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賣花聲·懷古》賞析
【原文】
中呂·賣花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
張可久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長嘆。
【注釋】
賣花聲:一名升平樂,曲牌名,句式定格為七、七、七、四、四、七,共六句。
美人自刎烏江岸:項羽失敗后自刎于烏江,他的愛妾虞姬也自刎而死。
戰火曾燒赤壁山:指三國時的赤壁之戰。公元二O八年,曹操率軍南下,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抗曹,以周瑜為統帥,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縣境)用火攻大敗曹兵。
將軍空老玉門關:班超白白在玉門關外耗盡歲月。將軍,指東漢名將班超,漢明帝和章帝時他奉命安定西域,使西域各族恢復了與漢朝的聯系,他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封為定遠侯,他在西域生活了三十一年,晚年思念家鄉,上疏請求回去,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門關”的話,“空老玉門關”即指此。玉門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古時通往西域的`要道。
【賞析】
凡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推動歷史前進的人物,都應該被歷史所肯定。張可久在這首小令中,無論是對于失敗了的項羽,三國時的孔明、周瑜和曹操,還是建立了安定西域功勛的班超,一概加以否定,顯然是錯誤的。不過,作者主要著眼于戰火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這在民族戰爭紛繁的元朝社會,有它一定的針對性和積極意義。
【題解】
這是《懷古》二首中的第二首,反映出作者對歷史經驗的看法:戰爭和享樂是社會動亂的罪惡根源,必將給人民帶來巨大的苦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窮途的英雄美人。
中呂·賣花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
【《中呂·賣花聲·懷古》賞析】相關文章:
《賣花聲·懷古》賞析04-06
賣花聲.懷古的賞析05-15
賣花聲·懷古原文及賞析07-22
賣花聲·懷古|注釋|賞析10-11
《賣花聲懷古》翻譯賞析06-27
《賣花聲·立春》賞析05-22
賣花聲原文翻譯及賞析03-13
元曲《賣花聲·悟世》賞析01-26
賣花聲·雨花臺原文及賞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