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精選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的粵暉園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1
我的家鄉在魚米之鄉的道滘,道滘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園林叫粵暉園,園內有樓館、涼亭、水榭、曲廊、石橋、假山等一百零八個園林景點。這里的建筑富麗堂皇,景色優美動人,是一個旅游的好地方。
走進粵暉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門了,它高十七米,長三十九點六米,看上去富麗堂皇,氣勢雄偉。跨進大門,就會看到一塊名叫“百蝠暉春”的巨型磚雕,磚雕高9米,長35米,寓意“九五至尊”,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磚雕藝術巨作,經過精雕細刻,氣勢磅薄,被列入了吉尼斯紀錄大全。磚雕上面還刻著嶺南人民各種的生活場景,如摘荔枝、賽龍舟、做粽子等,充分展示了水鄉人民的風土人情。
穿過磚雕,就會來到一個美麗的荷花池,池中間有亭臺、樓閣,古色古香,具有嶺南特色。水池里的水碧綠碧綠的,水面上開著各種各樣的荷花,有的潔白如玉,有的烈紅似火,還的茄紫如梅,姿態各異,爭取奇斗艷,好像在邀請游人給它們拍照呢。這些荷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讓人陶醉。荷花下是像大圓盤一樣的荷葉,荷葉綠的那么可愛,上面還有幾只小青蛙呢,引得游人紛紛停下腳步駐足觀看!
繞過荷花池,就來到了一座假山下。假山上的水順流而下,形成了兩條瀑布,好像兩條白色的.絲綢從山上落下來。山上長著許多植物,大到咸豐草,小到水芹,還有各種喊不出名字的水草,它們長得十分茂盛,仿佛給假山披上了一件綠色的外衣,美麗極了。
最后我們來到了曲廊,曲廊兩旁擺設著許多珍貴的奇石。這些石頭千姿百態,有的像駝著背的老人,有的像連綿起伏的山峰,有的像甩起鼻子的大象,還有的像展翅飛翔的雄鷹......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粵暉園很大,講都講不完,說也說不盡,著名的還有狀元坊、南蘩樓、戲曲博物館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來游覽一番哦!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2
東莞的粵暉園景色優美,是一個游玩的絕佳去處。
下了車,站在馬路邊朝粵暉園的方向望過去,只見一座雄偉的建筑拔地而起,好不壯觀!我飛也似的穿過金水橋,在這個東正門前停下。首先看到的就是十幾根頂天立地般的撐著屋頂的紅木柱子。我估摸了一下,至少也有十米高!順著柱子望向天花板,上面布滿了復雜的雕花,看得人眼花瞭亂。繼續往上看向房頂,它分為兩層:上面一層短一些,下面一層更長。在屋脊的檐角上還各有九只神獸。
穿過東正門,你的眼球就會瞬間被一個巨大的石壁吸引。它分成了三部分:中間部分有一只大大的蝙蝠,它旁邊還圍繞著四只小蝙蝠;左邊的部分中有六只鹿,有的站著,有的.趴著;右邊部分中的九只鶴也是形態各異。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呢?我看了它關于它的介紹,發現:原來,這個石壁的名字叫《百蝠暉春》,而且,它不是石壁,而是“照壁”,以前,照壁是用來防窺視的,后來,照壁慢慢地被賦予了驅邪的作用。相傳,鬼如果闖進了別人家里,就會被照壁上自己的影子嚇跑。哈哈,真好玩!
一路兜兜轉轉,就來到了荷花池。荷花池很大,被荷曲橋一分為二。現在已是盛夏,荷花開得格外嬌艷。望著這滿池荷花,我忍不住吟起了楊萬里的那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粵暉園中到處有美麗的景色,希望你能有機會細細游賞。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3
朋友,你去過粵暉園嗎?您如果去一趟就會感到,粵暉園真美麗。粵暉園是一座嶺南文化大觀園。與北京的皇家園林、蘇州的江南園林并稱中國古典園林三大體系。粵暉園是嶺南園林的代表杰作,是全國最大的私家園林。含有樓館、亭臺、水榭、曲廊、石橋、假山等108個園林景點,蘊含著清雅別致的嶺南古建筑風格,掩映于青翠欲滴的古樹名木之間,曲徑通幽,步移景異。粵暉園不僅是一座景色秀麗的嶺南園林,也是一處集嶺南民俗風情、嶺南古建筑藝術、園林藝術、雕刻藝術、戲曲藝術、珍藏藝術于一體的珍貴的文化寶地。
一到粵暉園,一座仿明皇宮建筑格局設計,有著獨特的“南風北格”的建筑風格的大門映入眼簾那就是粵暉園的東正門。
東正門的正前方,是一座長50米,高9米的巨型石雕。寓意“九五之尊”石雕上刻著許多使人眼花繚亂的圖案。有各式各樣的花,草。還有許多我說不出名字的圖案。
繞過巨型石雕,你會看見一條長廊,這條長廊長0.7公里。枝葉繁茂的樹木靜靜的立在長廊兩旁,青青的草坪,潺潺的流水,叢叢簇簇紅黃相間的花朵,使人感到恬靜、舒暢。最“靚”的還不是長廊,而是“南韻館,一座極具嶺南建筑風格的中型歌院,也是一座戲院,戲院的一樓是觀看處,能容納1000人同時關看。二樓為東莞粵劇博物館,上面有許多關于戲劇的服裝,頭飾。還有許多有關戲劇的歷史。
在南韻館的'旁邊是碧如玉的歸水橋,橋把印月湖和無香湖分隔于東西。空中俯瞰似一朵碩大美麗的怒放蓮花,盛開于兩湖中間。其風格飽蘸嶺南之秀,包容江南之雅,兼具北方之俊。湖水清澈透明,放眼望去,水的顏色由淺處的天藍色,變為較深處的墨綠色。蔚藍的天空,郁暉郁蔥蔥的樹木,水中的魚兒,真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粵暉園的景色真是說不盡,游也游不完!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4
古色古香的粵暉園,有長50米高9米,破吉尼斯紀錄的百蝠暉春;收藏多件奇珍異寶的蘩樓;采用清朝皇家比例設計的五元坊……其中,內外都具有個性特色的南韻館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踏上那寓意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的青云磚,走過那世界最長、可跟北京頤和園媲美的長廊,繞過那有三個方向、舉世無雙的三思橋,就會來到遠近聞名的南韻館了。
南韻館是一座極具嶺南建筑風格的中型歌劇院,既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又與整個粵暉園融為一體,可稱得上是富麗堂皇、美輪美奐。南韻館分為兩層:底層是歌劇院,正面有一個大舞臺,演出時的音響效果非常好,燈光的配合也非常恰當,臺下有三百多張長椅,能容納1000多人同時觀看表演。南韻館底層可以讓粵劇或歌唱愛好者一展歌喉。二層是東莞粵劇、曲藝博物館,館內有著名演員的照片,還展示他們不同年齡穿過的劇服和戴過的頭飾,以及劇中造型逼真的道具,如金光閃閃的頭冠、別具一格的鞋子、華麗堂皇的衣服、古樸古素的官帽、小巧玲瓏的杯子、獨具匠心的古典樂器等。
透過歷代名人的'劇照,讓我們了解到粵劇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著名粵劇演員的輝煌成就。如紅線女,馬師曾,還有道滘鎮南城村出身的粵藝名人何非凡,他的一個劇場共演了365天,入場人數天天爆滿。我最崇拜的是粵劇名伶紅線女。她在藝術上,繼承粵劇傳統唱腔,又吸收其他劇種乃至曲藝,西洋聲樂的演唱技巧,形成獨樹一幟的“女腔”。其唱腔聲圓腔滿,貫注始終,故有“龍頭鳳尾”之稱,是當代粵劇舞臺上流傳最廣的唱腔流派。1957年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古典音樂比賽金質獎章;曾多次出國訪問演出。館內還介紹了粵劇的化妝分類,分為生、旦、凈、丑。據說道滘鎮已有660多年的粵劇歷史了。在近幾年的粵劇事業創作中,《生死簽》榮獲“網評”金獎,還得到了具有較高水準的評價。最值得光榮和慶賀的是,道滘鎮與麻涌鎮已被國家評為中國曲藝之鄉、民間文化之鄉。
我想,“北游頤和園,南游粵暉園”這句話是家喻戶曉了吧!在南韻館,每天粵韻飄繞。到南韻館可以唱遍天下,看盡名人,觀賞名服。你也來看看吧!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5
游過精工細琢的百蝠暉春,穿過曲折蜿蜒的繞翠廊,賞過造型獨一無二的三思橋,便來到了東莞粵劇博物館——南韻館。
南韻館真是一座極具嶺南建筑風格的歌劇院啊!它灰色的圍墻襯著棕褐色的屋頂和窗戶,使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再在屋檐下掛起通紅的燈籠,別有一番風味。走進南韻館,一陣古色古香的氣息迎面撲來。它的外形也很特別,飛檐翹角,周圍種上奇花異草,叫人嘆為觀止。南韻館右側為頤樂廣場,廣場遍植古木紅棉,周邊設躺椅及各類娛樂設施。
南韻館真是一座粵劇界名人的'紀念碑啊!走進南韻館,一排似屏風樣子的東西上,記載著許多粵劇界名人有關資料,如:簡介、有哪些成名作品、照片……里邊的名人可多了:馬師曾、廖俠懷、桂名楊、紅線女、何非凡……就連拿到粵劇“梅花獎”的丁凡、曹秀琴、馮剛毅等著名粵劇演員都在這里留影。還有粵劇的道具:各類華麗的男女戲服、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呂布的方天戟、鋪滿珠子金鉆的頭飾,帶鐵圈的假胡須……讓人目不暇接。
南韻館,真是粵劇展示的大舞臺啊!坐在南韻館欣賞一曲精彩的粵劇,那才叫真正來過粵暉園。聽著悠揚悅耳的粵劇,隨著劇情,你或許會熱淚盈眶;或許會滿心喜悅。賞南音粵韻,感受粵劇的博大精深,深不可測,亦是人生之一大快事。
南韻館,作為東莞粵劇博物館,它承載著弘揚粵劇文化的任務,讓人們喜愛上粵劇,愛聽、愛唱粵劇;同時,南韻館也是熱愛粵劇,迷戀粵劇的粵劇迷歡聚一堂、切磋唱功的大基地。
南韻館,一座為粵劇而蓋的建筑物。它里面的東西,無一不是與粵劇息息相關的。無論是戲服、樂器、劇本,還是那粵劇界名人簡介,粵劇技巧和那巨型舞臺,都與粵劇脫不了關系。可以說,南韻館是為粵劇而生的。
粵劇逐漸被現代人所淡忘,南韻館的落成,就是讓人們記住粵劇,培養新的粵劇精兵,防止粵劇失傳,讓粵劇永留人間,直到永遠。
粵劇是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它能倡導文明。南韻館,它弘揚了道滘這個曲藝之鄉的粵劇文化,給了年輕一代憧憬與向往!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6
一天,我、弟弟,爸爸媽媽一起去粵暉園玩。
到了粵暉園,我們首先就去了右腦養生苑,那里可真是養生的地方,四處都是古典的樓房,旁邊有許多花草,還有許多小鳥在歡樂地歌唱,真是鳥語花香!
接著,我們去了一個長廊,這個長廊上有許多珍貴的奇石,這些石頭千姿百態,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駱駝,還有的像聳立的高峰------我看了這些石頭心里想:這些石頭是天然形成的嗎?真漂亮!這時,媽媽說:“這些石頭有的摸起來凹凸不平,有的摸起來很滑。“我說:“是呀。”突然,我看見了一個形狀很像土豆的石頭,它不光形狀很像土豆,顏色也很像,也像土豆一樣坑坑洼洼,我高興地對他們說:“快來看呀!這里有一個和土豆一模一樣的大石頭!”他們走過來說“真像!”媽媽又對我說:“你把手放在這個石頭上面,假裝吃土豆的樣子,我來給你照相。”我高興地回答說:“好呀!”接著我就假裝吃土豆的樣子。
然后,我們又去了另一個長廊。那個長廊和上一個長廊不一樣的是,上一個長廊是石頭,而這個長廊上搬的`卻是幾百年前的樹在水里變成玉的樹樁。用手摸那玉,冰涼冰涼的,很光滑,讓人感到很舒服。
后來我們又去了蘩樓,蘩樓里有許多黑色的小魚,我們正好帶了一些餅干,我們就把餅干屑揚水池里,發現不遠處有一群魚爭先恐后地游來了,它們一看見餅干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看起來似乎它們好久沒吃東西了。
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去了荷花池,我說:|這里的荷花真美呀,要是能摘一朵就好了。“媽媽開心地說:“可以呀,這里蓮蓬還能吃呢!”我驚訝地說:“真的嗎?可那么遠該怎么摘呀?”爸爸說:“可以用你弟弟的傘來勾呀。”說著,他從包里拿出弟弟的傘來勾,一勾,就勾到了好幾根。我和弟弟一拿到蓮蓬,就馬上跑回那個水池,把蓮蓬搞碎了給那些小黑魚吃。這大人來叫我們了,我們就干脆把整個都給扔了下去,我回頭看了看,發現還一條都把身子鉆到里面去吃了呢。
在粵暉園真好玩,要是能天天在這里玩就好了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7
人們都說,“北游頤和園,南游粵暉園。”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終于可以觀賞一下這個全國最大最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古典私家園林——粵暉園。
今天,我們來的目的是參加在南韻館舉行“世界博物館日之東莞粵劇博物館成立一周年暨‘粵暉園’杯全市粵曲曲藝私伙局大比拼啟動儀式。”
到了南韻館,首先,它給我的印象是那樣神秘,那樣嚴肅。趁儀式還沒有開始,我們的“導游”——學校的副校長葉兆源說要帶領我們參觀南韻館,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欣喜若狂。我們可以看到粵劇表演的一些道具。那五彩繽紛的.衣服,銀光閃閃的頭飾,還有粵劇表演化妝的步驟等等。走了一會兒,我也不知怎的,我的腳不由自主地停下來。這是因為我看到一個人如花似玉的女人,我心想:這個女人到底是誰呢?也許校長看到我迷惑不解的樣子,就停下來說,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紅線女了。我想:紅線女不但人美,而且音甜,真是十全十美。到了二樓,那種氣氛更加嚴肅了,使我也不敢笑了。在這里,我了解到粵劇的歷史。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嘉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明末清初,弋陽腔、昆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廣東本地戲班演出的聲腔受這些外來聲腔的影響很大,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被稱為"廣腔",從現在粵劇的音樂中還可以看出弋陽腔和昆腔的痕跡。清代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戲,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動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間外省戲班來粵者甚眾、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豐富的養份,藝術日臻成熟,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昆山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為基本唱調。同時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陽腔、廣腔,并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此時的本地班已經與外江班“判然迥殊”,進而逐漸形成粵劇。
時間像箭一樣過得飛快,儀式就要開始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原本寂靜的粵暉園也因此變得熱鬧起來!鞭炮聲過后,大舞臺上出現一男一女在對唱粵劇。那個女的輕輕細步的出來,然后,那個男的就大踏步出來。男的聲音雄壯,女的清脆,實在太美妙了。連原本對粵劇充耳不聞的我,現在都產生濃厚的興趣了。
啊!南韻館,我愛你!同時,我也愛你,粵暉園……
啊!我很高興參加這次于粵暉園文化之旅!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 8
現在人們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北游頤和園,南游粵暉園。這話早已眾所皆知,家喻戶曉。這句話當然不是浪得虛名,我們東莞粵暉園的確可以和北京頤和園相媲美,粵暉園稱得上是全國最大最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古典私家園林。今天,我終于能與同學們親身游賞了粵暉園。
粵暉園里面建有六大美景:東正門,金碧輝煌,仿佛一座皇宮;百蝠暉春,每一處都是精雕細鏤,圖案更是玲瓏剔透,精美絕倫,真稱得上是鎮園之寶;歸水橋,猶如一朵湖上蓮花,在湖中間美麗的怒放;蘩文館,壯觀動人;南韻館,是一座極具嶺南建筑風格的中型歌劇院,是大眾粵劇迷的聚集地;五元坊,古樸典雅。這里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贊不絕口,一個字:“神!”
粵暉園的每一處景色都讓人喜歡,讓人難以淡忘。而南韻館更深深地把我迷住,使我不能抽離它。南韻館,是一座粵劇博物館。當我第一步踏進劇院時,就覺得它富麗堂皇、構造奇特。館內左右兩側擺設著屏風,而每一個屏風上都貼有各個名人的照片和簡介,有著名的粵劇演員:馬師曾,吳楚凡,紅線女……在這么多的著名演員中,我就最喜歡紅線女。她是東莞開平縣人,原名叫鄺健廉。十三歲就跟舅母學戲,初以小燕紅藝名登臺。1942年,她參加馬師曾劇團在廣西內地演出,才逐漸成名。她還是個著名粵劇藝術家。她在粵劇界存那個“女腔”的別名,還故有“龍頭風尾”之稱。她還在1957那年獲過古典音樂比賽的金質獎章。我們道滘被評為“曲藝之鄉”,男女老少都非常熱愛粵曲藝術,粵曲班、曲藝社遍布全鎮。特別是我們自創的一個劇目“生死簽”,在全國曲藝匯演中一舉獲得金質獎,為我們道滘的曲藝事業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劇院中還有20多排井然有序的紅木長椅子,能容納1000多人。在劇院的二樓擺放著各種文物,據說粵暉園內共有300余件珍貴文物,其中價值連城的為數也不少!南韻館里展示最多的是著名粵劇演員穿過的美倫美奐的戲服,金光閃閃的鳳冠,逼真的道具。觀賞精美的文物后,我們還逗留在館內,欣賞精彩的——東莞市“粵暉園”私伙局粵曲大比拼。臺上的演員們正為我們唱著娓娓動聽的粵曲,他們把那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生機勃勃,現場的氣氛異常熱烈。最特別是那男演員,他的聲音非常宏亮,不用麥克風都勝過主持人呢!還有那女演員,演出時既大方,但稍有些少女的羞澀,他們簡直就是大師級的水準。
粵暉園內景色美不勝收,真值得大家暢游一番,觀賞后一定會讓你滿載而歸,給你們留下最難忘的回憶。
【美麗的粵暉園作文】相關文章:
清暉園作文09-18
游清暉園作文08-04
游順德的清暉園作文08-15
(推薦)游清暉園作文10-24
(熱門)清暉園作文13篇10-11
清暉園導游詞范文02-06
《粵王臺懷古》原文03-01
學習石雪暉先進事跡01-12
美麗的園博園作文11-05
助老“金暉行動”心得體會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