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花投放注意事項
1.魚苗在入池前一天要用密眼網拉幾次空塘。一方面使堆積在池底的剩余清塘藥物充分溶解,以防毒害魚苗,另一方面進一步清除敵害,如果發現敵害可用0.5克/立方米濃度的敵百蟲全池潑灑進行殺滅,此濃度對輪蟲沒有殺滅作用。
2.在魚苗入池前一定要檢查清塘的藥物毒力是否消失,以及水的肥度是否合適(放苗前一天可用水體解毒安或凈水解毒寶500g/畝)。首先取半桶水,因有時表層水毒力已消失,但底層的毒力仍然很強,將魚苗放入水中觀察2小時~4小時,看是否正常,以確定魚苗能否入池。pH值應在7~8.5范圍內。其次可根據水色、透明度和餌料生物情況判斷水的肥度,如發現池水過肥,可加注清水調劑,池水的肥度不夠,應立即補施“速溶培水精華素500g+魚美劑300g+藻種50g”。
3.魚苗入池時要求池水溫度不能低于運魚水溫3℃,如果水溫相差過大,就應先逐漸調整溫差,魚苗適應后再入池。用塑料袋運輸的魚苗,在入池前應先將塑料袋開口緩慢放入預先安置在漁池中的網箱內,待池內水溫與袋內的一致,讓池水與袋內的`水逐漸混合,停10分鐘~20分鐘后再將魚苗連水一起緩慢倒入箱內,借此調節水溫差和魚苗對袋內氣壓改變的適應,有人稱為“緩苗”。如果開袋時發現魚苗呈仰臥狀態,這是二氧化碳中毒現象,只要經過緩苗,放入清水一段時間即可恢復。如果將魚苗從袋中直接傾入池內,即使在放養時肉眼觀察生活正常,下塘后也會發生死亡,即運輸后死亡。因此塑料袋運輸魚苗,入池要特別細致操作,緩苗處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
4.水花下池前1-2小時應使用“潑灑姜1包+水霉凈10g=2畝”進行藥物抗應激消毒。
5.堅持魚苗飽食后下塘。魚苗飼養的生產實踐證明,魚苗入池前喂1次熟蛋黃+破壁酵母,如能撈取輪蟲投喂更理想,其成活率或成長速度都比不喂的有明顯提高,因此很多地方堅持魚苗飽食后下塘。魚苗運到后,先用網箱喂餌,再重新過數入池。在網箱內取苗時,上風頭的魚苗一般體質較強,個體較大,下風頭的魚苗體質較差,個體較小,這樣就可將個體大小不同、體質強弱有別的魚苗基本分開,以免在飼養過程中個體大、體質強的魚苗排擠個體小、體質弱的魚苗,而逐漸形成大小分化。但在操作過程中要嚴防網箱中缺氧,以免造成損失。
6.魚苗下塘時要選擇深水處,緊貼水面慢慢放苗。據試驗,魚苗從30厘米高處倒入水中,可損傷5%~10%;距水面60厘米高時,魚苗損傷率可達20%~30%。因此,魚苗入池一定要注意緩慢輕放,魚苗放養后不要立即離開,要等魚苗散開游入池中后再離去,如發現魚苗密集成團,要用水滴輕輕潑灑,使其散開游入池中。遇到起風天氣,要在上風頭深水處入池,以免魚苗被風吹到池坡或壓到池底而造成傷亡。
7.同一池塘應放養規格一致的同種魚苗,并盡量爭取一次放足,以免發生大魚吃小魚及出池規格不齊。規格不一致的魚苗放養在一起,大魚苗的生長速度遠遠超過小魚苗,兩極分化就更加明顯。
8.自行孵產魚苗的下塘標準。看到兩個眼點、一個腰點這三個點,并能平行游泳時即可入池,否則要及時投喂,以免魚苗因饑餓而致死。下塘的時間要選擇無風晴天的上午,避免風天、雨天或夜間入池。
【水花投放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冷水花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07-14
水花的作文01-20
愛的水花作文02-27
拋水花的作文07-02
把握廣告投放策略提高投放效果05-01
水花的英語怎么說09-02
如何選擇節水花灑05-07
冷水花如何養殖方法介紹12-06
綻放的水花,燃燒的生命作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