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名勝古跡的學生作文
臨清舍利塔位于臨清市北郊,古運河東岸,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鎮江文峰塔并稱“運河四大名塔”。
臨清舍利塔建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為八角形樓閣式九層磚塔,高約60米,基座八面,每面長4.9米,底面積為186平方米,塔基及第一層為青石砌成,以上各層為青磚砌成,首層南面辟一門,以上各層均辟八門,二至八層為四明四暗,第九層為一明七暗,各層暗門內均供奉有神像。
塔身九層皆出單檐,檐下施斗拱,各角挑檐系有鐵鐘,首層門楣上鐫刻“舍利寶塔”四字,每層塔身的八個面上均鑲嵌“阿彌陀佛”四字,全塔外部塔身共鑲嵌了七十二道“阿彌陀佛”。
塔身逐級上收,但上收幅度較小,外觀看邊線近乎垂直,整個古塔顯得粗壯厚重,即使是第九層仍保留了較為寬大的塔室。
臨清舍利塔的塔頂結構較為奇特,以青磚逐層向上收起,頂端似蓮座,垂下八條弧形大脊,遠看似古代將軍的頭盔。有記載顯示原有近七米高的塔剎,后毀于清代康熙年間地震,現存的“將軍盔”應為塔剎之下的收起部分,由于此塔頂層比普通古塔寬大許多,存在一個較大的收起部分也是合理的。
塔內沿塔壁設有轉角形梯道,僅能容一人通行,可迂回登臨塔頂,這樣的結構使每層均有寬敞的.塔心室,第八、九層塔室中央有塔心柱。塔內各層墻壁上鑲嵌有大量刻石,可惜大多數字跡已遭損毀。
有記載稱此塔因風水而建,然而塔內外佛教氣息濃重,塔內第一層供奉“如來佛”、“藥師佛”、“阿彌陀佛”,第六層供奉觀音菩薩,第九層除一面辟門外,其余七面均供奉佛像,雖然塔內的佛像是近年安置的,但佛龕券洞卻是古留的;第七層塔室東、西、南、北列布磚雕字樣分別為“阿眾佛”、“彌陀佛”、“寶生佛”、“成就佛”,以應七級浮屠、四面生佛之意;塔身外鑲嵌了多達七十二道“阿彌陀佛”,還有塔名中的“舍利”二字,都說明了此塔與佛教關系密切。
佛教傳入中國后,融入和許多中國特色,比如樓閣式佛塔就是中國特產,在某些方面與中國特有的“風水”相結合,也應不足為怪。
【臨清名勝古跡的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臨清名勝古跡作文02-08
臨清美,美臨清作文(通用16篇)08-30
臨清名吃的作文09-01
關于臨清廣場的作文11-04
寫臨清名吃的作文11-11
關于臨清小吃的作文(通用19篇)08-19
關于名勝古跡的優秀學生作文12-13
名勝古跡的作文01-14
名勝古跡作文30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