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升高中》作文參考
躍升高中
大概初中二年級最后的期末考試就算是升高中的考試了吧,好像沒有統考也沒有沖刺。但當時全國已經吹響了向科學進軍的號角,實現四個現代化就靠我們這一代了,我們肩負祖國的重托和無比光榮的歷史使命。記得老師引領我們全班同學憧憬二零零零年的摸樣:到那個時候我們的祖國像花園,我們的城市很現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工作就是按電鈕,生活如同做游戲。沒有貧困殺戮欺騙和憂傷,一切都是那么陽光燦爛和美好……二零零零年,我們就三十七歲了,黨需要我們,祖國需要我們,人民需要我們。
舒舒服服地過完了暑假,開學看榜那天我去的特別早,上榜名單剛剛貼到校院西墻的宣傳欄上。淡黃色的一開榜單一溜十幾張并排貼著,第一張上書“中榜名單”四個紅色大字,下面是黑色的班級和學生名單。我記得我與同學的哥哥就是那個現在定居加國的中產階級,我在找我自己,他在找他弟弟。高中一共分了十個班,據說一班二班是快班,三班八班是中班,九班十班是慢班。我首先散看了大概,緊接著從中班下手品讀,兩遍沒有新發現。我記得我很熟悉自己的名字啊,怎么沒找到,不會是進了九十班黑名單吧,我狐疑著迅速過了一遍九十班的名單,沒有我。但我是不會相信我能進一二班的,用手指著捋了一遍中班的人名,還是沒有。把我忘了嗎,我可是有志青年啊,我還想為黨和祖國的事業盡一份力發一分光呢,不行嗎。我傻愣愣木頭頭地站在榜前柳樹下,同學的哥哥說他弟弟在二班。我呢,我是誰,我到哪里去了。我帶著疑問大著膽子把眼睛稍稍往一班的榜單上瞄了瞄,啊,那是多么熟悉的名字啊,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我發現它高大威猛雄姿英發泰泰然然地佇立在一群一班同學名單的中央,它看我發現了它,似是委屈似是興奮又馬上含情脈脈眼淚汪汪地沖著我笑起來,它在鼓掌,它在尖叫,它在粉我。啊,沒想到我的名字一直在尋找我呢,我太感動了,它對我忠心耿耿沒有計較我的粗心,就是我看不起它它還是對我充滿了希望和盼望。
我的名字我的榮耀,我為你而來,非你莫屬。
不適應
高中一班二班在學校一個相對獨立又僻靜的院子里,我們班緊靠萬印樓,這兩個教室是學校最好的建筑。一前一后,前面的臺屋有一個小后門被積死了,后面的還稍稍高出前面的大臺屋。大臺屋灰頂灰墻青石階,石階兩邊能打滑梯。大臺屋的地面比院子高出一米多,屋內方磚鋪地,雕梁畫棟,四根一抱粗的紅漆立柱擎天佇立。我們班六十個同學分散坐下不擁擠不顯多,還有四條過道。同學都是生面孔,沒見老師排座位,不知為何大家都自由選擇爭著往前坐。我的習慣是往后向后勇往直后,太順利了,沒人跟我爭,我如愿以償,就是老師講課有回聲。
七八級高一一班,我是怎么一不小心爬進高中一班的呢,我納了一個多月的悶沒有回過神來。我跟家里人沒好意思說那是一個快班,大哥聽后尋思半天說:呀,有出息了,我給你題詞的枕頭起作用了哈,莫非咱家還要出個大學生?看大哥不解又不信的樣子,我有同感但只要不吃醋就好。初中宋老師也沒給我祝賀和忠告什么的,我的初中同學都去哪里了,難道就這樣走散了不成。我感覺不太適應,數學老師畫圓不用圓規而用小拇指頭頂為圓心食指與拇指捏一粉筆在黑板上轉圈。特別是同學,一個個不茍言笑,課間坐在原地望著室外出個神算是休息,除了學習不問其他事。有個同學問我道:這幾門課你什么最強?我說幾何還可以。他馬上給我出了一道幾何題,我一看就暈了,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因為課本上沒有這么復雜的幾何題,僅延長線就有五條,嚇死我了。
我想這段短暫的經歷算是我人生最大的亮點,別人不知道或忘了可以,我應該自豪并時常回味一下,因為我也是曾經在“精英層”呆過一段時間的人啊!
淘汰,人間叢林
“精英層”,這個圈子不好混。我在高中一年級一班呆了不到三個月,一次期中考試就把我淘汰了。有點無情但很輕松,班主任老師通知我去教務處,啥也沒有說。我收拾書包走出教室的時候,我的那幫精英同學們都在各自心懷或遠大或高遠或宏偉或崇明的心態寧靜入定,他們沒有疑問似是早在預料之中我也沒有告別似是這段相遇這個緣分原本就是個錯誤。班主任沒有給我一句評論和忠告,宋老師也沒有給我任何鼓勵和安慰,也沒有聽到同學的議論。父親母親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大哥長舒了一口氣,二哥在單位常住可能根本就不知發生了什么。一切來去無蹤影?……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當時我也沒有認真想過這會是個問題,倒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才了解到:這是學校第一次分快中慢班,這兩個快班里的學生大多是教師子弟或關系人的孩子,或是初中老師推薦來的,他們沒有在家過這六十天的暑假,高一的所有課程早在這里學了兩個月了,因此,你根本跟不上。啊……啊~~~啊,原來如此。怪不得老師講課像放炮仗書寫象趕計劃來時象欠了錢走時象還了錢似的,一句話也不多說。明白,明白就死不了炕上了。太晚了,總是明白的太晚,不晚。我以為是我在漂亮女生面前在桌子邊上用手指敲打鼓點和節奏造成的呢,責任推出去了,我也常舒了一口氣。結果呢,事情遠沒有結束,急什么。
信不信,偶然就是個錯誤。
信不信,被淘汰的感覺也不錯。
高一八
沒有選擇,來接收我的是高一八班的女班主任夏老師。她個不高,圓圓的'臉,說話有點慢但嘎嘣脆,是溫柔賢惠又善良的那種。她很愉快地接受了我,似乎很受歡迎的樣子。其他同學有些小議論:從快班下來的。新班長昌濰濃眉大眼,大高個,一副根正苗紅的正派形象,課間主動過來與我講規矩:咱們班的同學都是弟兄們,有啥事說一聲。并介紹同學互相認識,我沒有一一與他們握手,鞠躬說請多多關照,大家只是相視一笑。其實一會兒就熟了,沒有隔閡,有重回人間的感覺。
這里上課的氣氛真的不一樣,老師一邊講課還時不時地要維持一下課堂紀律,要經常強調一下學習的重要性。同學之間什么都問什么也說沒有任何秘密,上課回頭轉悠,下課翻翻蹬蹬。作業互相抄寫,難題高聲討論。來學校你追我趕嬉笑打鬧,放學路上搬著膀子摟著腰。生活有了四季,心中有了青草。窗外看見鳥兒在高飛,舉手遠瞄一槍沒打著。也有發呆出神的時候,有時還能想起我那位一班的同學。我去過他家,我去的時候他正在家里看電視,是一個黑白九寸小電視正在播放《黨的女兒》。對我來講這是一個新奇,他說他爸在法院工作。
頂上功夫
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據說上面兩句是歌頌理發師的對聯,我雖稱不上理發師,卻也自小愛好。
幾樣簡單的理發工具是大哥陸續買的:手推子,大小剪子,大小梳子,削發器,刷子,還有一塊圍脖子用的紅綢,平時紅綢還是這些工具的外包裝呢。那年月年輕人剛開始時興留長頭發,上海理發館的師傅理出來的是一水的“大青頭”,太難看。看大哥給別人理發我是很眼饞的:看他繞坐著的人轉來轉去,一付對他負責又盡在掌握的操刀手樣子。還時不時地發出命令,仰仰頭,歪一歪。左手扥耳垂,右手下剪子絞。左手按住后腦殼,右手推子向上拱。左手梳子尺,右手剪子平。左手翻飛,右手跟上。左右配合,一陣瞎忙。一會兒一個嶄新的人頭,一張精神的面孔,一堆滿意的笑容,成就了一身榮光。大哥一邊收拾工具一邊發出最后一道口令:自己回家洗頭吧。我則趕快拿起笤帚把地上的頭發打掃干凈,可能是這個原因,大哥雖然沒有教我怎樣給別人理發,卻也沒阻止我用他買的理發工具給他人推頭。
我是和同院的君一起互相理發練手的,之后我就開始自稱是會理發的人了。無論大人孩子,來者不拒,我還給母親剪過頭發呢。有時還帶上工具騎上單車外出“巡理”,到了地方他們多是很高興,我又沒啥事,玩似的。但往往是說好理一個最后理了三五個,那時年輕也不知道累。我的這個愛好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一直持續到差不多八十年后期有足足十年多的光景,現在回想起來倒是多少有點后悔為何當初沒有學做美發師呢。十年多的時間我剃過很多人的頭,而且堅持給某些人剃頭的時間相當長。不過我想,此事一如既往地無需他人記得,他們也真的不會記得,理個發不算事。
最氣惱的是每次給大哥理完頭發,總是這不行那不行,好像我永遠趕不上他似的。其實你又沒有教過我,我想,再說頭發只能是越剃越短,叨叨急了我一推子給你從后到前拱一道溝,剃你個大光頭。
家有國寶老紅軍
同桌君一般個頭,黑又亮的分頭,國字臉,棱角分明,一副有志青年的摸樣,就是說話不能太急。我們兩個迅速成為了很好的同學,一同做題,同時嬉戲,無話不談。我們兩家相距不遠,第一次去君家里玩嚇了一跳,我是第一次親見這樣氣派的同學家:漆黑的大門,門框上掛著紅底黃字的“光榮”軍屬牌,推門而入是高大的影壁墻和葡萄架。這是一個獨門獨院,院子是紅磚鋪的地面,一溜五間紅墻紅瓦前后玻璃大窗的北屋是正房,東西是偏房和茅廁。進屋內見一老者端坐在竹制躺椅上,手邊上是茶是煙是痰盂。君說這是他的父親,打了招呼沒聽懂君的父親說什么,君說父親是南方人,屋內一忙碌的中年婦女是咱們本地人,君說這是母親。之后同學龍告訴我說:君的父親是老紅軍啊,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啊,就是當時的紅小鬼。不過他爹可沒翻雪山過草原吃過皮帶挨過槍子,他爹命大。他爹每月的工資是中央里發,再由市府派專人送來,每年還有旅游休養費。與君家挨著的是胡師長的家,他有個女兒想和君好啊。
記得有次在君家幫忙干了點小活,非要留下吃飯。是那次我第一次見到吃到圓豬肉火腿,一片一片紅紅的,一口一口嫩嫩的。看著香吃著更香,吃著香咽下去更香。
每次我給君理完頭發,君都會對著鏡子正反看了又看,還要把火鉗在液化氣爐子上燒熱了把頭發拿上幾個彎。后來我們玩的就很熟了,與君的家人也很熟了,君的大哥和三哥也成了我理發的常客。
甲級方程
我進入高一八班初期那段時間有一種下派干部的感覺,長得也五大三粗,老師和同學都另眼相看。咱這人又從來不會裝模作樣地拿架子,吹呼燎壺大茶壺。
君和我同桌,他是想學習也是愛學習更是會學習的人,我倆可謂哥們義氣,一拍即合。這個人很聰明,不愧是老紅軍的后代,南北結合的產物。我記得我倆一些關于化學方程式的小事,在我看來也勉強算是一些亮點。化學方程式太多了,什么酸加減,什么置換反應,……要全背過是很難的,君給我點了一句,剎那間我就開了竅。此后每逢老師提問或爬黑板,我和君雙雙舉手,而每次都是我倆一起爬黑板。老師就像找了一對活榜樣似的,神氣地在我倆身后高聲喊方程,我倆則迅速又準確地得結論:酸加減等于鹽和水,氫二硫氧四加鈉等于硫酸鈉和氫,還要在氫的邊上畫一向上的箭頭。通常的情況都是老師說完我們就寫完了,沒有錯過。越是這樣完美表現老師越愿意叫我倆也越得意而同學則多發呆,其實我們沒有死記硬背。
最得意的是前面兩個同學寫砸了換上我倆的時候:我們不動聲色,輕輕起身快步上前,擦去出錯的乙級化學方程式,扔一支粉筆給君,轉向黑板。接下來就是想什么來什么,叫什么有什么的甲級時代。
仿古銅
同學龍的爺爺是我們當地很有名的民間藝人,雖然不在了但手藝在當時卻無人能及。據說最拿手的是仿古銅制作,代表作是“馬踏飛燕”,可以亂真。龍什么也沒從他爺爺那里學到,僅僅對扎彩裱糊略知一二,我在龍的亂點之下也學了一點皮毛,糊頂棚。
原先住的平房其實是個尖頂,因此要在四面墻的平口處軋制一個頂棚,在頂棚的框架上糊上報紙,既保溫又防塵。我跟著龍學了一次之后,每年家里翻新頂棚的事就成我的了。多是在法定假期或臨近過年的日子,屋里的東西能收的收起來,能蓋的蓋起來。拆除舊頂棚是個又臟又煩的活,烏煙瘴氣的陳年老灰不說,還有各式各樣的蟲子,有時還能拆出蝎子來。干這樣的活如果不包扎嚴實,還有一定的危險性。完了之后把平時攢下的舊報紙裁好尺寸與熬好的漿糊一起放在案子上,準備好刷子。糊第一遍報紙的時候漿糊只刷三個報紙邊,糊第二遍的時候才滿刷。記得有一次二哥看我糊頂棚很熟練,心想這有何難,抄起一張刷滿漿糊的大紙就往頂棚上刷糊,卻沒有料到人站在梯子上仰著頭嘴里還要咬住笤帚,雙手拿住刷滿漿糊的紙的兩個角,最難的是不能抻的太緊,一緊就破,稍松一點糊上就有摺。二哥不知竅門卻又是性子急的人,初次上陣站在梯子上仰脖反手那個難受勁,一次沒找準,二次沒貼上,三次一著急,那張刷滿漿糊的大紙從天而降恰巧扣在揚起的臉上,幸虧二哥靈活,順勢跳了下來,洗洗臉轉身走了,不干了。……后來第二遍糊頂棚就用大的粉裱紙了,特別白,難度也大了許多。
把糊頂棚的工作完成以后,晚上睡覺前特別興奮,瞅著新報紙糊的頂棚,我與哥哥有一種游戲:我看好一段話念出來讓哥去找,字越小越難找,找不到說明眼睛不好。
【《躍升高中》作文參考】相關文章:
高中隨筆參考02-09
高中隨筆作文參考:張狂03-11
心靈的深處高中作文參考06-14
高中敘事作文參考03-21
低調做人高中作文參考06-24
高中畢業作文參考05-11
高中優秀英語作文參考07-27
《生活》高中話題作文參考05-21
關于老師的高中作文參考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