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與盲人相處的五大禁忌
世界都變成了地球村,那我們每個人的交友圈都擴大了許多。在我們的的朋友中,什么類型的朋友都會有,性格、國籍不同或者身有殘疾。下面就該大家提供一些和盲人交朋友的一些心理禁忌,避免對盲人朋友的心理造成傷害。
一、憐憫
視力殘疾人“生活在黑暗之中”,失明導致對環境信息獲得的喪失和對環境有效控制能力的喪失、視力殘疾人學習的不便、生活的艱辛、求職之不易……使得視力殘疾人這一社會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更易為人們所憐憫與關注。其實對視力殘疾人的憐憫之心是理解、關心、幫助他們的基礎,但僅有憐憫是不夠的,視力殘疾人也是與普通人一樣平等的人,他們渴望得到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國外由于盲人教育尤其是盲人早期教育發達,盲人的能力和社會地位與普通人相當。
二、恐懼
由于視力殘疾對個體的傷害相對更為“殘酷”,人們總是把對黑暗的恐懼從“盲”遷移到視力殘疾人身上來:“寧可死也不愿意盲”、“失明比死亡更可怕”、“一死百了,失明是活受罪”……加之視力殘疾人生活的艱難、外貌的異常等會讓更多的人對視力殘疾心存恐懼。其實視力殘疾人和普通的人一樣,并不可怕;相反,他們作為視力有殘疾的人生活在視覺社會里,處處都感到不方便,他們對這個世界也有一中恐懼心理,因此雙方的交流和理解非常重要。
三、迷信
一提起盲人,有些人馬上還會與“算命”、“報應”等封建迷信聯系起來,覺得盲人神秘的同時也覺得盲人的“可畏”。人們往往迷信盲人的“聰明”、“靈驗”,其實不然,盲人都是從不同的`來者中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加之簡單的心理推導而已。原本我們對其期望值低(小瞧了他們)也是使自己驚訝的另外一個原因。
四、視力殘疾就是看不見
絕大多數普通人一聽說“視力殘疾”馬上就會認為是“眼前漆黑一片”、“暗無天日”……,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視力殘疾包括盲和低視力兩種,低視力有部分視力是不用分說的。即使在“盲”類中,真正“全盲”的也只是極少數,大多數“盲人”都還有一些剩余視力。
五、神秘
一提到盲人,許多人的第一感覺往往是比較神秘:眼睛看不見,從來不撞到樹上,也不會撞到墻上,他們的耳朵特別“尖”。其實不然,據許多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反復測試認為:從解剖生理方面來說,盲童的聽覺器官與普通人的并無明顯的器質性變化,所不同的是盲童的聽覺器官被迫獲得了更多的刺激機會,感覺功能得到了強化。
相對于健全人來說,盲人朋友們的心理會更加的敏感,對于外界的感知會更強烈。所以和盲人朋友相處時,一定要注意以上的問題,避免對他們的心理產生更大的傷害。用更多的善意和愛去對待他們,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的溫暖,讓他們的心理更加健康陽光。
【生活中與盲人相處的五大禁忌】相關文章:
快速閱讀中的五大禁忌12-18
英語學習中的五大禁忌01-13
牢記生活中的禁忌03-09
生活中說話的禁忌07-24
男女間相處的禁忌07-01
媳婦與婆婆相處的禁忌05-16
法國留學的生活的五大禁忌的詳解09-12
生活中食用黃瓜的禁忌06-05
各種血型的情人相處禁忌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