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大賽心得體會
平面設計大賽心得體會1
第九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拉開帷幕,要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具備觀察、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有效搜集信息,并具有對信息進行分析、整合的能力;理解“信息數據可視化”,具備將數據轉化為視覺語言的能力;具有獨特的研究分析視角,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等具體要求,我想借此機會鍛煉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同班級的另外兩名同學合作,完成平面設計。
在比賽之前我們搜集了很多資料,欣賞了一些往年的獲獎作品。最終我們選擇了主題“得失”,我們的作品構思來源于生活中,如今社會的人們不懂得如何正確的面對失敗成功、得失等。讓人們正確的看待一些事物,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生活更加熱愛!作品解析;“成敗”:不要為失敗找借口,而要為成功找方法。正確的看待這些成敗,有益于我們生活的品質。“借口”:隨著世界的多姿多彩,人們的借口也各種各樣;在生活中,我們要多多反思自己,而不是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誠信”: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越來越商業化,商人也變得越來越黑心,以此警示這些商人要有誠信,不能欺騙消費者。這樣社會才更有愛,人與人更和諧,人們生活的更美好!
我相信我們的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自己盡力了,努力了,便不去計較結果,給自己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好。通過這次的比賽,我學到了很多。對于參賽選手而言,比賽賽得不僅僅是專業技能,更考驗的是心理素質。這次平面設計大賽使我對自
己的專業也有了更深認識。在當今這個知識競爭日趨激烈,常識競爭日趨明顯,經驗競爭愈顯珍貴,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金錢觀,人生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是的人們的精神追求和物質享受也發生變化。因此時代越來越信息化。對于我們學習這個專業的人來說,就業前景,既是動力,也是壓力。
雖然我們作品沒有獲得好的成績,但是發現自己在各個方面的欠缺,賽事已過,當前最重要的莫過于從已過的賽事中汲取經驗和啟發,并且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來提升自身能力,充實自己。讓自己以后能更好。計算機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很廣,所以我要學得還有很多,學海無涯,我這葉小舟要行的航程還有很遠很遠。只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能力與實力才能壯大我這葉小舟。也只有如此,我才能走出一片更寬廣的天地。要廣泛閱讀各類書籍,積極實踐,同時多參與社會實踐,注重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要充分準備、再接再厲,進行充分準備,多關注行業動態,學習知識、拓展眼界、研究創新,向前前進。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超越的人是你自己"很多人沒跨過去,他們彷徨了,有的人做到了,他們便從平庸走向了成功,很明顯,這是一種智慧.每一個人都是不平凡的,只要我們自信,我們相信自己I can do it !
奮斗是花朵,綻放出光明與希望。
自信是果實,回報以芳香與甘甜。
成功是落葉,奉獻出余熱化春泥。
行走在過程中,一邊試著總結已經走過的路,一邊成長。汪國珍說過“既然選擇了前方,就風雨兼程吧”。
在磨練中提升自己,在鍛煉中奮進;接下來我會繼續積極的參與各項比賽,在比賽中汲取經驗,豐富自己。
平面設計大賽心得體會2
起初,一提到平面設計,往往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系統形象設計、字體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海報/招貼設計……好像也都只是些零零碎碎的方面,究竟,什么才是平面設計,一直以來自己好像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具體的認識。
設計為期八周的平面設計課轉眼就結束了,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在這短短的課時老師分別從平面設計的基本知識,主要應用,綜合運用為我們講述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對平面設計有了更深層次的,全面的了解。不只是單單的知道平面設計所包括的幾個方面,也在以后的平面設計上會從字體,構圖上色彩等方面做具體的分析與專業的正確的選擇。這一階段的學習讓我深有所感,也是我最想提出的是,與以往不同,由于這門課沒有課本,對于當天所學的知識,我們不是很方便自己課后復習或看書,針對這一點,老師采取了在課堂講述完之后,布置一個與本節課的知識相對應的小作業作為課后練習,我們分小組去完成,所有的同學共分為四個小組,在以后的每節課上老師都會留出時間讓每個小組的發言人去給大家講述自己小組的成果,通過這種方式我們進一步消化了所學習的知識,同樣也是對知識的擴充,也是所有人在一起對所學知識心得的一個交流。彼此在經驗上,在認識上的一個促進。如果用以前的方式,只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說句實在的,我不敢保證自己能夠記住多少,也許只是課堂上聽了,但如果沒有課后的鞏固,不知道到了最后還能再留下多少,估計是把老師教的都還回去了吧。我很喜歡老師的這種學生實踐與課堂傳授相結合的方法。相比而言,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演講表述能力,還能夠很好的鞏固拓展課堂知識。望老師能夠繼續沿用。
另外,我希望老師能在每個小組講完之后給出一個簡短的評價或者建議就更好了。這樣學生就知道了自己還應在以后的學習上注意哪些。還有就是,每次講完課后,您總是會給我們看一些經典的廣告宣傳片,倘若老師能夠在看完廣告后讓同學們發表自己關于廣告的看法,不管是創意還是視覺效果都可以,喜歡的理由或是覺得一般的理由,這樣也是一種鍛煉,因為作為設計師,要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對客戶還是對工程師一樣都很重要。
學習工業設計也快三年了,雖然還只是學生,對于專業知識還都來了解甚淺,自己掌握的也僅僅只是鳳毛麟角,冰山一角,但還是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想在此與老師交流一下,以下是我自己的觀點:
首先,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策劃,平面設計是這些策劃將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設計中你需要用視覺元素來傳播你的設想和計劃,用文字和圖形把信息傳達給大眾,讓人們通過這些視覺元素了解你的設想和計劃,這是我自己對設計的定義。一個視覺作品的生存底線,應該看他是否具有感動他人的能量,是否順利地傳遞出背后的信息,是否能夠抓住觀看者的眼球,也就是你的設計作品有沒有魅力讓讀者能為之一停,為之一看,為之一思………… 其次,設計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是商業社會的產物,在商業社會中需要藝術設計與創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觀與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說話。設計師必須在商家的要求上來發揮,而并不是完全的屬于自己的創造 。
再次,設計與美術不同,因為設計即要符合審美性又要具有實用性、替人設想、以人為本,設計是一種需要而不僅僅是裝飾、裝潢。尤其是在工業設計的產品設計方面,這一點表現的尤為突出。
設計沒有完成的概念,設計需要精益求精,不斷的完善,需要挑戰自我,向自己宣戰。設計的關鍵之處在于發現,只有不斷通過深入的感受和體驗才能做到,打動別人對與設計師來說是一種挑戰。設計的核心或者說是根本宗旨就是要讓人感動,足夠的細節本身就能感動人,圖形創意本身能打動人,色彩品位能打動人,材料質地能打動人、……把設計的多種元素進行有機藝術化組合。還有,也是更更重要的是設計師更應該明白嚴謹的態度自身更能引起人們心靈的振動。
設計的提高必修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進行,設計師的廣泛涉獵和專注是相互矛盾又統一的,前者是靈感和表現方式的源泉,后者是工作的態度。好的設計并不只是圖形的創作,他是中和了許多智力勞動的結果,涉獵不同的領域,擔當不同的角色,可以讓我們保持開闊的視野,可以讓我們的設計帶有更多的信息。我更想強調觸類旁通是學習平面設計的重要特點之一,藝術之間本質上是共通的,文化與智慧是一個設計師必須的制勝法寶。有個性的設計可能是來自扎跟于本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富有民族文化本色的設計思想,民族性和獨創性及個性同樣是具有價值的,地域特點也是設計師的知識背景之一。
因此,現代設計師必須是具有寬廣的文化視角,深邃的智慧和豐富的知識;必須是具有創新精神知識淵博、敏感并能解決問題的人,應考慮社會反映、社會效果,力求設計作品對社會有益,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應概括當代的時代特征,反映了真正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
說了這么多,總之中國的設計也剛剛起步,還是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才能在設計這條道路上走的更穩,更好。
【平面設計大賽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技能大賽心得體會07-04
教師技能大賽心得體會07-29
參加技能大賽心得體會10-12
創業之星大賽心得體會03-03
世界技能大賽心得體會03-25
平面設計實習心得體會03-20
技能大賽心得體會(15篇)07-27
技能大賽心得體會15篇07-23
校園風采大賽心得體會范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