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班級工作計劃4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工作做一個工作計劃了,好的工作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班級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 篇1
一、現狀分析
大部分幼兒都能夠高興來園,能較好的適應日常生活的作息時間及活動安排。大多數幼兒能大聲能夠向成人問好和再見,能隨教師和同伴一起游戲。此時,應進一步加強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如:幼兒洗手時,常對玩水、玩肥皂感興趣,有時袖子會淋濕,還需要成人在游戲中進一步引導;部分幼兒獨立進餐時還有困難,如端碗、用勺穩定性差,需要老師格外關心和幫助。
二、目標
生活
1.能愉快地來園,能主動與教師和同伴打招呼。愿意做有禮貌的孩子,在成人的引導下會說簡單的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2.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卷袖子,鞏固正確的洗手方法。
3.愿意多喝白開水,知道多喝水不生病。
4.喜歡吃不同的水果,知道它們的名稱及味道。
5.愿意接受多種食物,知道細嚼慢咽對身體好。
6.能積極配合成人穿、脫衣服,會把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
7.愿意學習做事,對自己有信心。
游戲
1.在教師的引導下愿意與同伴交往,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游戲材料進行游戲。知道玩具大家玩,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2.喜歡嘗試運用感官感知冷暖變化。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知玩具材料的大小、顏色、形狀等明顯特征。
4.對玩色、玩紙、玩泥的活動感興趣,愿意參加動手操作活動。
5.喜歡看圖書,能夠將看過的圖書按標記放回原處。
鍛煉
1.喜歡參加集體游戲,愿意在教師的引導下做簡單的器械操或模仿操。
2.樂于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與各種游戲活動,能自然的走、跑、爬行、雙腳跳。
3.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球類活動,嘗試不同的玩法,愿意和老師訴說。
4.玩時能注意安全,知道不愿離教師和本班的活動場地。
三、主要教學活動
1. 兒歌:、、、、、、
2. 故事:、、、
3. 音樂:、、、
4. 美工:、、
5.游戲:、、、、、、
四、家園共育
1.天氣逐漸轉涼,建議家長利用休息日多到戶外一起活動,保證適量的戶外游戲時間,提高幼兒的運動興趣和抗病能力。
2.建議家長為幼兒提供方便活動的著裝和鞋,如袖口及褲腰的松緊要適度易挽、好脫,不穿緊身衣褲和系帶的皮鞋等。
3.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幼兒提供自己動手做事情的機會,激發幼兒做事的信心,促進幼兒動作進一步協調發展。
4.建議家長每天堅持和幼兒一起看書,在交流中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
5.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圖書等帶到幼兒園,引導幼兒學習分享,體驗友愛的快樂。
6.共同培養幼兒做事有秩序的好習慣,鼓勵家長教育幼兒愛護玩具,玩完后鼓勵幼兒和成人一起收放好。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 篇2
一、班況分析:
新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小班的第二學期。現如今,我們班的新生經過兩周的學習生活情緒基本已穩定,個別孩子還有哭泣行為。原來的幼兒在經過一學期在園的生活和學習之后,都愿意上幼兒園,同時能積極參與老師組織的各項活動;在生活自理方面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會自己動手吃飯,并注意將餐具輕輕放,午睡時在教師的幫助下,會穿脫衣服;在學習、游戲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規。上課時,能安靜坐下來,舉手回答問題,積極動腦;游戲時能聽教師的指示進行游戲,主動參與活動;但是,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孩子們很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做游戲。但畢竟還是小班幼兒,同伴之間由于年齡的差異和能力的強弱,所以自控能力較差,衛生習慣也不好,爭搶東西現象時有發生。幼兒在上課時插嘴現象也比較嚴重,針對幼兒各方面的表現,制定新的教育教學目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工作計劃:
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努力豐富幼兒的一日生活,把五大領域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并融入日常生活,以各種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級常規和衛生習慣。對年齡較小的幼兒進行特別的愛護,多鼓勵和幫助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結合其特長給予其適當的指導,堅持保教結合,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重視幼兒的常規教育,細致耐心的做好個別幼兒工作。培養幼兒獨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發現每位幼兒的特長,并給予適當的指導。開展各類游戲,讓幼兒能適應幼兒園的環境、班集體生活,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喜歡上幼兒園。
三、發展目標:
(一)健康領域:
1、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鞏固獨立進餐和入廁的習慣,學習洗臉、刷牙、能自己穿脫衣、褲、鞋、襪;學習坐、站、走的正確姿勢。
2、了解簡單的保健衛生知識,認識五官及主要功能,懂得并學習保護;樂于接受疾病預防和治療,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3、愛吃多種食物,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4、知道并學習避開日常生活中的電、火、車輛等不安全因素。
5、愉快參加體育活動,發展走、跑、跳、鉆、爬等動作。
(二)語言領域:
1、學習注意傾聽,理解日常用語;繼續學習用普通話,能用簡單的語言回答別人的問題,表達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聽懂日常用語并能按語言調節自己的行為。
2、喜歡讀兒歌、聽故事、看表演、看圖書,并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說普通話,學習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4、在語言活動中學會大聲表述,在日常活動中不叫喊。
(三)社會領域:
1、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習關注他人的情緒并作出安慰、關心、助人等簡單行為。樂意招呼熟悉的人,學習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
2、喜歡和同伴一起游戲,學習分享、等待和交流,體驗與教師、同伴共處的快樂。
3、逐漸接受老師的建議和指示,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知道遵守集體生活中的基本規則。
4、觀察周圍生活環境極其變化,能接觸新鮮的事物。
5、喜歡參與各種節日活動,體驗節日快樂的氛圍。
(四)科學領域:
1、喜歡操作、擺弄,能堅持較長時間,嘗試提問和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
2、樂意用多種感官感知周圍的物品、現象,感知事物的特征,學習進一步的分類、比較。
3、引導幼兒在熟悉的生活中形成初步的數概念。
4、親近大自然、喜歡并學習愛護周圍的動植物。
(五)藝術領域:
1、在成人的引導下,能注意和親近周圍環境中熟悉的花草樹木、小動物、交通工具等美的事物,并產生愉悅的情緒。
2、喜歡聽音樂和觀看美術作品,能借助動作、表情、語言等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七、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繼續做好幼兒的情緒穩定工作。
2、召開小班級段家長會
3、結合季節特點開展環境創設活動
4、開展親子種植活動。(種大蒜)
5、安全教育活動:養成良好的自律意識,不抓人、不咬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四月份:
1、主題活動:我喜歡的動物
2、 繼續開展一日常規管理活動
3、安全教育:他為什么肚子疼?藥片寶寶的話
五月份:
1、開展主題:“千字文體操比賽”.
2、結合季節繼續調整環境創設
3、“五一”勞動節慶祝活動
4、準備慶“六一”節目
六月份:
1、 開展慶“六一”活動。
2、節日教育:端午節的來歷。
3、認識夏季的各種水果。
七月份:
1、學期班務總結、個人工作總結。
2、幼兒假期安全教育。
小班
XX年2月24日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 篇3
一、班況分析:
新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小班的第二學期。現如今,我們班的新生經過兩周的學習生活情緒基本已穩定,個別孩子還有哭泣行為。原來的幼兒在經過一學期在園的生活和學習之后,都愿意上幼兒園,同時能積極參與老師組織的各項活動;在生活自理方面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會自己動手吃飯,并注意將餐具輕輕放,午睡時在教師的幫助下,會脫穿衣服;在學習、游戲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規。上課時,能安靜坐下來,舉手回答問題,積極動腦;游戲時能聽教師的指示進行游戲,主動參與活動;但是,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孩子們很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做游戲。但畢竟還是小班幼兒,同伴之間由于年齡的差異和能力的強弱,所以自控能力較差,衛生習慣也不好,爭搶東西現象時有發生。幼兒在上課時插嘴現象也比較嚴重,針對幼兒各方面的表現,制定新的教育教學目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工作計劃:
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努力豐富幼兒的一日生活,把五大領域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并融入日常生活,以各種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級常規和衛生習慣。對年齡較小的幼兒進行特別的愛護,多鼓勵和幫助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結合其特長給予其適當的指導,堅持保教結合,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重視幼兒的常規教育,細致耐心的做好個別幼兒工作。培養幼兒獨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發現每位幼兒的特長,并給予適當的指導。開展各類游戲,讓幼兒能適應幼兒園的環境、班集體生活,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喜歡上幼兒園。
三、發展目標:
(一)健康領域:
1、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鞏固獨立進餐和入廁的習慣,學習洗臉、刷牙、能自己穿脫衣、褲、鞋、襪;學習坐、站、走的正確姿勢。
2、了解簡單的保健衛生知識,認識五官及主要功能,懂得并學習保護;樂于接受疾病預防和治療,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3、愛吃多種食物,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4、知道并學習避開日常生活中的電、火、車輛等不安全因素。
5、愉快參加體育活動,發展走、跑、跳、鉆、爬等動作。
(二)語言領域:
1、學習注意傾聽,理解日常用語;繼續學習用普通話,能用簡單的語言回答別人的問題,表達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聽懂日常用語并能按語言調節自己的行為。
2、喜歡讀兒歌、聽故事、看表演、看圖書,并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說普通話,學習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4、在語言活動中學會大聲表述,在日常活動中不叫喊。
(三)社會領域:
1、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習關注他人的情緒并作出安慰、關心、助人等簡單行為。樂意招呼熟悉的人,學習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
2、喜歡和同伴一起游戲,學習分享、等待和交流,體驗與教師、同伴共處的快樂。
3、逐漸接受老師的建議和指示,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知道遵守集體生活中的基本規則。
4、觀察周圍生活環境極其變化,能接觸新鮮的事物。
5、喜歡參與各種節日活動,體驗節日快樂的氛圍。
(四)科學領域:
1、喜歡操作、擺弄,能堅持較長時間,嘗試提問和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
2、樂意用多種感官感知周圍的物品、現象,感知事物的特征,學習進一步的分類、比較。
3、引導幼兒在熟悉的生活中形成初步的數概念。
4、親近大自然、喜歡并學習愛護周圍的動植物。
(五)藝術領域:
1、在成人的引導下,能注意和親近周圍環境中熟悉的花草樹木、小動物、交通工具等美的事物,并產生愉悅的情緒。
2、喜歡聽音樂和觀看美術作品,能借助動作、表情、語言等表達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3、試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材料工具進行美術活動,學習用畫、折、搭、剪、貼、撕、揉、捏等技巧,只有大膽的表現熟悉物體的粗略特征。
4、用正確、自然的聲音唱歌,感受歌曲中的節奏和情緒。
四、具體措施:
(一)健康領域:
1、組織各種戶外活動、體育游戲等培養幼兒對活動興趣,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初步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其體質。
2、在組織一日活動中保證幼兒每天二小時的戶外活動的時間,為幼兒提供多種運動器具、自制玩具,引導幼兒會玩、愛玩。
3、注重平時的觀察,發展和提高幼兒跑,跳,投擲,平衡,鉆爬等一些基本技能。
4、通過各種體育游戲逐步增強幼兒身體的適應能力。
(二)語言領域:
1、培養幼兒能堅持說普通話,并使用正確的普通話,通過個別談話,自由活動,指導個別幼兒進行一些聽說練習。
2、通過教學活動,區角活動培養幼兒安靜地聽同伴說話,不隨便插話,養成在集體活動中傾聽別人講話的習慣。
3、各個教學活動中,注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在集體面前講話。
4、鼓勵幼兒能較大方地在眾人、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意思。
(三)社會領域:
1、利用節假日讓幼兒感受、觀察家人勞動的辛苦并學會尊重成人的勞動,學會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關心成人。
2、逐漸接受老師的建議和指示,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知道遵守集體生活中的基本規則。
(四)科學領域:
1、知道春、夏季節的名稱及一些顯著特征,初步了解季節與人們的生活關系。
2、利用散步、春游等活動初步讓幼兒學習使用感官,感知季節的變化,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3、選擇適合小班幼兒的活動內容,引導幼兒積極地投入活動,初步探索觀察簡單的科學現象。
4、通過各種活動和智力游戲、角色游戲等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五)藝術領域:
1、利用各種繪畫手段與方法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初步學習用印章、棉簽、手指、油畫棒等作畫。
2、學習粘貼、撕紙和簡單的折紙技能,用搓、團、壓等技能塑造簡單的物體。
3、通過音樂活動,讓幼兒學會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一句一句地唱。
4、通過各類游戲活動與教學活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五、日常生活:
1、為每位幼兒提供表現自己優點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
2、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3、充分利用家庭、幼兒園,帶領幼兒參觀、郊游、游戲,使幼兒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員的關系和工作、產生愛爸爸媽媽、愛幼兒園、愛老師、愛同伴的情感。
4、豐富和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謝謝、不客氣等。
5、通過教師提醒和教育,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六、家長工作:
1、通過家訪、電話聯系等方式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變化和異常,了解家長的教育方式,尋找原因,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方法,并達成共識。
2、利用孩子接送的時間,與家長進行面對面地交流,真實反映孩子在園情況,了解孩子在家情況,爭取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從而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共識。
3、出好《家長園地》,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活動安排、孩子在園情況、成功育兒經驗、本班孩子的成長摘記等,增強家長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可看性,發揮橫向互動作用,使《家長園地》成為教師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 篇4
大部分幼兒都能夠高興來園,能較好的適應日常生活的作息時間及活動安排。大多數幼兒能主動向成人問好和再見,能隨教師和同伴一起游戲。此時,應進一步加強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如:幼兒洗手時,常對玩水、玩肥皂感興趣,有時袖子會淋濕,還需要我們在游戲中進一步引導;個別幼兒獨立進餐時還有困難,如端碗、用勺穩定性差,需要老師格外關心和幫助。
班級管理
老師們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大家各盡其責,分工協作,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留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真正做個有心人。在工作中做到有事及時提醒,發現問題及時與本人交換意見,盡量避免失誤現象。保教并重、加強對幼兒生活及教育常規的培養。
學期目標
。
1.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2.搞好班本特色,開展按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
3.幼兒基本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知道自己的姓名、標記、學號,愿意親近老師有禮貌的打招呼(如早上好、再見、謝謝)
4.能愉快地來園,能主動與教師和同伴打招呼。愿意做有禮貌的孩子,在成人的引導下會說簡單的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5.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卷袖子,鞏固正確的洗手方法。
6.愿意多喝白開水,知道多喝水不生病
7.喜歡吃不同的水果,知道它們的名稱及味道。
8.愿意接受多種食物,知道細嚼慢咽對身體好。
9能積極配合成人穿、脫衣服,會把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
10.愿意學習做事,對自己有信心。
保育工作
保育工作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要求班上每個老師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習慣以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情況,以確保大家在今后的保育工作中能做到更有針對性地去開展,有的放矢,常抓不懈。
搞好環境衛生嚴格執行園內各項工作制度,每天整理好床鋪衛生,堅持做好清潔、消毒、通風工作,杜絕傳染病的發生,認真做好班級衛生工作。嚴格執行幼兒的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為幼兒創設一個干凈舒適、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
老師們達成共識,加強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在托班已初步對孩子們進行了養成教育的培養,但孩子們的勞動意識、自我服務能力較弱,有的存在依賴性。老師針對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統一要求,堅持從小事抓起,將“身教”和“言教”結合起來,并將其貫穿在一日生活中,手把手的教幼兒,并注意指導依賴性強的幼兒,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讓家長配合老師,使幼兒在家也有個鍛煉的環境。
每天耐心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獨立進餐,不把飯菜灑在桌上和地上,在保證孩子們吃得好,吃得飽的同時,注重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我們還將根據本班孩子的進餐情況積極向伙房提出合理意見和建議。
教育幼兒不用臟手揉眼睛,不摳鼻孔,不挖耳朵。
有鼻涕自己及時擦,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
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幼兒學習穿脫衣服、鞋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小椅子,收
放玩具
老師在各種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加強幼兒的自律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活動習慣。 樹立良好的的課堂常規,要求上課面朝老師,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學會去傾聽別人講話,養成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的好習慣。
保證戶外活動時間,注重活動的質量,增強幼兒的體質。及時給幼兒增減衣服。
保教有機結合,糾正幼兒不良行為,如:吮吸手指
加強安全意識,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發生。老師們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時刻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時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逐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應變能力。堅持早、午、晚檢,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有病兒立即送醫院治療,然后通知家長,使其了解幼兒的病情。
做好病、弱兒的護理。密切關注孩子的精神面貌,做到有病早發現早治療。對于體質較弱的孩子,經常注意給他們增減衣服,及時擦汗,勤換內衣。有遺尿的幼兒,及時更換衣服和被褥。對于病兒,按時喂藥,多給他喝水,并做好記錄,以免出差錯。
教育教學工作
將“主題活動”念滲透到一日的生活和活動中,在一日生活中,我們將注重靈活地利用點滴的時間對幼兒進行各種知識的滲透。積極創設以幼兒為主的教育環境。在環境布置方面,更新觀念,讓孩子們成為這類活動的主體,在環境布置中展現孩子的思想、愿望。
認真準備,組織開展好每一次的教學活動。
給幼兒自由游戲的空間,讓孩子們在玩耍的過程中感受其快樂和學習到知識。
認真的開展園本特色教學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開發幼兒的智力潛能。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班的班級工作計劃03-27
小班秋季班級工作計劃09-26
小班學期班級工作計劃08-19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06-09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06-26
小班班級的工作計劃03-06
小班班級月工作計劃08-23
實用小班班級工作計劃05-24
【精】小班班級工作計劃08-22
小班班級工作計劃【熱門】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