鉆頭鉆成孔等。施工工藝流程:測定樁位→埋設護筒→泥漿制備→成孔→清孔→吊放鋼筋籠→水下澆筑混凝土。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4
今天工地上不再做防水層,所以就根據所看到的學習一些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的.一些規定和要求,具體如下:
① 涂料涂刷前應先在基面上涂一層與涂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② 涂膜應多遍完成。涂刷應待前遍涂層干燥成膜后進行。
③ 每遍涂刷應交替改變涂層的涂刷方向,同層涂膜的先后搭接寬度宜為30~50mm。
④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縫應注意保護,搭接接縫寬度應大于100mm,接除前應將其甩在表面處理干凈。
⑤ 涂刷程序應先做轉角處穿墻管道,變形縫等部位的涂料加強層后進行大面積涂刷。
⑥ 涂料防水層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mm,上下層接縫應錯1/3副寬。
⑦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涂層面積每100平方米抽查一處,每處10平方米且不得少于3處。
⑧ 保護層要求與卷材防水層一樣。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5
今天工地上主要還是在做保護層,還有在支護結構的鋼柱上焊接鋼板,這些鋼板時用來防水的,叫做正水片。原立柱是H350×350型鋼樁,所焊的鋼板采用原為 6mm的鋼板,其大樣如圖: 焊縫采用滿焊,止水片的在立樁上的焊接高度,差不多在基礎底板厚度的一半左右,這樣可以使止水片位于底板的中間,對防水比較有利。
今天還是用水準儀控制保護層的標高,叫一個工人立爬尺測了一個大早上,后來發現保護層的厚度要做得相當厚,發現有些位置有明顯的誤差,后來發現爬尺有一節沒有完全接起,導致嚴重的錯誤,所以下午不得不把早上的事重新做一次。由這件事讓我明白施工過程要十分小心謹慎,否則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6
該工程的支護結構采用非重力或支護墻,護墻由銅板樁和鋼筋混凝土樁排樁墻組成,先做一排一字相連形的混凝土攪拌樁,直徑為600mm,間距450mm,然后再打入一層H350×350型鋼板樁,間距為1m,鋼板樁與混凝土拌樁緊密相連,鋼板樁間的空隙用混凝土填充,圖,然后再用H350×350型鋼將鋼板樁圍起來,兩端通過φ609型鋼管支撐一端的鋼管與H350×350型鋼相連接直接采用焊接另一端則用內置千斤頂將兩者頂住,達到一定的預應力要求后再用鋼板將二者焊接,然后將內置千斤頂取出,由于基坑面積較大,為了支承撐住兩端支護樁的Φ609鋼管在基坑中還要設置豎向H350×350鋼柱支承,鋼柱位置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到基礎的地梁,承臺,柱等位置的影響,盡量不影響其他工序的實施。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7
防水層的保護層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今天有大量的鋼筋進場,要開始地梁,底板,承臺布筋了!工地上也進了許多拉鋼筋,彎鋼筋和制作機械連接接頭的機器設備,做出各種所需的鋼筋形狀放到工地上使用。鋼筋運到工地時,應有出廠質量說明書或試驗報告單,并按品種,批號及直徑分批驗收,每批質量熱軋鋼筋不超過60t, 冷軋帶肋鋼筋為50t冷軋扭筋為10t,驗收內容包括鋼筋標牌和外觀檢查,并按有關規定取樣進行機械性能試驗。進場后鋼筋在運輸和儲存時不得損壞標志,并應根據品種,規格按批分別掛片堆放,并標明數量,鋼筋加工一般集中在車間采用流水作業法進行,然后運至現場進行安裝和綁扎,鋼筋加工過程包括調直,切斷,鐓頭,彎曲,焊接,機械連接和綁扎等。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8
今天工地上開始布筋,主要布單樁和兩樁承臺的鋼筋,各種形狀的鋼筋在基坑附近的場地預制好以后用塔釣釣到施工現場進行綁扎。單樁承臺的鋼筋是做成一個鋼筋籠,里面的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都是做成箍筋的形狀,然后把這些鋼筋做成一個鋼筋籠,因為單樁承臺地面是正方形的所以兩個方向的受力一樣,所以可以做成雙向對稱的鋼筋籠。這和我們上個學期所學的《基礎工程》的承臺配筋設計有較大的區別,我們所設計的承臺只在承臺的低部配受力鋼筋沒有配其他的鋼筋,而在實際中卻不是這樣的。實際中為了承臺更好的受力還要配一些輔助的鋼筋。兩樁承臺也是做成鋼筋籠,但并不是像單樁承臺那樣都是有箍筋做成的,因為兩樁承臺是一個長方體兩個方向的受力不一樣所以配不一樣的鋼筋,長方向用較大的鋼筋,短方向的受力鋼筋直接用箍筋代替。所以箍筋用六肢二級直徑為14mm的箍筋。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9
到8點的時候,揣摩著要不要起床吃飯,反正下雨,工地是不用去了,起與不起還打架激烈的時候州哥打電話說今天項目部要對46號樓進行工程驗收,說是用人很多,讓我過去幫個忙。其實我還真不知道工程驗收是怎么一會事兒,起床、吃飯外加些許期待~~~
到了工地才知道,工程驗收就是檢查工程質量的,就我所在工地的房屋來說,就是看看墻體的垂直度、平整度、角度偏差以及房屋的方正情況、樓層凈高等等,可能是項目部的工作人員覺得我個頭比較小,竟然給了我一把內外直角檢測尺,所有檢測工具中最輕巧的,于是,今天一整天的工作就是測量房屋墻體直角的角度偏差并做好標記了,尺子很人性化、很好用,沒用過的可以百度一下。
土木工程檢測實習日記10
由于昨天在工程驗收的時候一不小心說到在學校只學理論知識,現場的工具基本上都不會用,那資料員小鄭就表示在我實習期間讓我把工程上要用到的基本工具都讓我試一遍,這下好了,今天州哥讓我跟著工人師傅到43號樓看打50線,因為打50線要用到激光安平儀。
見到激光安平儀后才發現,原理和水準儀等都差不多,只是個頭小了點兒而已,就不到70cm高,高度一次調好,主要工作就是完成調平工作,之后儀器打出一道紅外水平線,直接沿著水平線打墨就可以了,動過手之后覺得這玩意兒科技含量的確很高,但是使用倒是一點兒都不麻煩。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2
7月15日 上午 有雨 下午 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六天。今天上午一直下著小雨,沒有辦法下工地了,所以就學習了一下圖紙。這些圖紙一般按專業類別可分為建筑、結構、電。暖5、水五個部分。每一份的圖紙又由目錄,設計說明,各種圖紙和修改通知組成。設計總說明是圖紙設計進行的必要說明。如:建筑設計總說明中有:設計依據,工程概況,各個分項工程的做法(墻體、樓地面、頂棚、屋面、室外工程、門窗、油漆等做法和一些必要的說明門窗表等)。建筑部分圖紙主要有平、立、剖、面組成。結構部分圖紙主要有基礎,柱網,各層結構以及屋面平面圖,梁板配筋圖,屋面層配筋圖,樓梯等等大樣圖組成。排水系統圖一般在底層給水排水平面圖中找出與之對應的系統,然后按各個系統看出與該系統相連的立管位置。再找出各樓層給水排水平面圖中該立管的位置,一次按水池、地漏、衛生器具、連接管、橫支管、立管的順序識讀。
7月16日 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七天。今天的工作依然是放線。所以我了解了一下我們樓的結構,我們這幾棟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同時外墻為保溫墻。框架—剪力墻結構也稱框剪結構,在高層建筑中為了提高房屋結構的抗側力剛度在其中設置的鋼筋混凝土墻稱為“剪力墻”,剪力墻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個房屋的抗剪強度和剛度,墻體同時也作為維護及房間分隔構件。剪力墻結構中,由鋼筋混凝土墻體承受全部水平和豎向荷載,剪力墻沿橫向縱向正交布置,它剛度大,空間整體性好抗震性好,而且可以使房間不露梁柱,整齊美觀。保溫墻指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粘結、機械錨固、粘貼+機械錨固、噴涂、澆注等),把導熱系數較低(即保溫隔熱效果較好)的絕熱材料與建筑物墻體固定一體,增加墻體的平均熱阻值,從而達到保溫或隔熱效果的一種工程做法。它的一個缺點就是容易出現裂縫。
7月17日 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八天。今天我們做了引樁。學習并掌握了引樁的方法與作用,引樁是恢復軸線位置的方法 由于在開挖基槽時,角樁和中心樁要被挖掉,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復各軸線位置,應把各軸線延長到基槽外安全地點,并做好標志。其方法有設置軸線控制樁, 軸線控制樁設置在基槽外,基礎軸線的延長線上,作為開槽后,各施工階段恢復軸線的依據。軸線控制樁一般設置在基槽外2~4m處,打下木樁,樁頂釘上小釘,準確標出軸線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樁。如附近有建筑物,亦可把軸線投測到建筑物上,用紅漆作出標志,以代替軸線控制樁。
7月18日 上午 晴 下午 有雨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九天。今天我們的工作主要還是放線,目前我們先放的是1號、2號、5號、6號樓的,這倆天放線放得全身的酸痛。上午九點多的時候本來剛彈完了線可以找個避蔭的地方休息一會兒,項目部的人員居然叫我們倆個人到項目部去彈出停車位線(這不是份內的事),心里非常不情愿的,去了之后發現他們本來就有墨斗,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彈出來,在他們的指手畫腳下我們倆彈出了停車位線,想起了司機師傅的話,一定要忍。下午在劃線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不確定是否還有水平儀在另一個槽里,我們的技術員說要看看,我當時客氣的說了一句;我去吧。唉!他毫不猶豫的說:行,那你去吧。我沒有辦法了,只好冒著大雨去看收儀器。這時候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同學、朋友……也許在今后參加工作之后要遇到更大的挫折,但是我想我一定要堅持。
7月19日 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天。今天在我空閑之余我看了鋼筋工人的綁扎鋼筋,了解到綁扎鋼筋的流程一般是先固定一側的水平鋼筋,將兩端頭的柱位置和垂直度控制好,再將豎向鋼筋按畫好的間距一一對應放置,再放置另一側水平鋼筋,綁扎相交點,掛拉鉤和保護層。注意事項有:1。是否按圖施工,綁扎成型的鋼筋骨架,直徑,品種,數量,間距,形狀是否正確。2。綁扎成型的骨架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偏差是否超過規定,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構造筋是否符合構造要求。3。錨固長度,箍筋加密區及加密間距是否符合要求。4。鋼筋接頭:綁扎搭接,搭接長度,接頭位置數量是否符合要求;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外觀質量,取樣力學性能試驗是否達到要求,接頭位置數量是否符合要求。為了熟悉配筋圖和更多的了解鋼筋,我拿著配筋圖的`圖紙,和鋼筋工綁扎的鋼筋一一對應查看,發現了多處錯誤,有的是鋼筋型號錯誤,有的是剪力墻柱的形狀,當我把錯誤告訴負責人時,發現他和鋼筋工的眼神不對勁的看著我,因為他們又得拆除重新綁扎……難道這么多的錯誤與這么大誤差將來就帶進了整棟樓。
7月20日 晴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十一天。今天和技術員一起完成了定軸線。首先先把水準儀在其中一個引樁控制點的位置架好調平,然后另一個人在另一個引樁的控制點哪紅藍色鉛筆的筆頭在釘子上點好,技術員通過調整水準儀找到筆頭,固定好鏡頭。然后再下到槽里面,首先通過通過上下調節水準儀鏡頭,先大概的固定其中一個木樁,然后在木樁上準確的釘上釘子(注意釘子不要釘到底),這樣在最外邊的軸線上類似的找到幾個點,最后在各個木杖的釘子上拴上白線,這樣就定出了其中一條軸線,再通過排尺確定出其他軸線。理論上沒有什么難理解的,可是到實際操作中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例如,當時控制點的環境不好,儀器老化不好用,再加上酷熱的天氣。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克服。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3
今天工地上開始布筋,主要布單樁和兩樁承臺的鋼筋,各種形狀的鋼筋在基坑附近的場地預制好以后用塔釣釣到施工現場進行綁扎。單樁承臺的鋼筋是做成一個鋼筋籠,里面的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都是做成箍筋的形狀,然后把這些鋼筋做成一個鋼筋籠,因為單樁承臺地面是正方形的所以兩個方向的受力一樣,所以可以做成雙向對稱的鋼筋籠。這和我們上個學期所學的《基礎工程》的承臺配筋設計有較大的'區別,我們所設計的承臺只在承臺的低部配受力鋼筋沒有配其他的鋼筋,而在實際中卻不是這樣的。實際中為了承臺更好的受力還要配一些輔助的鋼筋。兩樁承臺也是做成鋼筋籠,但并不是像單樁承臺那樣都是有箍筋做成的,因為兩樁承臺是一個長方體兩個方向的受力不一樣所以配不一樣的鋼筋,長方向用較大的鋼筋,短方向的受力鋼筋直接用箍筋代替。所以箍筋用六肢二級直徑為14mm的箍筋。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4
20xx年x月14日
實習內容:今天是工程測量實習的第三天,今天我就進入最后一天的控制點的實習。主要就是進行水準測量。所謂的水準測量就是進行高程的測量。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就利用的是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也因此,我們設置控制點的位置進行水準測量。但是,后來發現誤差很大,因為我們在進行水準測量的時候,要和好的控制精度。同時高程的閉合差要在限差的范圍之內。不過我們在測量完后,進行數據處理的時候,就發現了沒有辦法閉合,而且閉合差超過限差。因此我們就不用低精度的水準儀進行測量,而是改成了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提高了測量的精度以及測量的速度。這一次測量完后,我進行了閉合差的計算,以及與限差的比對,后來發現這次測量的的結果符合限差的要求。之后,我也進行了控制點的全部數據的計算,發現全部滿足限差的要求。可以在之后的今天進行碎步點的測量以及對地形圖的'展繪等等工作。
心得體會:今天是我們工程測量實習的第三天,我們主要就是繼續進行控制點的測量,其中包括了水準測量,當然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碰到了之前碰到的問題,我們在測量的時候,沒有太細心,所以導致誤差比較大,而且是高程沒有辦法閉合,導致了,我們所得到的數據沒有辦法利用,而是重新繼續測量,并且這次要提高測量的精度,令其要在高程閉合差之內。也因此,我們采取了全站儀的方法進行測量,從而得到了比較精確的結果。可見全站儀的精確度要比水準儀的要高。而且我也要清楚到,水準測量與三角高程測量的差別,兩者并不是完全等同,他們有各自的差別,而且三角高程測量存在的誤差比較大。所以即使我們不用全站儀,也要利用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盡量避免三角高程測量。注意這些種種的原因,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提高整個測回的精確度,提高我們的測量速度,以及較少無用功的出現等等。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5
今天來第一天來到實習工地,心情非常激動。上午先到****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部報道,與負責人事工作人員溝通后,被安排前往實習工地。
實習工地位于**市**區***路以南,**路以東。工程名稱為“**·**(**路 ** 號改造工程),是**市 20xx 年眾多“兩改工程項目。共有 5 棟住宅,兩層網點和車庫。總建筑面積 47473。17 ㎡,其中廉租房總面積為 1334。24 平方米。
工地現場狀況如右側平面布置圖所示。 1# 為27 層、2# 為25 層高層建筑, 工地 3 ~5# 為6 層多層建筑,共有塔吊兩臺,卸料平臺一個。現場情況是1#2# 樓正在進行基礎施工,3 ~5# 樓還沒開始施工。南側場地卸有土方和鋼筋加工區域。
****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做為監理公司,負責相關工作。“監理是為實施承包合同,由業主組建或選擇監理工程師單位依據合同對承包商的生產(進度、質量和投資)進行監督和管理工作。
此次實習前往實習的項目部設置土建、電氣水暖通、投資控制、信息合同、安全監理組,另設一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負責現場工作。由于人員調動和工作兼任問題,項目部共有組 5 名成員,負責相關工作。
項目部總監代表向各位同事對我進行了介紹,并讓我以后跟隨土建監理去現場進行工作,在項目部里負責一些資料整理的工作和一些雜務。我頓時感覺有一份責任在身上,第一天在項目部了解了現場情況,熟悉工作環境,今后按照規定的.時間上下班。
實習就這樣開始了。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 篇6
今天工地上不再做防水層,所以就根據所看到的學習一些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的一些規定和要求,具體如下:
① 涂料涂刷前應先在基面上涂一層與涂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② 涂膜應多遍完成。涂刷應待前遍涂層干燥成膜后進行。 ③ 每遍涂刷應交替改變涂層的涂刷方向,同層涂膜的先后搭接寬度宜為30~50mm。
④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縫應注意保護,搭接接縫寬度應大于100mm,接除前應將其甩在表面處理干凈。
⑤ 涂刷程序應先做轉角處穿墻管道,變形縫等部位的涂料加強層后進行大面積涂刷。
⑥ 涂料防水層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mm,上下層接縫應錯1/3副寬。
⑦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涂層面積每100平方米抽查一處,每處10平方米且不得少于3處。
⑧ 保護層要求與卷材防水層一樣。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相關文章:
土木工程的實習日記12-18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11-24
土木工程的實習日記10-11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06-20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日記12-16
土木工程實踐實習日記08-03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道路08-03
土木工程實習日記放線08-03
土木工程定崗實習日記08-03
土木工程暑期實習日記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