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江南春(江南春絕句) 譯文及賞析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江南春(江南春絕句) 譯文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江南春(江南春絕句)
杜牧 唐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
①郭:城郭。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志。
②南朝:東晉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③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shù)字。
④樓臺:指寺廟。
【譯文】:
遼闊迷人的江南水鄉(xiāng),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鎮(zhèn),隨處可見酒家迎風(fēng)招展的旗子。南朝統(tǒng)治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廟,如今有多少樓臺都籠罩在蒙蒙的煙霧般的細雨之中。
白話譯文
干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詩詞簡介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杜牧千古傳誦的名篇。這首詩將自然風(fēng)景和人文景觀交織起來進行描寫,把美麗如畫的江南自然風(fēng)景和煙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觀結(jié)合起來。在煙雨迷蒙的春色之中,滲透出詩人對歷史興亡盛衰的感慨和對晚唐國運的隱憂。
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有眾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也有遠近之分,動靜結(jié)合,各具特色。全詩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呈現(xiàn)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出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828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jiān)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后入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以七言絕句著稱。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于李白與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全唐詩》收其詩八卷。
【賞析1】:
本篇是一首描寫江南風(fēng)光的七言絕句。江南水鄉(xiāng)的迷人風(fēng)光,歷來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時代的詩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詩就把它描繪得如詩如畫。不過白詩展示給我們的是江南風(fēng)光大的輪廓,是江南風(fēng)光的整體感官形象。而杜牧則不同,他不僅從整體上描繪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還具體到描寫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到處酒旗招展,具體到描寫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讀者從一個個具體的景點去體會江南風(fēng)光細微之處的色彩多姿,嫵媚動人。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一開篇,詩人首先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柳綠花紅,燕舞鶯歌的境界,隨后又向我們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處處迎風(fēng)招展的繁榮與祥和。“千里”極言地域之遼闊廣大,一個“千里”把“鶯啼”響徹了整個江南,把“綠映紅”掩映了整個江南;“水村”與“山郭”又把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掛遍了整個江南。令人迷戀,令人心馳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是把詩作由寫自然景觀轉(zhuǎn)移到寫具有人文景觀特征的廟宇,這一轉(zhuǎn)就巧妙地揉進了歷史的滄桑,也使其自然地融進了詩人對南朝朝政的譏諷與批判。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在蒙蒙煙雨中若隱若現(xiàn),更給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撲朔迷離的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不僅是為了寫眼前的景致而寫景,而是在賞嘆之中蘊含著諷刺,這一來無疑就大大地豐富了詩作的內(nèi)涵。
在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既有體現(xiàn)具體時代特征的景觀,又有滲透著歷史滄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時還以“千里”一詞形象化地概括了整個江南,難怪詩人選擇了《江南春絕句》這一命題。
【賞析2】:
杜牧是晚唐詩人的代表,與李商隱被并稱為“小李杜”。這首《江南春》千百年里素有盛名,短短四句就寫出了江南的廣闊與深邃、浪漫與憂郁。詩人借詩成畫,言微意遠,所以這首詩千百年來流傳甚廣,是晚唐詩壇的代表之作。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詩句一開頭就將讀者的視角帶到了廣闊的江南大地,在這里春天初臨,處處都是黃鶯啼叫、花紅柳綠;又有在水畔的村莊、山下的小城里,酒店的幌子隨風(fēng)擺動。“千里”二字將詩的范圍擴至整個江南,仿佛一個從江南千里大地上掃過的長鏡頭,將江南美景盡收眼底,詩中中動靜相宜、色彩繽紛,都被作者用巧妙的筆法結(jié)合了起來,就好像一副“江南春色圖”。
而后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自然而然的統(tǒng)一在了這副畫卷之中,而且成為了畫卷中的主元素,之前描寫的景色就如同點綴一般隱藏在了接下來的亭臺樓閣之中。詩人前兩句寫的分明是晴天之景,后兩句又轉(zhuǎn)入煙雨朦朧的江南,就是將江南的典型特色全部融入這副畫之中,將江南的繽紛色彩、山水相接這種層次豐富的特點就完整的表現(xiàn)了出來。
后兩句中,作者又“南朝四百八十寺”表現(xiàn)出江南文化之深邃,又將讀者帶入了二三百年前的南朝中,那個時候佛教和如今一樣盛行,而如今的寺廟又有多少還在這煙雨朦朧的江南?是因為歲月滄桑而消亡了,還是隱藏在了這朦朧的煙雨之后,我們不得而知。滄海桑田的歷史變化隱隱約約的在這煙雨之中顯現(xiàn),這種虛實相映的描寫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美感。
在詩人當(dāng)時,佛教盛行,統(tǒng)治者一味崇尚佛教,大修寺廟,勞民傷財。而佛教寺院經(jīng)濟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人民的生活,詩人對此深惡痛絕。有人言此詩乃借古諷今,用南朝佛寺的衰敗來諷刺當(dāng)今佛教的盛行,并非沒有道理。所以作者特意選擇用“寺廟”來將古今貫通在了一起,看來并非巧合。
全詩前二句寫江南美景之“廣”,后兩句又寫了江南文化之“深”,再加上最后一句“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感嘆,引人遐想、發(fā)人深思,更是對當(dāng)時腐朽制度的諷刺和對當(dāng)政者的提醒。
【江南春(江南春絕句) 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江南春絕句》原文及賞析02-16
江南春原文及賞析03-03
《江南春》原文及翻譯賞析10-26
江南春·波渺渺原文及賞析03-27
《真州絕句》譯文及賞析07-25
江南春語錄11-22
江南春色二胡簡譜及歌詞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