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服輸》的讀后感
“有時你認為輸了,其實你贏了。”
人生就是這樣,總在輸贏間徘徊,輸輸贏贏,磕磕絆絆,當然大多數人都希望贏,但不同的人看法自然不一致,必會“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實輸和贏,只是看問題角度不同而已,并沒有明顯的界限。正如文中的游泳者,兩個人對峙著要下水比賽,其中一個人則為了所謂的“面子”,硬逞強,結果連命都丟了,他要贏,到最后輸得很慘;另一個人則因為水勢太急可能危及生命而甘愿服輸,故沒有釀成大禍,這就是智慧的表現(xiàn)。表面上看,他輸了,實際上他是贏了。
由此看來,輸贏并非界限分明的`。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我想有時候“小忍”則活命,“大忍”則贏。
舉個例子,一名登山者,在珠峰七千米高的地方因為山上氣候惡化而返回。雖然那時他完全可以沖上峰頂,但在如此惡劣情況下,他毅然選擇了退卻。許多人對他的行為表示不解,他卻回答:“七千米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奇跡。”一個狂熱的登山運動員在唾手可得的勝利面前認輸,這需要勇氣。
是,敢于服輸是需要勇氣的,敢于服輸的人,何嘗不是一個男子漢?
不服輸有時是堅韌,而有時卻是致命弱點。有的人把“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作為人生目標,這固然看上去雄心勃發(fā),但更多的人卻用這個目標為借口貪名圖利。說到底還不是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到最后,眾叛親離的有,悲痛破產的也有。他們在贏得金錢與名利時,便輸得一塌糊涂。
學會適時服輸就要學會人生的加減法,就像放風箏,如果線斷了,就撒手吧。如果懂得人生的加減法,當感到背上明顯有壓力時,能及時將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卸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舍得”,有“舍”才會“得”。
羅佰特·梅里爾來到紐約夜總會的一個俱樂部,也就是位于一條小街的名叫馬丁尼克的俱樂部試唱,薪水是一個星期150元。
那是羅佰特·梅里爾第一次試唱,他求職若渴。老板也很喜歡羅佰特的聲音,想立刻雇傭他,但節(jié)目導演另有內定人選了。他說:“你的聲音很好聽,不過我們已經決定用其他人了。”這個閉門羹令羅佰特沮喪極了。然而,第二年他來到大都會歌劇院試唱,翌年他開始唱《茶花女》。
如果羅佰特·梅里爾得到了馬丁尼克的工作,大都會歌劇院的大門也許永遠都不會向他敞開。
想想我們,多少都會為將來擔憂,也會因此迷失了當下的生活。很多圣人談論得失的目的無外乎教世人放棄或減輕得失觀,不要一味地強調得,也不要一味地痛惜失。
得到的同時就是失去,得中必有失,失中必有得。做到該放棄時果斷放棄,得到時不盲目樂觀是最為理想的。所以無論得失,都應坦然面對,這樣才是智慧的人生!
【《適時服輸》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適時服輸的人生感悟12-07
學會服輸的作文03-06
關于不服輸的作文12-10
經典散文:我喜歡適時的獨處04-19
盆栽寶蓮燈怎么適時澆水08-08
學會適時放棄隨筆散文02-19
要學會適時放棄作文06-06
不服輸的人生格言07-08
天生傲骨怎能服輸高中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