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橋中美學生音樂會觀后感范文
3月18日石家莊外國語學校的樂團與美國衣阿華州得梅因市中學生樂團一起,在河北省藝術中心演出了一場音樂會,我作為家長前去觀看。長達兩個小時的音樂會,讓我從頭一直HIGH到結尾,直到現在——音樂會過去都兩天了,我的耳邊似乎還縈繞著那一首首熱烈動聽的旋律。
這場音樂會是今年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重要內容,省長親自出席,足見石家莊外國語學校樂團已經是名聲在外。今天它們的交響樂隊、民樂隊和合唱隊分別演奏了《北京喜訊到邊寨》,《加勒比海盜組曲》、《鐵匠波爾卡》、《金蛇狂舞》、《剪羊毛》、《茉莉花》、《漁舟唱晚》、《友誼地久天長》等中外名曲。孩子們表現出的精彩技藝和自信風采,給在場的近千名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喜訊到邊寨》是一首著名的管弦樂曲,里面對銅管的要求極高,很多職業樂手因為怕失誤,不愿擔綱其中的獨奏聲部,而外國語學校樂團的孩子們則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該自己表現的時候,絕不畏縮,大膽地BLOW,大膽地秀出自己。幾位號手引領著整個樂隊,作為音樂會的開場曲,一下子讓氣氛熱烈起來,讓現場觀眾對下面的節目充滿期待。
《鐵匠波爾卡》,今年元旦大家剛剛觀看了維也納愛樂樂團在新年音樂會上對該曲的經典演繹,孩子們的演出又能如何呢?放心,他們自有吸引人的地方。一位胖胖的鼓手,扮作鐵匠的模樣,樂隊一邊演奏,他一邊穿上粗布圍裙,應和著樂隊的打鐵節奏,張楊地在鐵砧上敲打起來。孩子對于鐵匠勞動場景的模仿惟妙惟肖,夸張的喝水擦汗動作,更讓觀眾忍俊不禁。“喜愛音樂的孩子真的太可愛了!”我身邊的一位觀眾,不由地贊嘆起來。
《加勒比海盜組曲》是一部電影音樂,對于管樂和弦樂色彩和力度要求非常高,外國語學校的孩子們給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厚實的提琴聲部,讓人聽到了職業樂團的水準。銅管齊刷刷,撼人心魄,正是作曲家為配合電影畫面所要求的效果。
與交響樂團的熱烈、自信相比,石家莊外國語學校的民樂團,更顯得訓練有素。《金蛇狂舞》可以聽出,每個小演員都曾以獨奏家為目標進行著自己平日的訓練,每個聲部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獨立綽約的.風采。而他們合奏在一起,旋律線之規整,起承轉合之洗練,更讓行家無可挑剔。與成人樂隊相比,孩子們的演奏,更有一種喜洋洋,暖融融的氣氛。這支樂隊曾多次出國演出,每每載譽而歸,他們真的應該在石家莊開一場匯報演出,讓專業人士品評一番。
《剪羊毛》、《西班牙斗牛士》,應該是特地為這次音樂會排練的。中國樂器演奏外國名曲,表現力從來不會打折,而且還會增色,孩子們用自己手中的二胡笛子琵琶,奏出了不亞于西洋管弦的氣勢和韻味,相信在場的老外觀眾,聽到這里,會感到不虛此行。
合唱隊的上場,讓音樂會進入高潮。《茉莉花》,這首河北民歌,讓現場觀眾再次感受燕趙文化的豐厚底蘊。愛家鄉,愛河北,誕生于燕趙大地的這群孩子,在吸吮東西方文化精華的同時,沒有忘記伴隨自己成長的家鄉旋律。他們的地道演繹,讓現場所有觀眾相信,這群孩子出訪演出時作為河北的名片,一經亮出,絕對不辱使命。
在中國孩子盡顯風采的同時,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中學生,也亮出了他們的絕活。《小托卡塔》,《永不放棄》……他們盡管人數不多,卻盡顯西洋人對于復調音樂的嫻熟把握。他們的演奏,雖不像中國孩子那樣熱烈奔放,卻讓人聽到了相互間默契配合。各種樂器互為主仆的輪換,彰顯著他們對于音樂樂趣,有比中國孩子浭深邃的理解。
兩個小時的音樂會轉眼結束,作為學生家長,更期待音樂永遠陪伴著我們的孩子,既讓他們聰明,又讓他們快樂,也讓他們禮貌待人,就像臺上的小樂手一樣,茁壯成長。
【春之橋中美學生音樂會觀后感】相關文章:
學生作文 春之思04-22
春之美景學生作文09-11
關于電影仙境之橋的觀后感09-18
隱秘之橋經典散文02-21
心靈之橋的作文06-07
心靈之橋的營造12-18
《橋之美》教案06-28
心靈之橋作文11-24
心靈之橋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