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醉太平·寒食》賞析
【原文】
正宮·醉太平·寒食(花飛時雨殘)
王元鼎
花飛時雨殘,簾卷處春寒。
夕陽樓上望長安,灑西風淚眼。
幾時睚徹凄惶限;
幾時盼得南來雁,幾番和月憑闌干,多情人未還。
【注釋】
“幾時睚”句:什么時候才能結束這種凄凄惶惶翹首凝盼的日子?睚(ya2),原意為瞪眼睛,怒目而視;睚徹,意為結束眼睜睜的翹首凝盼。凄惶,凄涼悲傷。限,期限,限度。
“幾時盼”句:什么時候才能盼得南來的大雁捎來親人的`書信。雁為候鳥,南來北往有定時,古人因此常把書札綁于雁足之上,借以傳情寄信。王勃《采蓮曲》詩云:“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賞析】
正當乍暖還寒的早春季節,一場時雨剛剛過去,摧得落英滿地。在西風夕照之中,一位少婦登樓卷簾,頻頻遠望長安,然而仍然沒有自己心上人的身影,心中一陣酸楚,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這樣的憑欄縱目,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已經有過多少次了。
這就是王元鼎為我們描繪的一幅閨中少婦凝眸憑眺、渴盼思念自己丈夫或戀人的真實圖畫。為了更加突出強化女主人公的如癡如醉的濃情,作者在小令的半中間插入了一個鼎足對:“幾時睚徹凄惶限?幾時盼得南來雁?幾番和月憑闌干!”形成排比句式,增強了表現力,使對女主人公的神精心態的刻畫更為細膩入微,形象因而也就更為凄楚動人。
【題解】
這首小令為王元鼎《寒食》四首之四,抒發了閨中女子思念情人、盼望郎歸的一片幽情。
流露出對“金榜無名誓不歸”的封建傳統價值觀的批判態度。
正宮·醉太平·寒食(花飛時雨殘)
【《正宮·醉太平·寒食》賞析】相關文章:
《正宮·醉太平·警世》賞析01-24
《正宮·醉太平·懷古》賞析06-26
醉太平·寒食賞析02-14
《醉太平·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03-02
醉太平·寒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5
醉太平原文賞析09-26
《醉太平.歸隱》詞賞析05-13
《醉太平》元曲賞析及譯文01-27
醉太平·春晚原文及賞析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