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做法與禁忌
湯圓是我國漢族代表的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元宵的做法
取100g上好的黑芝麻,放入平底鍋中,用小火耐心翻炒,待聽到鍋中的黑芝麻發出“啪啪”聲,且能聞到明顯的芝麻清香時,黑芝麻就算炒好了。
將黑芝麻倒在案板上攤開,再稍稍放涼,接著用搟面杖搟壓成黑芝麻碎。 或放入打碎機中攪打成黑芝麻碎。
選120g較厚的豬板油,用手從豬板油邊緣處將筋膜揭開,再小心地完全撕下,接著將另一面的筋膜用同樣的方法撕下,再把豬板油切成小丁。
把黑芝麻碎、豬板油小丁和綿白糖(100g)放入大碗中,戴上衛生手套,用手不斷地攪拌抓攥,使3種餡料充分揉和在一起,形成一整塊,看不到白色的豬板油即可。 (注意:豬板油中的筋膜較多,如果在攪拌過程中發現殘余的筋膜要挑出去除,以免影響餡料的口感。)
將黑芝麻餡料用手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約10g重,再用手搓成小圓球。
在400g湯圓粉中逐漸調入250ml溫開水,并用手不停混合攪拌。
最后和成一個軟硬適中的面團,再靜置30分鐘,接著將面團搓成長條狀,再切成大小均勻的小段。
用手將粉團搓成圓球狀。
保持雙手的干爽,將粉團放入手中,小心地捏成酒盅狀湯圓皮。
在每個湯圓皮中放入1枚黑芝麻餡料塊,再將面皮邊緣向上端收起,直至將黑芝麻餡料塊完全包裹住。
再將粉團搓和成圓球狀,制成湯圓生坯。
元宵的煮法
一是開水下:將鍋內的清水燒得沸騰,然后將元宵下鍋,用勺背輕輕推開,不粘鍋底。
二是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若還用旺火,元宵就容易破裂。同時,受熱不均勻,也易導致外熟內硬不好吃。
三是加冷水:元宵浮起后,需加入適量冷水,以使鍋內的元宵熱中受冷,皮層凝結,粉質嚴實;煮開兩三次后,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
四是勤換湯:元宵煮過兩鍋后,湯變稠,應換水再煮。否則就會熟得慢,易夾生。另外,煮元宵時最好放2—3片姜,能讓元宵的香味更多地發散出來。
有的元宵水煮后,會出現粉紅或黃褐色的斑點。這是因為糯米粉受到了酵母菌的污染,使元宵失去了原有的風味和口感,這樣的湯圓最好別吃。
PS:或者可用微波爐,開水,三四分鐘即可。但口感不如鍋煮。
、吃元宵的飲食禁忌
1、糖尿病患者
最好不要吃甜餡元宵,可改吃咸味湯圓。如果把元宵當點心吃,就一定要減少正餐中主食的'量。
2、心血管病、高血壓病患者
應盡量少吃這種難以消化的食品,如果吃得太飽并吹到冷風,這類病人就容易引起急性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3、潰瘍病患者
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4、胃腸消化功能不良者
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導致胃痛、胃脹、噯氣、反酸甚至腹瀉。
5、急性胃腸炎患者
春節期間很多暴飲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腸炎,這時候如果多吃元宵反而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6、老年人
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減退,牙齒脫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較遲鈍,可能會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元宵一定要細嚼慢咽。
7、嬰幼兒
3歲以內的嬰幼兒是不適合吃元宵的。由于糯米比較黏,1歲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將元宵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餡中的花生。另外,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時也不能急于整個吃,以防不測。
【元宵的做法與禁忌】相關文章:
海螺的功效與做法及禁忌01-02
盤點杜仲泡酒的做法與禁忌05-23
南瓜粥的功效與做法、禁忌01-02
茼蒿的做法功效和禁忌01-09
美國留學面試的禁忌做法01-17
芹菜炒豬心的做法及禁忌06-04
味精的做法和食用禁忌07-03
韭菜的做法和食用禁忌03-27
寶寶吃元宵的禁忌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