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計劃》觀后感1000字-觀后感1000字
這部加拿大電影聚焦華爾街金融界,一對高風險高頻次交易操作員兄弟想通過自己的點子大賺一筆,他們從原證券公司辭職、自己找風投,準備大干一場。
《蜂鳥計劃》中重要的背景知識就是高頻次交易。為了照顧缺乏相關金融專業知識的觀眾,片中安排了一位外行人士酒吧女酒保,帶著觀眾了解了一下相關背景知識。
高頻次交易的特點就是利用高速、復雜的計算機系統進行交易,交易所有直連數據通道,就像片中表現的光釬直連或是信號塔連接。高頻次交易中平均持倉時間非常短,用戶大量發送和取消委托訂單。這就對網絡延遲產生嚴格要求,交易所的網絡延遲越低,就越能夠率先完成訂單,從而能夠賺取手續費。
片中的兩位交易員是一對堂兄弟文森特和安東。
文森特的扮演者是演過光頭盧瑟的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這次他不再是光頭形象。
他腦子活絡點子多,看著自己的公司正在17毫秒延遲上掙扎,每天受著氣女強人上司的強勢領導,突然靈光一現,決定自立門戶,建設一條直連光纖,讓延遲降低到16毫秒。這樣既能賺一大筆錢,又能氣氣老東家。
安東的扮演者是著名大長腿“泰山”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Alexander Skarsgaring;rd。
原本他在電影中都是顏值擔當的美男子,在這里他扮演一名不善言辭的電腦極客,而且好好的'一個人說禿就禿了。其實為了劇情需要我們可以理解,但極客們也可以很帥氣的嘛,不一定非要是禿頂肥宅形象嘛。片中有亞歷山大泡澡的鏡頭,卻看不到身材。
安東負責編寫代碼,窮盡辦法設計一套交易系統,拼命優化精簡代碼,研究硬件設備,結合硬件系統讓交易延遲降到16毫秒。
16毫秒有多快?大概和蜂鳥煽動一次翅膀差不多。
16毫秒比17毫秒僅僅快了1毫秒,別小看這1毫秒。1毫秒的差別就是成千上萬交易量的差別,安東算過一筆小賬,1毫秒的優勢可以帶來數十億的年收益。
為了實現16毫秒的目標,兄弟倆開山破土,建設了一條長達2000公里的直連光纖。
文森特依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將這項浩大工程推銷給天使人,得到了幾千萬的投資。隨后就是日復一日的挖溝鋪光纖和寫代碼,兄弟倆將自己的一切全部堵在這個項目上。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當一切塵埃落定后,文森特如果聽得懂中文的話,聽到這首《平凡之路》肯定感觸良多。
文森特帶著施工隊伍平山破土,跨越湖泊沼澤,和各地民宅戶主費勁口舌,目的就是建設一條筆直的光纖通道。
建設成功之后,實測網絡延時15毫秒。兄弟倆贏了這個項目,卻輸了整個市場。
究其原因就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文森特更像一名賭徒,他的眼界只是自己眼力所及范圍,缺乏超越時代的視野。他在現有技術范圍內,選擇了看似簡單卻又執行不簡單的路線,項目消耗巨大,風險也高。他拼盡老命,也只能在現有技術等級上,將網絡延遲降低6%而已。
他在豪賭,賭其他競爭對手在這段時間內無法研發出更新一代的技術。很遺憾的是,他的豪賭輸了。他需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并不僅是老東家,還有研究網絡通信技術的各大院校。當大學里有人研究出新一代技術時,嗅覺敏銳的券商交易所就立即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很短時間就將延時降低到11毫秒,足足提升了36%。
文森特和安東都在悶頭做事,卻忽視了抬頭看路。當努力錯了方向,即便把自己累的半死,也無法取得預期效果。
影片中文森特的胃癌、安東的被捕都在預示這個項目命運。在生活中,兄弟倆在拼命掙扎,收效甚微,同樣的在項目上,他們也在進行無效的垂死掙扎。這樣的掙扎無效卻有安慰效果,也僅此而已。
文森特和安東忽視抬頭看路,更忽視了路邊的風景。當終于能夠靜下來細細思考時,他們才突然發現自己錯過了好多好多。
時間不在擁有多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蜂鳥計劃》觀后感1000字-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蜂鳥優美散文12-22
關于蜂鳥的作文11-25
關于蜂鳥作文06-26
《伙伴計劃》的觀后感05-26
《寶貝計劃》觀后感02-05
引得蜂鳥自己來美文12-01
美麗的蜂鳥作文300字03-17
關于蜂鳥的作文10篇02-03
關于蜂鳥的作文2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