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賞析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

時間:2022-11-07 12:42:07 賞析 我要投稿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

  李清照的許多詞給人們留下了她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印象。可是這《漁家傲》卻迥然不同。它氣象開闊,風格豪邁,形象壯美,富于奇想而又有所寄托,表現了她的精神面貌的另一個方面,也表現了她的詞的另一種風格。以下是李清照《漁家傲》賞析,歡迎閱讀。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1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首《漁家傲》在李清照詞集中風格獨特,歷來引人矚目。下面是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徐培均先生對此詞的賞析要點。

  這首詞氣勢磅礴、音調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格,是李詞中僅見的浪漫主義名篇。

  詞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準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儼然。“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 ”,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

  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仿佛”三句。這三句寫詞人在夢中見到天帝。“夢魂”二字,是全詞的關鍵。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雙疊詞中,通常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結。過片處,或宕開一筆,或徑承上片意脈,筆斷而意不斷,然而又有相對的獨立性。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毫不停頓。可稱之為“跨片格”。“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 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然亦有所本。詞人結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 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遠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下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 路長 ”、“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詞人在現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胸中的憤懣,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杰出文學家,她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鵬正舉 ”,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說“鵬正舉 ”,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 ,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在大鵬正在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堪稱大手筆。“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于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后呼應,結構縝密。

  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離騷》、莊子《逍遙游》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構成氣度恢宏、格調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2

  漁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賞析:

  這也是一首詠梅詞。

  上片寫寒梅初放。何遜《揚州早梅》:“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露發,映雪凝寒開。”梅花,她開于冬春之交,最能驚醒人們的時間意識,使人們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認為是報春之花。因為梅花斗雪迎寒而開,詩人詠梅,又總以冰雪作為空間背景。庾信《詠梅花》詩:“常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這里,“瓊枝”就指覆雪懸冰的梅枝。半放的寒梅點綴著它,愈顯得光明潤澤!

  詞人接著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將開未開之梅的輕盈嬌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潔冰清,明艷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

  下片轉用側面烘托。梅花偏宜月下觀賞,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瓏透剔,使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值此良宵,且備金樽、綠蟻,花前共一醉。綠蟻,酒面的浮沫。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歷代詩話》引《古雋考略》:“綠蟻,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綠。”

  銀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綠的酒,晶瑩的梅織成了一幅畫,如夢如幻,空靈優美…… (侯孝瓊)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3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

  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夢魂仿佛回天庭,天帝傳話善相邀。殷勤問:歸宿何處請相告。

  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啊,又嘆日暮時不早。學做詩,枉有妙句人稱道。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島去。

  文學賞析:

  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詞,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南渡以后寫的詞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這一首卻是例外。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趙明誠病死。國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她只身飄泊江南,孤單寂寞地度過她那艱苦歲月的晚年,處于“路長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個性格爽直、柔中有剛、不愿受現實生活束縛的人,所以,有時想象的翅膀飛進了另一個世界。她幻想出一條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擺脫人間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況。于是夢跨云霧,渡天河,歸帝宮,乘萬里風到仙山去。這樣豪邁的氣概,不凡的壯舉,就使這首詞顯示出浪漫的情調,豪放的風格,而和她的其他詞作風格迥然不同.

  詞一開頭就寫:“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活繪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壯麗景色。這里,“星河”,即銀河。意思是說,天空連接著那象波浪一樣翻滾的云霞,這些云霞又是和晨霧連在一起,顯得曙色朧朦。而透過云霧遠遠望去,銀河中波濤洶涌,象要使整條河翻轉過來似的。河中許許多多帆船在滾滾的大浪中顛撲,風帆擺動得象在銀河中起舞一樣。這是寫天上的云彩,可謂千姿萬態。雖然寫的是作者在夢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這一幻想無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歷盡艱難險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潛意識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壯麗的一面,又有艱險的一面。它展現出一個晨霧迷茫、云濤翻騰、滾滾銀河、千帆競渡的開闊境界。這境界象是個仙境,作者就是在這仙境中經歷著的。所以,也漸漸地使她的夢魂好象回到天帝居住的宮殿去了。——“仿佛夢魂歸帝所”。“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宮殿。其實,這是人們在經歷了千辛萬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而她之所以夢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古代詩人往往設想自己是從天上宮闕來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時也就往往說“歸帝所”去。如蘇軾的《水調歌頭》說:“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也就是寫他想回到天帝宮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宮去,情況怎樣呢?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她聽著天帝在對她說話,殷勤地問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來,一直飄泊天涯,備受排擠與打擊,嘗盡了人間的白眼,如今天帝這么關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溫暖啊!作者這么寫,不管其主觀動機如何,客觀上已把天上和人間作了一個鮮明的對照,譏諷了黑暗的現實社會。她在若干年來的逃難生活中,多少事,憑誰訴?這次竟然得到訴說的機會了。這就引出了詞的下片,由她訴說自己的困難和心愿。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意思是說:我告訴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遠,現在已到了黃昏,還沒有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長嗟日暮”,出自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這里著一“嗟”字,生動地表現出她那徬徨憂慮的神態。下句,“謾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這一句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慨嘆自己有才而不能為世用,有懷才不遇之感;二是社會動亂,文章無用,有李賀《南園十三首》中的“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之意。兩者象是對立,實則統一,是互為因果的。那么,作者既然有這樣苦衷,她希望怎樣解脫呢?請看: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象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那齷齪的社會。叫風不要停止地吹著,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著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萬里風”句,出自《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風名。“九”是虛數,是多的意思。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樣飛旋輕快的小舟。“三山”,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個神山。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作者為什么夢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極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從上文的意思來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就是說,盡管她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但在現實社會中根本得不到實現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這樣想的。可見她的夢想仙境,正是她對黑暗現實不滿的表現。她要回到那沒有離亂,沒有悲傷,沒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間存在著戰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現實。所以,她的那種思想活動,并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有現實意義的。

  這首詞,思路開宕,想象豐富,意境遼闊,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它把讀者帶到仙境中去,飽覽豐富多姿的云濤;大鵬展翅萬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輕舟乘風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為之神往。這種借神仙境界來表達自己胸懷的浪漫主義作品,在李詞中是極為罕見的。

  李清照本為婉約派的女作家,能寫出如此豪放的詞,除了亂世迫使她從閨閣中走出社會,面對現實這些客觀原因之外,還有她的主觀因素,就是她的思維活躍,性格開朗,敢想敢說;同時,她遍讀群書,記性特強,不常見的字句、故實,都能一一記得,這就豐富了她的形象思維,使她對各種神話傳說和典故,都能運用自如來書寫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從而構成了這首具有浪漫情調而又氣魄宏偉的豪放詞。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4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漁家傲》詞一反她詞作的清麗婉轉、幽怨凄惻的風格,以豪放的筆觸,奇偉的想象,對云濤星河之夢作浪漫的描繪,抒發了封建社會中女子渴望擺脫種種束縛的愿望。 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這首詞在她的《漱玉集》及兩宋詞壇中都堪稱獨放異彩的珍品。此詞又一題為“記夢”,而夢境是現實生活在作家頭腦中的折射。仔細品讀,不難看出此詞為詞人南渡后所作。李清照自丈夫趙明誠病卒,避金兵之難,流落江南,處于前途暗淡的環境里,其間詞作多為愁苦之音。而此詞則另辟蹊徑,幻想出一條精神上可以寄托的道路,表現了一種超然的氣概,老師筆記《13.李清照的《漁家傲》《2006年志鴻優化》詩歌鑒賞習題作業解析》。整首詞完整地敘述了一個夢境故事。

  開頭兩句寫拂曉時海上的景象,展現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天、云濤、曉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為壯麗,其間又準確地嵌入了“接”“轉”“舞”這三個動詞,寫海天動宕,飛夢天河,在星斗斑斕的銀河中揚帆疾駛,真是意境壯闊,氣勢磅礴,意落天外。接下去,“仿佛”以下三句寫詞人來到天帝身邊,靈魂浪跡天涯、孤苦無依,渴望得到精神解脫的詞人受到了天帝的接待,“殷勤問我歸何處?”“問”之前修飾以“殷勤”二字,表達了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這里,沒有天人的隔閡,沒有等級的森嚴,只有平等的對話。對于天帝的恩澤,詞人并沒有感到受寵若驚。

  緊承上片,她向天帝傾訴了一番她對世路艱難的感慨。“路長日暮”是詞人晚年孤寂凄涼生活的寫照。同時,此語又源自《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詞人愿踏著屈原的足跡,不憚日暮路遙,上下求索,尋覓自由、理想的所在。“學詩謾有驚人句”,詞人又宕開一筆,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生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詞人在現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發抒內心的憤懣。但才華橫溢的女詞人并不一味地悲哀傷感,隨即轉寫自己高馳不顧的決心,“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幾句話用了《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一句,回扣了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的問題:看大鵬它已高翔于九萬里之上!風啊,你千萬別停下,把我乘坐的如蓬草般輕快的船兒,吹送到海中的仙島上去吧!就這樣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以述夢的特殊方式,凸現心中之塊壘,同時又展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她不僅表現了對人間秩序的不滿,同時又傳達了與不公平命運的抗爭的心愿。

  詞作剪裁巧妙,典故信手拈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意境雄奇,氣度恢宏。在遭受命運之神極無情極嚴厲的打擊之時,詞人沒有一味地頹唐、萎頓,心中依然有夢想,有霧氣迷蒙中的精神家園,試問蕓蕓眾生,幾人能夠?無怪乎,近人梁啟超評此詩曰:“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5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漁家傲》 【內容】:

  天接云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 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漫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釋】: 星河:銀河。 轉:《歷代詩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語:天帝的話語。 我報路長嗟:路長,隱括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隱括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之意。嗟,慨嘆。 謾:徒,空。 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 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 吹取:吹得。 三山:傳說中海上的三座仙山。

  【賞析】: 此詞當為易安南渡后的詞作。寫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游的方式,設想與天帝問答,傾述隱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壯闊,氣勢磅礴。這就是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的豪放詞,在她現在的詞作中是不多見的。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6

  上片描繪邊地的荒涼景象。首句指出“塞下”這一地域性的特點,并以“異”字領起全篇,為下片懷鄉思歸之情埋下了伏線。“衡陽雁去”是“塞下秋來”的客觀現實,“無留意”雖然是北雁南飛的具體表現,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字來自戍邊將士的內心,它襯托出雁去而人卻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過“邊聲”、“角起 ”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邊地的荒涼景象描繪得有聲有色,征人見之聞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異"字通過這十七個宇得到了具體的發揮。

  下片寫戍邊戰士厭戰思歸的心情。前兩句含有三層意思:“濁酒一杯”撲不滅思鄉情切;長期戍邊而破敵無功;所以產生“也無計”的慨嘆。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再次用聲色加以點染并略加頓挫,此時心情,較黃昏落日之時更加令人難堪。“人不寐 ”三字綰上結下,其中既有白發“將軍”,又有淚落“征夫”。“不寐”又緊密地把上景下情聯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時之所聞;“霜滿地”是“不寐 ”時之所見。內情外景達到了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7

  紅酥肯放瓊苞碎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詞作中也有一首風格特殊的《漁家傲》,這是一首豪放的詞,她用《離騷》、《遠游》的感情來寫小令,不但是五代詞中所沒有的,就是北宋詞中也很少見。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而能寫出這樣有氣魄的作品,確實值得注意。

  整首詞都是描寫夢境。開頭兩句寫拂曉時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還沒有人在詞里描寫過大海。“天接云濤”兩句用“接”、“轉”、“舞”三個動詞,來寫海天動宕的境界。“星河欲轉”,點出時間已近拂曉。“千帆舞”寫大風,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為李清照是山東人,對海的見聞比較多,所以寫得出這樣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我原來就是天帝那兒來的人,現在又回到了天帝處所。這和蘇軾《水調歌頭》中秋詞:“我欲乘風歸去”之“歸”字意義相同。“歸何處”句,著“殷勤”二字,寫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換頭“我報路長嗟日暮”二句的感慨。《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李清照“路長日暮”句的出處。這句子的意思是說人世間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婦女,縱使學詩有驚人之句(“謾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長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幾句說,看大鵬已經高翔于九萬里風之上;大風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萊三島去吧(“九萬里風”句用《莊子·逍遙游》,說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旋風,九是虛數)!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寫出這樣豪放的作品呢?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于種種束縛之下,即使象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和才華的女作家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成語“庭院深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表達她的煩悶的心情。她要求解脫,要求有廣闊的精神境界。這首詞中就充分表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但這種愿望在她生活的時代的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而能不安于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大膽地提出沖破束縛、向往自由的要求,確實是很難得的。在歷史上,在封建社會的婦女群中是很少見的。

  這首風格豪放的詞,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更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于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沖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相關文章:

李清照漁家傲賞析07-08

漁家傲李清照賞析07-08

李清照《漁家傲》優秀賞析07-08

李清照詩詞賞析07-24

李清照《浣溪沙》賞析09-04

漁家傲賞析09-09

《漁家傲》的賞析05-14

漁家傲原文及賞析02-27

漁家傲的古詩賞析07-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舞阳县| 文水县| 四子王旗| 天水市| 沂水县| 肥城市| 温泉县| 阿巴嘎旗| 桦甸市| 许昌县| 全州县| 正蓝旗| 长宁区| 泉州市| 高青县| 布拖县| 南涧| 通州区| 城市| 女性| 普格县| 宜昌市| 齐河县| 额尔古纳市| 隆化县| 南投市| 肇州县| 东安县| 诏安县| 青铜峡市| 柯坪县| 来凤县| 龙泉市| 张家口市| 韩城市| 永川市| 石台县| 偏关县| 武定县|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