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行前的注意事項
留學,舊稱留洋,一般是指一個人去母國以外的國家接受各類教育,時間可以為短期或長期(從幾個星期到幾年)。這些學生被稱為留學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加拿大留學行前的注意事項,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物質充盈的人們更傾向于追求精神層面的喜聞樂見。充斥大家高速旋轉生活節奏的念想已然是無論做什么都不輸在起跑線上,因此我們的腳步便奔走于各種,似乎永不停歇。
當留學成為改變人生軌跡,甚至成為打開新的人生方式變成一種選擇的時候,家長們接收的信息也紛至沓來,可是如何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過濾,沉淀呢?大多數家庭似乎不盡全然知曉,于是盲目從眾的心里便成為衡量選擇的標尺,當然了,其從眾結果亦不盡理想。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權衡出國合適與否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出國目的,近期,柴靜的穹頂之下引發了全民深思,由此,有些家長為了新鮮空氣,健康食品選擇出國;還有家長想讓孩子接受國外先進教育而出國;也有逃避中國中小學繁重課業而出國;更有提高學歷而出國的;也不乏為了移民而出國。您屬于哪種呢?無論何種選擇,都需要考慮如下幾方面問題。
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經濟實力。留學主流國家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通常要求費用比較高,但是其中加拿大相比另外三個國家而言,費用略低三分之一左右,高中每年花費(以公立學校為準,含學費和生活費)大概15萬;常規大學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共計需要20萬左右(多倫多,UBC等名校除外)。這就要求我們家長提前做好擔保金的儲備,本科四年連同語言一起讀下來需要90~100萬;讀碩士,基本兩年左右可以完成,不同學校和專業,費用要求不同,大概每年20萬左右,兩年學費生活費下來就是45萬左右。如果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或者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實力,那我們的出國計劃就可以進一步了。
其次需要考慮的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定是家長們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會體現在低齡孩子身上,有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但有的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才能完成學習任務。自理能力強的孩子沒的說,自然適應能力就會強,自理能力弱些的就需要培養和鍛煉了,需要做好出國前的心里準備。否則孩子出國后會有各種不適,讓家長倍覺困惑卻又無計可施。無論如何,大概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基本可以適應當地生活了,適應之后,大多孩子的性格也會有非常大的變化,應對困難和抗壓能力都會超乎想象的提高。
最后就是學習目標,如果孩子現在是高中在讀,想讀名校,且有讀名校的潛質,那么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猶豫,一定要盡早送孩子出去,加拿大讀完高中上名校的幾率相對比中國讀完高中上名校幾率更高一些,以我10年來送出去的高中生為例,通常85% 的學生讀了加拿大高中基本都能上名校,且安省居多一些。如果是想出國讀碩士,那么大學在讀的學生就特別需要提高自己平時的考試成績了,最好85分左右,加拿大碩士錄取對學生要求比別的國家要高很多,做到未雨綢繆以備達到申請條件,還有就是英語成績,雅思基本要求6.5,單項不低于6.0,托福100左右,單項最好不低于25.理工科最好能夠準備GRE315左右,商科建議準備GMAT成績600以上,沒有也可以申請,但是學校選擇范圍就會縮小了。
加拿大留學條件要求
一、加拿大留學保證金
1.存款保證金的金額和期限
通常來說,申請加拿大高中課程,需要提供60萬元左右的保證金;申請社區學院的資格證書或大專課程,需要提供30萬元左右的保證金;申請大學本科課程,需要提供40萬元左右的保證金;申請研究生課程,需要提供25-30萬元左右的保證金。
而根據一些學生的特殊情況,保證金的數額也可以向下浮動。只要家庭有足夠的收入,加拿大保證金歷史的門檻并非難以跨越。
但是要注意,擔保金未必越多越好,只要滿足留學需求即可。同時,要提供與擔保金匹配的收入以及較長的存款歷史和來源,這樣更有利于獲簽。提供的資金很多,但是歷史記錄不佳,來源不明,依然容易遭到拒簽。
2.存款保證金的凍結時間問題
加拿大留學保證金凍結時間一般為一年零三個月,資金在凍結期間,消費者不能夠取出其中的資金,因此出國留學者應該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期進行存款。在證明期間時,銀行會凍結存款,要收好收據證明。如果因為拒簽而無法正常到校,也可以隨時解凍便于使用。
其次銀行的開具時間也需要注意,最好是臨近簽證的時候讓銀行開具,若是時間提前過多,簽證官很可能因為資金即將解凍而對申請人的存款額表示質疑,從而可能會被拒簽。
3.換匯和現金匯款問題
換匯需要通過正常渠道每個人每年都可以換5萬美元以內的外匯,從而滿足正常學費和生活費的需求。如果通過其他渠道成本和手續費都會高很多。通過非正規渠道匯款是違法行為,并且會查封沒收。
不可攜帶大量現金入境,輕則被扣,重則追究違法責任。向國外匯款,直接在銀行購匯后匯出,手續更簡單、費用更低。如果取出現鈔后再匯款,由于現鈔折成現匯有買賣差價,花費更高。同時,存入的現鈔超過5000美元,還要向銀行說明現鈔的來源。
擔保人要求
擔保人可以是父母、親戚,也可以是國外的擔保人。
如果是父母、親戚,提供相關的親屬證明即可,一般可以去公安局直接開具。
而如果是海外擔保人,審核會嚴格一些。加拿大本國的擔保人,大使館只接受持有T-452稅單或T-4工資表的擔保人,其他人是不具有擔保資格的。
擔保書需要準備中英文兩版,并經過公證之后才具有法律效益。
二、加拿大留學條件要求
學術成績
加拿大目前各所大學都承認中國學生的成績,如:高中成績、會考成績、高考成績。
如果大學在讀,還需要提供大學的在讀成績。對于名校來說,高中三年成績在85分以上是必須的,不同專業對分數也有不一樣的要求,如商科或工程專業甚至可以達到90分以上,這個錄取標準每年會根據申請人數的不同而略有變化。
加拿大大學對高考和會考成績要求不盡相同,如圭爾夫大學要求高考成績在550分以上、維多利亞大學要求達到當年總分的65%,如果學校沒有明確要求的,學校通常只是參考一下,但隨著中國學生的申請增多,高考和會考成績在申請中的分量越來越重。
英語成績
加拿大大學對IELTS或TOEFL成績都有明確的要求。
如多倫多大學要求IETLS6.5,單科不低于6,不論總分有多高,如果小分達不到要求,學校都視為不能滿足學校的語言要求。
但如果總分正好6.5,且小分不低于6,就可達到大學的語言要求。
社會活動
加拿大各所名校,一般不要求學生提供PS、推薦信等材料,但豐富的社會活動經歷有利于在眾多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如:UBC大學的商學院,要求學生提供社會活動經歷來證明其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申請程序
加拿大的大學大部分是學年制,對于學年制的大學每年10月份開始可以申請第二年9月份的開學,網申的截止日期一般在第二年的1月至3月,文件遞交的截止日期一般在第二年的4月至5月。
大學每年在3月份開始處理申請文件,通常遵循“先到先審”的原則,愈早遞交完整的申請文件,就會愈早獲得錄取信息。
去加拿大留學,語言是很重要的一個申請條件。可是如果語言不過關就真的不能去加拿大留學了嗎?不是的,還有雙錄。
我們常說的“本科雙錄取”,就是語言也錄取了,正課也錄取了,但需要“先讀語言再進入正課”。
因為學生申請加拿大大學時,不能提供滿足大學要求的英語成績(雅思和托福),但大學允許學生先讀語言,再進入大一。
通過雙錄取,學生同時獲得兩份錄取通知書:一份是大學附設的語言中心發出,另一份是該校的專業部門發出的。
加拿大留學介紹
加拿大是繼美國之后大規模地把新聞教育列入大學專業設置的國家。早在1902年,金斯頓女王大學舉辦主題論文競賽大學新聞教育怎樣造福新聞業,新聞教育即被提上日程。目前,加拿大全國70多所綜合性大學中,約有一半以上開設有新聞系或傳播系課程。
卡爾頓大學創建于1942年,地處渥太華,是加拿大著名的綜合性公立大學。1945年,卡爾頓大學就開辦了新聞學本科專業。半個多世紀來,卡爾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卓有成效的新聞傳播教育,而享有加拿大新聞教育的超級市場之稱,同時也被公認為是迄今加拿大首屈一指的新聞系。因此,卡爾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新聞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加拿大新聞教育的水平。
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我國新聞院系可以從該學院借鑒的辦學理念和做法。
培養負責任的新聞從業者
在社會關系日益復雜,媒體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新聞院系若是僅僅培養及時報道新聞的從業者,早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栴D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要招收:新聞學、傳播學本科生和碩士生;傳播學博士生,目前有900多名學生在校就讀?栴D大學新聞學本科培養目標是:著力于為新聞媒體和相關職業培養負責任的從業人員。新聞行業提供了一種在最終期限的壓力之下協同工作的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環境。這種職業要求學生掌握以下能力,比如:快速尋找相關資訊,闡釋發現,以及清晰、簡練和從容不迫的自我表達能力。新聞行業崇尚真實的好奇心、健康的懷疑主義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維,同時拒斥犬儒主義和陳規偏見。至為關鍵的是,它提供了一種成長性的環境,有利于那些對工作充滿著強烈責任感的記者的誕生,不論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是報道發生在一個小社區中悲慘的死亡事件,還是報道遙遠地區交戰地帶的緊張局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的新聞教育目標更為強調一專多能等應用技能。就一些知名新聞院系的`辦學理念來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強調基礎,注重實踐;清華大學以素質為本,實踐為用,面向主流,培養高手;中國傳媒大學依托廣播影視事業,多層次,多規格,多樣化,開放式辦學,加強多學科兼容和交叉滲透。這些著名院系大都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對學生勝任新聞工作至關重要的反思和批判的職業精神,通常不太提及。
世界著名傳媒院校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在2003年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應付新聞行業正在遭受商業和其他利益支配的一個辦法是:讓新聞業具有更堅定的標準和價值觀,以便使新聞工作者有一種天生的抵抗力。大學應當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必須擔負起更多的責任,通過更好的新聞教育課程體系和發展研究能力,來履行服務公眾利益的責任。
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媒介與傳播學系主任AngelaPhillips教授指出:如果受眾對新聞失去信任,記者將失去在社會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而這種信任正在受到侵蝕。隨著煽情主義替代了客觀報道,西方民主社會的民眾正在逐步背離新聞媒介。如果西方社會的媒體要重拾大眾的信任,并在新增市場中被推進,新聞業就必須在內容和形式間求得平衡,而此平衡的取得必須從新聞教育內部開始。與之類似的是,由于理想和倫理教育缺失,畢業生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在媒介商業化和娛樂化的浪潮席卷之下,中國媒體的公信力也越來越受到受眾的置疑。因此幫助學生樹立反思和批判精神,新聞院系責無旁貸。我國傳媒教育專家鄭保衛教授也曾呼吁:新聞教育說到底應該是一種新聞素質、素養和專業理念的教育,而決不僅僅只是一種技能、方法和應用知識的教育。
筆者認為,強化新聞專業學生的職業精神,不僅是使新聞行業免遭商業和其他利益支配的一個途徑,同時也是使新聞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免遭淘汰,凸顯其學科背景,以自成一體的專業精神超越其他學科學生,并獻身公共利益的一個有效通路。目前全國設立新聞院系的大學已經達到300多所,在教育部備案的專業點達到661家,在校學生達10萬人以上。新聞學已經升級為一級學科,越來越成為一門顯學,在這種情勢下,更加有必要將培養具備反思和批判精神的新聞從業者提上我國新聞學教育的日程。
重視通識教育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James W. Carey曾撰文指出:新聞學的學術來源應該根植于人文科學和人文類的社會科學中。新聞應該與政治聯系,這樣才能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機構;和文學聯系,這樣才能提高語言和表達能力,并深刻理解敘述的方式;和哲學聯系,由此確立自己的道德基準;和藝術聯系,這樣才能捕捉到完整的視覺世界;和歷史聯系,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意識和直覺?栴D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除開設基本的新聞課程外,也同樣重視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大學教育和學術熏陶的基礎。新聞學教育課程篤信:受過嚴格新聞教育的記者應當理解新聞媒體是受歷史、組織、經濟以及社會邏輯作用的一種公共機構。因此,培養相關的人文素養不可忽視。在四年的新聞學本科教育中,大約一半以上的課程來自于新聞學專業課程之外。新聞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的全部課程中至少1/4來自其他領域或學科的知識。那些對經濟新聞感興趣的學生最好在斯普瑞特商學院選擇輔修;有志于文藝新聞的學生也可以在藝術和文化學院選修課程;新聞專業的學習幾乎可以和這所大學中的其他任何領域相銜接。這些學科推出了聯合榮譽學位,獲得該學位的學生需要完成新聞本科專業和其他學科,比如歷史、政治或者英語(Q吧)專業的必修課程。
我國新聞學教育雖然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培養復合型人才、寬口徑,厚基礎的重要性,但是就尊重學生自主選擇這一點來說,還不盡如人意;旧,每學期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一般主要是在本院系課堂開展,所以,有些非本院系課程還是由本院系老師主講。可以想見,并非專業出身的新聞專業教師,一面自學一面把剛剛學到的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知識現學現賣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效果又能好到哪里去?卡爾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鼓勵學生去本院系以外的課堂聽講,同時推出了歷史、英語、社會等專業的聯合榮譽學士學位,這種院系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對于開拓學生思維以及知識面來說,效果自不待言。長久以來,我國業界人士一般認為新聞專業學生在媒體工作后,通常上手快,但是后勁不足。新聞專業畢業生能干的工作,中文、哲學、歷史、法律、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同樣能干,而且在媒體中更受歡迎,因為他們更有后勁。新聞專業學生參與第二專業輔修,將從一定程度上改變新聞專業學生知識結構偏狹,從事新聞工作后勁不足的困窘。
學生自辦面向社會的媒體
卡爾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十分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新聞機構聯手合作開設了覆蓋全國的實習項目。這些實習項目主要是針對三、四年級學生進行的一周到三周的新聞實踐,諸如到CTV新聞、TSN、 CANWEST新聞、探索頻道、加拿大地理雜志等媒體進行實習。此外,校內媒體從一開始就成為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錘煉新聞操作技能的練兵場。這些媒體主要是:
(1)首都新聞在線,一檔贏得贊譽的在線雜志,由新聞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Q吧) 協同工作,創作有關加拿大政府事務的新聞故事;
。2)Catalyst在線,學生在自然科學報道研討會方面志愿工作的一個集納;
。3)《城區新聞》,一份廣受好評的社區報紙,擁有17000份發行量,是渥太華-卡爾頓地區最大的社區報紙之一;
。4)卡爾頓新聞電視臺,放映的內容從創作到生產,都是由新聞專業學生作為所學課程的一部分來加以運作。不僅僅播放局限于學生題材的新聞;
(5)《星期三》,是學生們自辦的廣播節目;
。6)《渥太華視線》,由商業與財經新聞班的四年級學生創辦的一本出版物。
卡爾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認為:在新聞專業的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課堂作業主要是對教授負責,不過,步入高年級,學生所創造的一切都應該以現實生活中的受眾為取向。所以,我們發現卡爾頓大學的學生自辦媒體雖然置身校園,但是首都新聞在線、《城區新聞》和卡爾頓新聞電視臺卻主要針對社會受眾,有些傳媒工作室還負責對真實的雇主提供攝制紀錄片等服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大大提高了媒體本身對新聞質量的要求,拋卻了校園媒體常見的學生味,使得學生從業人員更能直面社會接受考驗和磨練。我們國內許多新聞院系也開設了由學生自辦的新聞機構,但目標受眾一般僅僅指向本院系或者本校學生。雖然這些媒體也能從策劃、采訪、寫作、出版或播出等方面鍛煉學生能力,但是在采訪領域、采訪對象、媒體成熟度、輻射范圍以及發行模式等方面都與社會化媒體有一定差距,純校園的學生記者編輯還缺乏必要的受眾意識、競爭意識和市場意識。因此,我國新聞院系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時,除了支持學生積極參與實習,還應鼓勵學生自辦面向社會的校園媒體,幫助學生在校園內就能早日適應現實生活中媒體的日常運作規律。
【加拿大留學行前的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加拿大留學的行前注意事項08-09
赴加拿大留學行前的注意事項06-18
加拿大留學的行前的準備的介紹09-12
加拿大留學行前衣物準備注意事項06-11
關于加拿大留學行前準備及其注意事項06-11
加拿大留學新生行前準備攻略08-31
加拿大留學生行前準備的注意事項有哪些06-11
留學加拿大行前的物品清單詳解11-05
加拿大留學新生行前詳細準備的攻略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