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和尚》讀后感300字(通用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個和尚》讀后感3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個和尚》讀后感1
今天,我翻開我以前的故事書,不禁看到了四個大大的藍色的字,上面寫著《三個和尚》。我就坐在沙發上讀了起來。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我也有過像三個和尚這樣的情況。
那是我在姑姑家的時候,姑姑讓哥哥領著我和妹妹掃地,結果我們是“敬酒不吃吃罰酒”,自討苦吃啊!事情是這樣的:妹妹說:“我把樓梯上的灰塵和垃圾都掃完了,后面還有兩堆垃圾,留著給你們弄出去啊!”說著就像利劍一樣跑去外面玩了,我看了就對哥哥說:“她去玩了,那我也走了啊!拜拜!”哥哥看我們不順眼,就指著我們的鼻子,說:“你們太不像話了,竟然跑去玩,好吧,那我也去,垃圾就別管了,咱們等著挨吵吧!”說完,哥哥氣沖沖的走了。我們也挨了一頓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三個和尚》讀后感2
你們讀過這個故事嗎?如果沒讀過,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這個故事主要寫了從前有個寺廟,剛開始寺廟里只有一個和尚,自己天天下山挑水喝,不夠喝。后來寺廟里又來了一個和尚,他們倆一起抬水喝,結果誰也不愿意抬多了,水不夠喝。寺廟里又來了一個胖和尚,他們三個推來推去,誰也不挑水了。終于有一天寺廟著火了,大家才下山挑水,及時撲滅了大火,才保住了寺廟。從此以后大家都不敢偷懶了。
我覺得這三個和尚都很懶,誰也不愛多干活,誰也不想吃點虧。
我平時有時候也偷懶,尤其是拉琴的時候,結果到了老師那,我就露餡了,會挨老師的訓斥。看樣做什么事都不能偷懶啊。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樣。
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喝。”這主要就是他們互相推諉,誰都怕吃虧,結果誰都沒得到好處。
在遇到利益沖突的時候,不要不光考慮自己,要知道與人方便,就是與自己方便。
《三個和尚》讀后感3
《三個和尚》是一個經典的故事,它講述了三個和尚由挑水吃、抬水吃到沒水吃后,經過一場大火的歷練,最終每人都自覺分擔打水的任務、共同獲益的故事。
廟里原來只有一個和尚,他每天勤勞工作,挑水吃;后來又來一個和尚后,為公平,兩人抬水吃;再后來,第三個和尚來了,由于大家都怕自己吃虧而不愿多干活,于是就沒水吃了。經過了一場大火,三個和尚共同面對困境,解決了危難,這使他們懂得了只有團結、合作才能解決問題從而共同獲益。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
一、一個人沒靠的,只有自己努力才會有飯吃。
二、兩個人好商量,可以一起分擔一件事。
三、人多了以后,大家想法不一樣,如果都怕自己吃虧而互相推脫,就很難成事。
四、在重大災難面前,人們為了生存會放棄個人私利,團結起來共同克服困難。
五、只有大家團結協作才能共贏未來。
《三個和尚》讀后感4
《三個和尚》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說的就是一個和尚擔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故事雖小,道理頗深。
我本人認為這里有兩個道理。第一就是一個人要有足夠的本領才不會被渴死,在這個故事里就是你自己得會擔水。第二就是要有與人相處的本領,不管是兩個人相處,還是三個人或者是與更多的人相處。這個時候你就得以誠待人,別人才會和你肝膽相照團結一致,這樣才能和睦相處。才不會出現無水喝的局面。
我們不管是在學校還是以后走向社會,這兩種本領缺一不可。如果你自己沒有本領,你就什么也干不成,就連自己的生存也會非常的困難;如果只是你自己的本領很強,卻不會與人相處,那么你就會變得孤單無助,沒有真正的朋友幫你,那也是不行的,因為你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
說以我說:兩種本領一定要具備:一個是自身的本領,另一個就是與人和睦相處的本領。
《三個和尚》讀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篇故事,名字叫《三個和尚》,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在一座山上,有座廟,廟里只有一個小和尚。他每天都要到山腳下去挑水,非常勤勞。有一天,廟里來了一個大和尚,他們兩人一起去挑水。又過了些日子,廟里又來了一位胖和尚。胖和尚好吃懶做,小和尚、大和尚對他都有意見。最后誰也不去挑水了。一場火災把廟宇全燒完了,他們就開始反思自己了。
看完這篇故事,我覺得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班里打掃衛生,如果留下的只有一個人,那他肯定會非常認真地完成。如果留下一群人,那結果就是你推我、我推你,千方百計找借口。我認為這就是“三個和尚”的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我認為是人們的自私,不團結造成的。如果我們做什么事情都以集體利益為重,那么類似的這些事情肯定會圓滿地解決。
讓我們以三個和尚為參照,時刻提醒自己,不做自私自利的人,要做一個顧全大局、團結友愛的好學生!
《三個和尚》讀后感6
前不久,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國童話集》。有一天,我把這本書打開,認真地看了起來。其中有一篇《三個和尚》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
這篇童話的故事大意是這樣的:從前有座廟,廟里前后來了三個和尚。他們不懂得團結,不善于合作。最后三個和尚全被渴死了。讀完這篇童話故事,讓我不由地想起一件往事。那天,我和表姐要完成一幅美術拼圖。在拼的過程中,我和姐姐配合得很好,我負責拿拼圖,姐姐負責拼,我和姐姐分工合作,一人拼一半,最后再把兩半拼圖合并成一張拼圖,不一會兒,一幅精美的《我愛我家》的拼圖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和姐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沖著媽媽大聲地喊道:“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快過來看呀!”媽媽微笑著說:“知道合作的力量了吧!”聽完媽媽的話,我們更加高興了。
是啊!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只有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事實證明,團結合作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三個和尚》讀后感7
《三個和尚》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我覺得這篇課文很有趣,并且很有教育意義。
課文主要內容講的是:在一個寺廟里有一個小和尚,每天自己挑水喝,水缸里的水總是滿的。過了不久,又來了一個小和尚,他倆為挑水的事發生了爭執,誰也不愿挑水,最后只好去抬水。沒過多久,又來了一個老和尚,他們三個互相依賴、寧肯坐著,誰也不愿去挑水。
后來寺廟里著火了,這下三個和尚都慌了,為了要救火,誰也顧不上誰吃虧、誰沾便宜了,都爭著去挑水救火。由于他們團結合作,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起使,大火被撲滅了。看到這里,我真為三個和尚團結合作的精神而高興!
這個簡單有趣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應該克服自私自利的壞思想,從小培養與別人團結、友愛、互相合作、幫助的好思想。
《三個和尚》讀后感8
讀了《三個和尚》的故事,我受益匪淺。
故事是這樣的,廟里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反倒沒水吃。因為一個和尚沒依靠,只能自己挑水吃。又來了一個和尚,兩個和尚斤斤計較,只好抬水喝,這樣才公平。三個和尚在一起就更加自私自利,都不去挑水,后來廟里起了火,無水滅火,只能眼睜睜看著廟化為灰燼。總而言之,寺廟被燒的原因只來自一個叫“自私”的念頭。三個和尚自私自利,不顧集體利益,誰都不愿出一分力、吃一點虧。
只要人人都學會為他人付出,那受益的也將會是你。只有我為人人盡到自己的義務,只要人人都有社會責任感,就必定會換來人人為我的美好愿望。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付出也會有快樂。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情,方便別人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方便,不是嗎?
《三個和尚》讀后感9
今天讀了《三個和尚》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廟,廟里住著三個和尚。小和尚每天都要念經、挑水、敲木魚,日子過得既悠閑又快樂。瘦和尚只管念經,從來不挑水。后來又來了一個胖和尚,胖和尚很怕熱,一進門就和了半缸水,小和尚覺得自己很吃虧,所以沒挑幾次就決定不在挑水了。只讓胖和尚一個人去挑,胖和尚心想又不是我一個人喝水,為什么偏偏讓我一個人去挑水呢?于是胖和尚沒挑幾天,就泄了氣,再也不去挑水了。
從此以后三個和尚就沒有一個人在去挑水了,他們覺得非常渴,但是他們就是死活不肯去挑水,終于有一天,一只老鼠啃斷了燭臺,著了火,三個和尚發現后,驚恐萬分,他們提桶的提桶,拿盆的拿盆……才把火撲滅。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我們一定不要以為吃一點點虧就去斤斤計較,相互抱怨。這樣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小氣。我們應該心胸寬廣一點,團結友愛,同心協力,這樣才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三個和尚》讀后感10
暑假里,我讀了《三個和尚》這篇生動、有趣而又蘊含著深意的兒童故事后,我深深地被這個故事所吸引。
故事是這樣的:從前,山里的寺廟里住著一個小和尚,他每天都很勤勞得到山里的小河里挑水。不久,來了一個瘦高個的和尚,可是誰都不愿吃虧,于是兩人就只能抬水喝。后來又來了一個胖和尚,他們三個相互推賴,誰都不愿去挑水。有一天寺廟著火了,三個和尚才驚慌失措地一起去挑水,齊心協力把火滅了。
一場大火讓三個懶惰的和尚嘗到了不勞動的后果,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做好事情。
這個故事也讓我深深地明白了,做人不能自私,要主動積極地完成每件事情。同時,我是班級這個大集體中的一員,平時應該多幫助同學,團結有愛,有了小矛盾,也不要去斤斤計較,要寬容、友愛。只有相互團結,互幫互助,才能同心同力!
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和懶惰,無意識中成了其中的一個和尚。
【《三個和尚》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個和尚》讀后感06-03
三個和尚教案09-23
三個和尚優秀讀后感作文07-24
“三個和尚”的故事作文04-25
三個和尚讀后感作文550字08-13
三個和尚的故事優秀讀后感想心得感悟06-28
《三個和尚》觀后感03-28
三個和尚新說初中作文12-12
小學音樂《三個和尚》的教學隨筆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