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翻譯及賞析
《渡江云》出自宋詞三百首,作者為宋朝詩人張炎,其古詩全文如下:
久客山陰,王菊存問予近作,書以寄之。
山空天入海,倚樓望極,風急暮潮初。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木動春鋤。新煙禁柳,想如今、綠到西湖。猶記得、當年深隱,門掩兩三株。
愁余,荒州古溆,斷梗疏萍,更飄流何處?空自覺圍羞帶減,影怯煙孤。長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致無書。書縱遠,如何夢也都無?
【前言】
《渡江云》由張炎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是作者客居江陰時,追憶杭州舊游之作。張炎本是貴公子,世代生活在杭州,家中有園林聲伎。宋亡之后家資喪盡,四處漂泊,楊纘曾稱他為“佳公子,窮詩客”。故其對杭州有特殊的感情。全詞由眼前之景聯想到西湖之景,再由自己之愁思而想到西湖之戀情,娓娓道來,意脈清晰,層次井然。是詞林藝苑之佳作。
【注釋】
①山陰:今浙江紹興。
②鳩:鳥名,俗稱斑鳩。
③動春鋤:開始春耕。
④禁柳:宮中的柳樹,此泛指西湖一帶柳樹。
⑤羞:怕。
⑥淑:浦,水邊。
⑦斷梗:用桃梗故事。
⑧一簾鳩外雨:聽簾外雨中鳩聲。
⑨古溆:古水浦渡頭。
⑩桃花面:指佳人。
【翻譯】
我客居山陰很久,王菊存問我近來有何作品,于是我抄寫本詞來答復他。
遠山隨著空闊的長天沒入了大海,我倚著高樓遙望海天無際,只見風勢勁急,黃昏時暮潮剛剛涌起。簾外下起一陣疏雨,斑鳩正在鳴啼,幾處閑置的水田,農夫已趁著春雨開始了春耕。嫩葉如煙霧繚繞著柳梢泛出新綠,這情景,不禁使我想起西湖的`美景,如今也一定是春光旖旎。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在深巷中隱居,兩三棵垂柳將柴門輕掩,綠蔭掩映令人心醉神迷。
如今我滿懷愁緒,在這荒洲舊浦苦捱著時日。就像斷梗浮萍,不知還要漂泊到何處江灣。枉自覺得腰帶漸寬瘦了身軀,怕對孤燈看到瘦影而不覺可憐自己。我常常疑惑自己很快能見到她那桃花般美艷的容顏,為什么她近來反而連書信都已絕斷。縱然說書信遙遠,為何連夢也都不見。
【賞析】
這是一首贈友詞。開頭三句寫極目遠望之景。近處,則是一幅春雨催種的田園圖畫。“新煙禁柳”轉而遙想杭州臨近清明時的景象,“荒城”三句折回眼前情事,勾出書遠夢無的沉痛悵惘。全詞一氣呵成,時空組接,道盡游子客中的傷春傷別之情。
這首詞是作者客居江陰時,追憶杭州舊游之作。上片以景出情,由此及彼,點出思念杭州西湖美景之意。先寫遠景,起二句為倒裝句,“山空入海”,及“倚樓望極”所見。山聳春空,天登大海,起勢十分壯闊。“一簾”三句寫雨中春耕的農村風光,清麗生動。生活氣息很濃。“想”字是關鍵,觸景生情,引出下文。下片自傷羈旅漂泊,抒懷人之情。前半化用桃梗與沈約兩個典故寫自己的漂泊與瘦弱,“長疑”以下揭示主旨,點明懷人之意。先寫認為很快可見到戀人。結果沒有見到。不但不見人,反而連信也沒有;既然沒有信便退一步,想做夢見一見,可是連夢也做不成,層層轉折,越轉越深,且又是人常歷之生活情境,故極有藝術感魅力。
【《渡江云》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渡江云原文及賞析12-23
渡江云·晴嵐低楚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渡江云·晴嵐低楚甸原文及賞析08-22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原文及賞析09-01
渡江原文及賞析09-06
《別云間》翻譯及賞析09-02
別云間原文翻譯及賞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