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趙州橋的讀后感范文(通用10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趙州橋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趙州橋的讀后感 1
今天我讀了《趙州橋》這篇課文后,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趙州橋》不僅科學水平高,而且造形十分優美,具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如:以造形逼真的石雕群像,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獸,寄托著人們期望永不遭受水災、長存永安的愿望。宋代趙州刺史杜德源有詩贊日:“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勢背磨空。 我想對李春說:“你真是個能工巧匠。這么長的橋,下面居然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而且至今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了,還是那么美麗,那么堅固,你真是個天才。”
我長大了也要向李春學習,建造出美麗、堅固的大橋。
趙州橋的讀后感 2
前幾天,我學了《趙州橋》這篇課文。 “它是隋朝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離現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啊!李春真偉大!竟然讓這座橋堅持了一千四百多年。 “它長五十多米,寬9米,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橫跨在三十七米的河面上……”啊!趙州橋真壯觀呀!這也寫了它非常堅固。 “它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兩邊有石欄,欄板上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釘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這些龍多么美,多么壯觀啊!這些龍給趙州橋增添了許多活力。 讀了《趙州橋》這篇課文,使我覺得祖國在我心中更加偉大了。它描繪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祖國寶貴的歷史遺產。我們要多多保護它。
趙州橋的讀后感 3
讀了《趙州橋》這篇文章,我認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十分了不起的。俗話說:智慧是人們的結晶,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造出了獨特的趙州橋。我也認為石匠李春的設計美妙極了,他不用橋墩,巧妙地做了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撐住橋,既能節省材料,又能減輕橋身的重量,由李春的創舉,我想到了一篇文章——《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文中的'比爾蓋茨他能創新,與別人不同,就像李春一樣,能把橋設計得與別的橋不同,做出創舉。老師也常常跟我們說不要總是跟著別人,人云亦云。有時候,也要有自己的見解;一個人沒有智慧也是不行的。 我要敢于創新,也要好好學習,擁有無窮的智慧。
趙州橋的讀后感 4
讀了《趙州橋》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它位于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它是一千三百年前,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 趙州橋設計非常巧妙,為了防洪水,大拱頂上左右兩邊各有還有兩個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洪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著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抵著,各自回想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遠看這座橋像一道彩虹,橫臥在洨河上。 趙州橋設計巧妙,建造堅固,體現了古代的能工巧匠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不禁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而贊嘆。
趙州橋的讀后感 5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趙州橋》,知道趙州橋歷史悠久,雄偉堅固,造型美觀,那是一個科技落后、戰爭頻繁、百姓窮苦的年代。在那樣一個年代,要建起這樣一個舉世無雙、獨一無二、世界聞名的橋,容易嗎?所以,我們在贊嘆趙州橋的巧妙設計和精致美觀時,在贊美李春的了不起時,我們更應該贊美和感謝勞動人民,沒有勞動人民就沒有趙州橋。此時此刻,面對雄偉堅固,奇巧精美的趙州橋,你想怎么夸它?
趙州橋是一座很有名的橋,是古代人們一磚一石搭起來的,多不容易啊!我們現在有很多的橋,都是用機器修建的。可是為什么會塌?為什么趙州橋不會塌?這是人們一點點搭起來的`,上面留下了多少滴汗水,那是人們刻苦勞動的結果,他們做到了宋慶齡說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現在的橋可能經過一次大水、一次地震就垮了,但趙州橋經過了多少的風風雨雨,多少次地震,依然完好的保存下來,說明古代的勞動人民很認真做每一件事,所以才能做出一千四百多年不塌的橋。我們要學習古人的聰明智慧和認真負責的精神!
趙州橋的讀后感 6
清明節放假,我們去了趙縣的姥姥家,第二天,天氣很好,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爸爸開車帶我們去了位于趙縣城南五里的趙州橋。
剛進門左右兩邊是傳說中的八仙,有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何仙姑、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漢鐘離。我和他們拍照留念,再往前走就是真正的趙州橋了,我興奮的跑上去仔細觀察這座遠近聞名的建筑,聽導游講:趙州橋又名安濟橋,設計者是李春,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了,這個橋有1400年的歷史了,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像一張弓,整座橋卻是用石頭做成的。護板上刻著龍,橋面上還有柴王爺推車留下的`印。
趙州橋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趙州橋的讀后感 7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本第十九課——《趙州橋》。課文里介紹了趙州橋很多特點,其中,堅固就是一個主要特點。
趙州橋全部都是用石頭砌成,又寬又長。它的中間能行車馬,兩旁還可以走人。可是,這座又寬又長的橋底下竟然沒有一個橋墩,就連一個能支撐的東西都沒有,真算得上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石拱橋。
這座世界聞名的橋建于隋朝,是當時著名的石匠李春設計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曾經歷了八次大地震,很多次,數不清的大洪水……多少風風雨雨它都沒有倒塌,直到今天還像一個士兵一般矗立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
我真希望趙州橋永遠那堅固不會倒塌,成為我國歷史上一個永久的奇跡。
趙州橋的讀后感 8
讀完了趙州橋的雄偉,沒想到古人設計得比我們設計的還要好。說說材料吧。李春想的辦法好,用的.材料也好,它是用石頭砌成的,向我們現在用的鋼筋水泥,用幾年就要他,他了還要重修,太麻煩了。想趙州橋,建在那里已經有那么長的歷史了。說說趙州橋的堅固、美觀吧。那還是刻的,你想一想,可以各自都那么費勁,更不用說可好幾條龍了,趙州橋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橋,但它卻沒有拱,真是莫名其妙呀!
有時間,我要去看看真真的趙州橋。
趙州橋的讀后感 9
今天,我滿懷激動的心情來到學校,接著我們爭先恐后地上了車。
在車上,導游告訴我們說:“趙州橋是世界上的土木工程奇跡,全長50·82米,寬9·6米,跨度為37·02米,由28條石券組成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就來到了大門口。進入門口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八仙大道”,八仙大道有八仙的'雕像,除此之外,還有柴王爺和小牧童。
在傳說中,趙州橋是魯班所修,并且為了檢驗橋的質量,八仙與他進行了一番較量,最后這座橋經受住了考驗,傳為千古佳話。
八仙中我最喜歡的是漢中離,大大的肚皮,憨態可居,平易近人的眼神,非常可愛。再往里走,我還看到了李春的雕像,從導游口中得知,趙州橋的真正修建者是隋朝工匠李春。
我們上了橋,發現還真有驢蹄和車輪印,橋側的正中間有一只吸水神“饕餮”。傳說,魯班建橋時為了不讓洪水把橋沖垮,就把饕餮印在橋上,讓它吸水。趙州橋有四個橋洞,有許多橋欄,橋欄上雕刻首竹節、龍、五谷等,形態不一,栩栩如神。
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我們就要離開這座神橋了,我戀戀不舍。趙州橋很好玩,如果你想看看這座奇跡般的橋,李春以及傳說中的八仙和仙跡,那就去趙縣玩一玩吧。
趙州橋的讀后感 10
經過了17個小時的漫長路程,我們終于來到了位于石家莊市的趙州橋。
趙州橋建在洨河上,建于隋代,是李春師傅設計的,建于公元581年至61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護最好,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在趙州橋大拱兩端各設兩個小拱,靠近大拱腳的小拱凈跨為3.8米,另一拱的凈跨為2.8米。趙州橋又稱安濟橋,長足有15米,寬有9米呢!中間行車馬,兩邊走行人。這么長這么大的橋可都是用石頭砌成的,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37米的河上,是多么的壯觀!橋上還雕刻著兩條龍呢!那龍在嘻戲,嘴里還有一顆寶石呢!
趙州橋已經歷了10次水災,8次亂戰,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生7點6級的大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多公里,都沒有被破壞。1963年的水災。大水已淹到了橋梁的`龍嘴處,趙州橋還是一個樣。
傳說趙州橋上的仙跡是張果老倒騎在毛驢上在橋上走留下的驢蹄子印,柴王推車過橋斬下的車道溝印和膝蓋跪下的印子,魯班為救石橋,躍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頂石橋的手掌印。這些仙跡常被別人不停猜想。
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我國的驕傲。
【趙州橋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趙州橋的典故03-05
《趙州橋》課文06-04
《趙州橋》反思06-18
趙州橋簡介08-03
《趙州橋》說課稿01-01
關于《趙州橋》反思03-10
《趙州橋》教學實錄03-02
關于趙州橋的作文03-12
《趙州橋》教案優秀03-10
《趙州橋》教學設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