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苦中作樂
高中作文:苦中作樂
苦與樂相互矛盾,又相互聯系。但苦卻滋生快樂,即所謂的“苦中得樂,苦中享樂,苦中作樂。”
苦與樂,二者相依在一起,是對立的統一,可以相互轉化。苦是樂的源頭,樂是苦的歸結,總之,苦與樂是相輔相成的。
春日耕耘,扛一柄鋤鍬,在土地上揮汗如雨,卻無心于功名,即使簞瓢屢空,仍然其樂融融。遠離塵世,隱歸田園,靜觀花開花落。東晉詩人陶淵明生活清逸自由。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他忘卻了仕途的不達,苦中作樂,尋回了心靈的一方凈土,寫出了心中向往的圣地——桃花源。他選擇了歸隱,選擇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新淡雅,與世無爭。因此,他便成為了享譽文壇的田園派大文豪。
摒棄世俗,融入自然,贊美自然,天馬行空,清高灑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生,抱負遠大,曾以成為帝王之師為目標,卻奈何鯤鵬之志難以施展,然而他仍然自視清高,用杜甫的'話來說,即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因此晚年的李白盡管屢遭貶謫,但在其所作詩篇中仍透露出昂揚之氣;盡管在人生的低谷,也不放棄理想,雖放逐其身,卻不曾放逐自我的心智與氣節。這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氣,在李白身上得到了融合的體現。他以酒做伴,山水為友,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是非常人所能及的,因而不愧為得“詩仙”的稱號。
人生落魄,屢受貶謫,懷才不遇,卻仍笑言“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學家蘇軾,他一生經歷了三次貶遷,可謂境遇悲慘,但這也始終未能摧毀他的意志。蘇軾通過自我調整,苦中作樂,真正做到了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困頓的時候,他仍揮灑自如,怡然自得。真正體現了出了一代鴻儒的非凡氣概。
閑者無樂,充實者快樂;惰者無樂,勤奮者快樂;盲目者無樂,有志且為之奮斗者快樂。我們應該永不停息的苦苦追尋,去尋找那艱難險阻背后的快樂,它將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會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力量。所以,苦中作樂,苦中得樂,苦中享樂。
【高中作文:苦中作樂】相關文章:
讀書,在苦中作樂作文12-19
苦中作樂的軍訓生活07-15
苦中作樂,春暖花開作文01-04
苦中作樂400字優秀作文03-14
新生軍訓感想-苦中作樂06-04
高中優秀作文:感悟高中04-01
高中珍惜擁有高中作文04-04
高中作文精選09-30
高中精選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