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勵志演講稿模板集合5篇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勵志演講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勵志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沒有了對手和較量,沒有了危機和競爭,任何事物都會因松懈而倦怠,從而走向頹廢甚至滅亡。關于這個警句的故事很耐人尋味:一個參加過二戰的英國老兵去日本旅游,看到3個日本孩子在玩一種叫“生存”的游戲,一張一張卡片上分別有虎、狼、狗、羊、雞、獵人等圖案,三個孩子各執一副。游戲規則是:虎能通吃,但兩個獵人可以打死一只虎;一個獵人可以打死一只狼,但兩只狼可以吃掉一個獵人;虎和狼都被消滅后,一只羊能吃掉一只狗。他大惑不解,怎么會有這樣的邏輯?日本孩子的回答是:“虎和狼都沒了,狗就會處在放松狀態,這時,不但羊能吃掉它,兩只雞也能將它消滅。沒有了對手和較量,沒有了危機和競爭,任何事物都會因松懈而倦怠,從而走向頹廢甚至滅亡——我們的教科書上就是這么寫的!”
同學們,多么發人深思、催人警醒啊!正是有了危機和競爭意識,日本,這個資源極度貧乏、人口眾多的島國,才會在二戰的廢墟上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競爭,是一種精神。每當我們看到體育場上運動健將們奮力拼搏的時候,我們無不為之感動,為之振臂高呼。使我們為之感動,為之高呼的是運動員勇往直前、不甘落后的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體育將失去其真正的意義。同樣,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將變得毫無生氣。有了競爭意識,人才會有頑強的生命力。龜兔第一次賽跑,由于兔子驕傲自滿而慘遭失敗,而在第二次賽跑時它能急起直追,終于反敗為勝。因此,可以這么說,兔子的失敗,是因為沒有競爭;兔子反敗為勝,是因為有了競爭。
競爭,是一種動力,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如果沒有競爭,社會就會停滯不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會提高。幾百年前,愛迪生發明了有線電話,本世紀初美國推出了無線電話,改為民用時又推出了模擬電話,俗稱大哥大,后來摩托羅拉、愛立信、飛利浦等公司爭相推出數字電話,在短短的幾年里,大哥大的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齊全,價格越來越便宜,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競爭,有了競爭,才有社會的迅猛發展。
競爭,還是一種生存本領。在社會上,競爭就好像一位鐵面無私的裁判,他永遠遵守這樣一條游戲規則:優秀隊員,將受到百般寵愛;末流隊員,將被罰出場外。在深圳的人才市場,高競爭之長者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且收入高;而低學歷、又無特長者,找工作十分困難,偶爾運氣好,但也只是些收入低、不太穩定的工作。蕓蕓眾生,適者生存。因此,為了生存,為了社會的需要,我們必須學會競爭!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說過一句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俗話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也就是這個道理。同學們,我們將要跨入的是一個充滿挑戰和競爭的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將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為了生存我們必須和對手競爭;為了提高生命價值我們必須不斷奮斗。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意識,必須學會競爭!在學校里,我們競爭什么呢?爭創文明班,爭當“三好”學生,今天的每一節課,每一次作業,每一次運動都是我們學習競爭、檢驗自己能力的好機會。比一比,哪個同學的紅花多;比一比,哪個班的紅旗多;在競爭中,我們的收獲會很多很多……當太陽出來的時候,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就開始奔跑,獅子知道,如果它跑不過最慢的羚羊就會餓死;羚羊也知道,如果它跑不過最快的獅子就會被吃掉。同學們,當我們長大,當我們進入全球化的社會,我們面對的競爭和挑戰是嚴峻的。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學習競爭的規則。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所淘汰!我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學科學,學文化,一句話: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細,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長于思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正如馬克思所說:"在科學的征途上,是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勞苦、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同學們,搏擊長空的小雄鷹們,未來的天空是陽光雨露和風霜雨雪組成的,讓我們在競爭中練就一對強勁有力的翅膀,讓我們在未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勵志演講稿 篇2
大家好:
失望是什么?我們是否逃避了就沒有了失望?希望是什么,難道就那樣遙遠?擺脫冬天最后一層冰雪的桎梏,春天再次開啟四季的輪回之門;擺脫蛹中的最后一次掙扎,終于破繭為蝶。事物的聯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說失望無處不在,希望隨后就到來!
生活不是呆板的平面畫,而是立體的雕塑;不是平靜的海底,而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所以說希望總與失望長伴,它們是雙胞胎,他們是人與影子,從不分離。這就是規律,是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失望時,愚昧的人會感傷和嘆息;而明智的人會向上攀登。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遵循規律的人獲得成功,不理它的人宣告又一次沮喪!
我們的意識要有超前性,黎明前的黑暗是給我們更好的期望,我們不可能到了黎明就不迎接明天!失望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會運用失望。年輕人在希望中生活,為什么不呢?人生長河,哪個人是一帆風順?有幾個人又是平步青云?青春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希望是你的錦繡,是你燦爛的前程,挺過了這一秒,迎接你的,也許是另一番天地!我們要有良好的意志,正確的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凡是行百里者,必須經過九十步!
希望在前,我們能不斷向前。我們要相信,這一秒不要失望,我們下一秒就有希望!
是的!在人生中有許多的事情讓人欲哭,甚至欲絕望!比如,被人誤解,友誼破裂……這些事情我們別無選擇地承受!我們哭,我們傷心,那么之后呢?之后是否就把陽光和歡樂拒之門外?別人誤會你了,你難道連自己也不相信?生活有時捉弄人,就像大人逗小孩一樣,搶走孩子手中的糖塊,孩子哭了,大人覺得可笑。其事實上,上帝并不像大人捉弄孩子,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留給了你失望,在前面的不遠處一定就留了希望!堅持下去吧!撥開重霧吧!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
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著像蓋茨、戴爾一樣富有!“一將功成萬骨枯”,在現實世界里,蓋茨、戴爾這樣的幸運兒有幾人?20世紀最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拿破侖。
勵志演講稿 篇3
你看校園里:操場上干干凈凈無紙屑,四周圍綠樹草皮話爛漫,樓房整齊一排排,同學們穿紅著綠好漂亮,外面還有綠水青山來擁抱,誰敢說我們的校園不美嗎啊?可是今天,老師要實話實說:我們的校園里還有美中的不足,還存在著“丑”的東西。
那么這個“丑”到底藏在哪里呢?
我說這個“丑”就藏在一些同學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過教室門口,竟聽到有同學在相互傳唱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什么)讀書苦啊,讀書累,讀書還要繳學費,不如參加X社會,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還有更難聽的,我也不好意思給大家再背下去了。當時,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辦公室,跟老師聊起這樣的事情。老師們在生氣之余告訴我,前些時候還流傳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什么)一年級是小偷二年級是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排成對,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
這是什么話?是怎樣的人編造的?其編造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同學們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思考過嗎?昨天,老師對這些問題,思考了一個晚上,現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對于第一個問題--這是些什么話?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第二個問題--是些怎樣的人胡編亂/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無大志,不愿學習,只貪圖眼前舒服與享受的,又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他們的別有用心又再哪里呢?--他們學壞了,還想讓更多的人也跟著學壞。打個比方,他們已經落水了,快要淹死了,還想多找幾個人下水陪他們一起淹死,這就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么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校園是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園應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地方,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此類不文明語言來玷污我們美麗純潔的校園,毒害小朋友們純潔美麗的心靈,大家說,對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 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人人都來用美麗的語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勵志演講稿 篇4
演講時間:20xx年11月01日
——俞敏洪在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的勵志演講稿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當有人站在這么一個舞臺上,我們很多同學都會羨慕。也會想,也許我去講,會比他講的更好。但是不管站在臺上的同學是面對失敗還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經站在這個舞臺上了。而你,還只是一個旁觀者,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講,不是你有沒有演講才能,而是你敢不敢站在這個舞臺上來。我們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為我們不敢所以沒有去做的。
曾經有這么一個男孩,在大學整整四年沒有談過一次戀愛,沒有參加過一次學生會班級的干部競選活動。這個男孩是誰呢?他就是我。
在大學的時候,難道我不想談戀愛嗎?那為什么沒有呢?因為我首先就把自己看扁了。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個女生,這個女生可能會說,你這頭豬,居然敢追我,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要真出現這種情況,我除了上吊和挖個地洞跳進去,我還能干什么呢?所以這種害怕阻擋了我所有本來應該在大學發生的各種感情上的美好。
其實現在想來,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就沒有喜歡豬的女生呢?就算你被女生拒絕了,那又怎么樣呢?這個世界會因為這件事情就改變了嗎?那種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們說他狂妄,但是一個自卑的人,一定比一個狂妄的人還要更加糟糕。因為狂妄的人也許還能抓到他生活中本來不是他的機會,但是自卑的人永遠會失去本來就屬于他的機會。因為自卑,所以你就會害怕,你害怕失敗,你害怕別人的眼光,你會覺得周圍的人全是抱著諷刺打擊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個本來不應該貶低自己的元素貶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氣,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的門,都被關上了。
當我從北大辭職出來以后,作為一個北大的快要成為教授的老師,馬上換成穿著破軍大衣,拎著漿糊桶,專門到北大里面去貼小廣告的人,我剛開始內心充滿了恐懼,我想這可都是我的學生啊,果不其然學生就過來了。哎俞老師,你在這貼廣告啊。我說,是,我從北大出去自己辦個培訓班,自己貼廣告。學生說,俞老師別著急,我來幫你貼,我突然發現,原來學生并沒有用一種貶低的眼神在看我,學生只是說,俞老師我來幫你貼,而且說,我不光幫你貼,我還在這看著,不讓別人給它蓋上。逐漸我就意識到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懼,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長。 也正是有了這樣慢慢不斷增加的勇氣,我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未來。
回過頭來再想一想,最近這幾天正在全世界非常火爆的我的朋友之一馬云,他就比我偉大很多。馬云跟我有很多相似之處,當然不是長相上相似,大家都知道,這個長相上還是有差距的,他長得比較有特色。
我們倆都高考考了三年,我考進了北大的本科,他考進了杭州師范學院的專科,大家馬上發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如何,我應該顯得比他更加的優秀。但是一個人的優秀并不是因為你考上了北大就優秀了,并不是因為你上了哈佛就優秀了,也并不會因為你長相好看而優秀。一個人真正優秀的特質來自于內心想要變得更加優秀的那種強烈的渴望,和對生命的追求那種火熱的激情。馬云身上這兩條全部存在。
如果說在我們那個時候,馬云能成功,李彥宏能成功,馬化騰能成功,俞敏洪能成功,我們這些人都是來自普通家庭,今天的你擁有的資源和信息比我們那個時候要更加豐富一百倍,你沒有理由不成功。
當我們要有勇氣跨出第一步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克服內心的恐懼,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你往前走的腳步你自己能夠聽見。
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地想一下:我內心現在擁有什么樣的恐懼,我內心現在擁有什么樣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這些東西,我的生命質量是不是受到影響,因為這些東西,我不敢邁出我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我生命之路再也走不遠。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同學們勇敢地對你們的恐懼和勇敢地對別人的眼神,說一聲No!Because I am myself.
勵志演講稿 篇5
大家好! 同學們好!
大家應該已經看出來了,我是一個非常緊張的人,我一上臺就會覺得腦子里面一片空白,然后看到你們,我會想到我讀大學的那段時間,是那種很茫然的時候。
因為種種原因上了一個非常好的學校,但是實際上會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困惑,就是說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想要在未來的日子里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過什么樣的生活,找什么樣的男朋友。然后自己未來的發展應該是怎么樣的,所以我看到你們,我會很強烈地想到我大學的那段時間。我今天回頭想,如果說我希望還可以做什么的話,我會覺得我希望自己實踐更多,然后學更多的東西。因為工作了很多年以后,會有一個感覺就是說,如果你從一張白紙開始,學一些東西,一些道理,一些知識,其實它只是作為一些概念留在我們心里。反而是說你做了一些事情之后,再去回頭想一些東西才會發現它的道理在什么地方,所以對你們,如果有一個建議的話,我會希望大家能夠多去做一些社會的實踐,包括自己喜歡的,比如說工作。因為有一些東西,你今天覺得我可能很喜歡,可是你真去做那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很多很多跟自己不一樣的那種想象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人生在這個階段,我覺得更多的是多去實踐,多去看東西,然后最終會找到一個相對來說更適合自己的未來。這么一個事業也好,生活也好,各方面的東西也好,其實困惑是永遠都會有的,到今天我還是會為很多很多事情覺得困惑。因為每過一個人生階段,你都會對自己有不同的希望,或者說對自己的生活有不同的一個要求吧,然后那時候就會很糾結很糾結,后來我就在想說,其實不要想太多,困惑反而是人生的一個常態,因為你到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新的困惑出來,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去做事情吧。因為我們的人生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不停的在做一些,很細小的事情當中成長的,有些事情你可能都不覺得自己在當中有成長,可是回頭幾年后看過來還是會覺得,不管怎樣都是人生非常美好的一段經歷和財富吧。
其實我有童年陰影,因為我小時候也算是還會自己寫一點東西什么的,然后學校有那種演講比賽,我就上臺去,還是自己寫的東西,5分鐘都不到,我就一片空白。那是全校的一個演講,我就說了5分鐘忘了詞兒,然后就自己下去了,所以那是一個其實挺大的一個陰影吧。發生過好多這樣的事兒,有一次導演協會的頒獎,然后何平導演就說,你來主持。我說我怎么能主持呢,我肯定不能主持。他跟我說了很多遍,他說你不可能不能主持,你是學表演的,你怎么可能不能上臺主持呢,而且是導演協會的那么一個活動,你都認識臺下的人,然后說得我完全沒有力氣反駁。然后我就說好吧好吧,他就給了我很長一段詞,我就拿著背,感覺背了半天就上去了,我總共大概就說了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我就下去了。然后何平導演就在后臺看見我說,徐靜蕾,我以后再也不找你當主持人了。我想我說了你怎么都不相信,我下去就屬于抱頭鼠竄的那種感覺就下去了。其實在演戲的時候,我經過這么多年,電影學院也好,表演也好,其實這個障礙我已經完全克服了,你今天讓我在演戲的時候做任何事情,我都是可以的。只是說我今天不是在演戲,我不是坐在這兒給大家來演場戲的,我是說我自己,我自己哪兒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我覺得你要認清楚,人就不是什么都可以,今天我有我非常擅長的事情,那我就可以有我并不擅長的事情,那又怎么樣呢?
我小時候在北京市少年宮學的是書法,學那個顏真卿,顏體,然后后來又學那個王羲之和米芾,但是是非常不情愿地學的。因為我爸爸是那種非常強勢的家長,然后每天要寫150個字,我如果寫不完的話,爸爸回來就會非常生氣,然后就會很暴怒的那種感覺。到現在,他看著我寫字我手還會抖。因為他是非常嚴厲的一個人,他可能希望把我當一個男孩兒來培養,他是不想我變成那種婆婆媽媽的,一個無所事事的女的。我覺得他有一點兒這種感覺,包括他讓我寫書法的時候,那時候學的都是那個顏體,顏體是很渾厚的那種,蒼勁有力的。像包括有一段時間,我自己十幾歲開始看宋詞,那時候很喜歡看宋詞,就覺得唐詩都是磅礴。然后爸爸就不讓我看,他就說看宋詞讓人感情脆弱,所以這么多年下來我的性格培養得真的不是一個脆弱的人。我的中學是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是朝陽區最好的一個學校,我當時是因為書法保送的,因為以我的成績是上不去那個學校的。所以我是在一個所有人都比我強的環境下長大的,就是都是高材生,學習都特別厲害,然后還有很多很漂亮的女孩兒,就是自己什么都不能說是最差的,但基本上也是中等偏下的那種。
中學時代大家可以回憶一下,那是一個多么陽光燦爛的日子,所以今天人家都說你30幾歲,你會不會想回到20幾歲10幾歲,我說我一點兒都不想回去,這是我發自內心的真心話。因為我覺得我是越大越好,比小時候好太多了,所以讓我回去,我是死活不能回去的。我覺得青春是越長大越好,我的青春開始轉折是什么時候,是我真正找到更多的自信或者說開心,是做導演的時候。做演員的時候我會抱怨,說怎么還不吃飯呢,怎么還不讓我們回家睡覺啊,早上怎么起床那么早啊,還是會有很多這種抱怨。可是做導演的時候就會想怎么又吃飯了,你們怎么老在吃飯,你們怎么又餓了,你們怎么不能早起,就真的是角度完全變不一樣。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從楊白勞到黃世仁的轉變,然后那個時候就覺得因為我真的喜歡做這件事情,所以我才會不覺得有什么苦,或者說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不覺得。我覺得就因為我喜歡,所以我愿意為這件事情(付出),我覺得好玩兒,我不睡覺,我覺得高興。不過相比做導演難還是做演員難,其實是做演員難,最難的一件事就是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演一個古裝戲,然后我怎么也哭不出來,然后那個導演是一個武術指導出身的導演,長得很兇,就是滿臉都齜著胡子那種,然后他就走到我跟前,我覺得他肯定要罵我兩句讓我哭,然后他就突然蹲在我面前,然后開始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他想用這個歌來帶動我的情緒,我一下就樂出來了。后來只能光打雷不下雨了,沒有眼淚。我還有一次演戲是趙寶剛導演的一個戲,也算是我第一個演的電視劇,叫《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有一場戲是我跟我媽媽在講一個很傷心的事情,預演的時候,我一邊念臺詞一邊哭,就是哇哇大哭,然后導演說特別好,預備開拍,一滴眼淚都沒有。所以我覺得演戲其實是挺折磨人的一件事,挺難的一件事情。
我覺得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尤其是你做成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會有人說一些這個那個,當然有些我是完全承認的,而且我覺得我是非常幸運的,就比如說有很多人幫我,那我當然我覺得,我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其實這些努力不是我覺得,我很苦地在努力,而是說我很愛這個東西,所以我不覺得累,別人看我說好像我很努力,但我不覺得那個叫努力。那是我在做一件我愛做的事情。有段時間有人說《我和爸爸》不是我拍的,是葉大鷹導演拍的,然后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姜文拍的,可到今天我已經很少再聽見有人說,哪個不是你拍的或者怎么樣。我覺得是我不去考慮那些東西,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能說是為別人證明自己吧,是向自己證明自己。
我小時候因為都是在電影學院,那個時候其實很受學院派的影響,所以看的東西全都是藝術片,然后也覺得電影就應該是藝術片。可到了后來我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后也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做一個雜志什么之類的,然后我就發現,電影從一個我的,所謂很學術的這么一個東西,變成了一個娛樂品。我在工作完了之后,我晚上愿意看一個開心的電影或者看一個熱鬧的電影,然后我就睡覺了,而不是看一個思考人生的重大問題。那么慢慢地就轉變過來,我覺得每一個創作者肯定他都是會拍他那個階段想拍的電影,比如那時候拍《杜拉拉》的時候,有什么《欲望都市》啊,《穿普拉達的女魔頭》啊,那些戲很火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很愛看這樣的戲,然后我就同時想說我也可以拍那樣的戲,然后我就說試試看,可是當時也碰到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幾乎所有人不相信我能夠拍商業片。我那個叛逆的那個勁兒可能就上來了當時有一個很有名的發行人,說《杜拉拉》這個電影只能賣七八百萬的票房,所以只能用六七百萬來拍。我當時聽了非常生氣,我覺得他不信任我,他瞧不起我,所以當時也找了好多就是商務的贊助,覺得就是說,我不能讓他說中了,憋著一口氣,不能讓他說我不成(功)我就不成(功)。所以當時其實有一點較了這么一口氣,然后我要證明我對于自己的這么一個判斷,就是說,我就是行!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相關文章:
演講稿勵志青春勵志06-20
勵志的演講稿05-25
經典的勵志演講稿08-22
勵志演講稿01-22
勵志的演講稿01-21
勵志演講稿04-21
勵志演講稿06-01
勵志演講稿08-27
勵志演講稿08-25
勵志演講稿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