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不愿上體育課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教學心得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不愿上體育課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教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師因素
1、教學方法不要單一、陳舊要有創新意識
事物永遠是向前發展的,以前的教學模式到了一定時期就需要更新,教師應不斷接受新鮮事物,拓寬視野,多角度地去研究先進的教學方法,原有方法手段到了一定時期會失去作用,甚至會成為阻力,只有突破和創新才會產生強大的生命力,才會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有活力。例如:在中小學的中長跑課中,某些教師的方法是讓隊員在操場上一圈圈的跑個沒完,這不僅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且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這不利于我們的課堂教學。假如把中長跑課的耐力練習安排在山坡、河灘等地方,用看似游戲的方法來完成,一定會比“轉圈”的效果好得多。也會使得孩子們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2、不能高高在上要放下架子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有自己的評價標準。要做學生的朋友,需要教師“蹲下身來”與學生平視,不能擺老師的架子,高高在上、惟我獨尊。教學中應提倡:答錯了允許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清楚的允許發問、不同意意見的允許爭論、教師錯了允許指正、允許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見解,只有充分的溝通和交流,才能了解學生的情感,達到互相了解、互相學習、相互啟發的目的,有了這樣的學習氣氛并及時消除學習障礙,學生可以放開膽子、擺脫負擔、暢所欲言、敢想、敢問、敢說,這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輕松擺脫情緒障礙,參與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來。
3、不要重優輕差要做到人人平等
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上,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教師對體育成績好的學生偏向太多,甚至是百依百順,由此而忽視了滿足大多數學生成功的體驗。從而使得學生普遍認為,體育課是屬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的,其他人怎么努力也不會取得成功。所以在體育課上,我們不能把目光只放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我們對學生要一視同仁,成績好的我們更要嚴格要求,成績差的我們要多加幫助,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使他們都能享受體育課的快樂,也為他們的人生之路打下基礎。
4、不要惟我獨尊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
假如教師一上課就帶著一副“師道尊嚴”的面孔,以居高臨下的態勢向學生發號施令,必然缺少與學生心靈與情感的溝通;學生自然不會把心靈的窗口向老師打開,有問題悶在心里也不愿提出來。這樣久而久之學生便體育課堂失去了信心,也就沒有了興趣可言。課堂我們提倡的是“師生互動”,我們應讓學生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中來,從備課到課的組織等環節都應讓學生參與。
二、學生因素
1、懼怕失敗自信心不足
“一朝造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是對學生在失敗后的真實寫照。所以在體育課堂上,我們要幫助學生拋棄失敗的陰影,樹立起自信心。在我上課的班里有個小女孩,記得一次上跳高課時上課時別的同學都在積極的活動,但她卻躲在一邊看,起初我以為她偷懶不想活動并批評了她。但通過我找她談話,才知道她在小學跳高練習時,曾經把下巴磕傷過,而且現在還留有疤痕,所以她現在只要一看到橫竿就害怕。于是我便耐心給她講動作要領,讓她從低的高度開始,把橫竿變成了橡皮筋,并陪她一起練習,她漸漸敢于表現自己了,在一次她終于跨過了橫竿時,她跑到我的面前,拉著我的手高興的說:“老師,我成功了”。由此看來我們應抓住學生的“病癥”,去“對癥下藥”。
2、先天殘疾自卑心嚴重
先天患有殘疾,本就是件不幸的事。所以在備課中就應針對那些特殊的學生,給他們“量身定做”不同教學方法。在進行的課堂練習中,要多關心那些特殊的學生,這些學生本身可能就很喜歡體育活動,但又怕自己做不好,被同學們笑話,感到難堪,有失自尊。這時我們就應主動去幫助、鼓勵關愛他們,不應放棄他們,對他們我們可降低難度和要求,更多的是讓他們參與實踐的過程。讓他們也感受到體育的快樂,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3、錯誤認識只重文化課
在受考試、升學的壓力下,許多學生存在錯誤的認識,他們普遍認為體育課不重要,與其把時間化在操場上蹦蹦跳跳,還不如回教師去復習文化課,體育課無所謂的態度已經在他們的心里萌芽。這一錯誤認識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所以我們應利用適當時機教育學生,使他們重新回到鍛煉的隊伍中來。在我上課的班里有一名女生,可以稱的上是“請假大王”體育課幾乎次次不到,問其原因不是這疼就是那癢,我對她幾乎已失去了信心。但通過一件事后,她有回到了課堂。那是在她一次參加競賽回來(與其說走回不如說是被班主任拖著回來的),原來在考了幾場試后,她竟然暈在了考場,去醫院檢查,結果是缺乏體育鍛煉。我就此事和她深談了一次,給她講體育鍛煉的對她成長的作用,及在她的將來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怎么為社會做貢獻等。自從這件事后她認識到了體育課的重要性,回到了課堂。
我們的體育教學,主要目標應當是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健身活動,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應讓一個學生落伍,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我們要對他們的未來負責,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把他們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拓展:體育的教學技巧有哪些
一、導入技巧
導入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上課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其作用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過程創造良好的開端。體育教學沒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課如何開頭也沒有固定的方法,但體育教學多采用以下幾種導入形式:
1.直接導入。這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式。即上課后,教師開門見山地宣布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和基本要求,讓學生直接進入學習狀態。
2.示范或直觀演示導入。教師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師做示范或技術動作掛圖,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從學生的觀察中及時恰如其分地提出問題,為授課內容做好準備。
3.提問式導入。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掌握的體育知識或技術動作的情況,先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通過提問或回答導入新課。
導入是整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掌握導入的基本技巧。
二、講解技巧
講解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利用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動作,形成概念,掌握要領的教學行為。教師要提高講解技巧,就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講解準備要充分,要認真分析講解的內容,明確講解的重點和關鍵,講解重點和難點時要加以提示或停頓;第二,講解過程要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第三,講解針對性要強,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認識能力進行講解;第四,注意語言技巧的運用,如語速適當、語音清晰、語言簡練、生動有趣、語調親切、抑揚動聽、音量適中、富有變化;第五,注意講解與示范技巧合理配合;第六,注意人體語言機能的運用,以引起學生注意,并提高記憶效果。
三、動作示范技巧
教師要提高動作示范的質量,提高動作示范技巧,使其起到積極的教學效果,就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動作示范要正確、規范、優美,通過示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其次,示范動作的目的要明確,重點突出,要讓學生明確示范的是什么,如何觀察、怎樣觀察;第三,示范的時機要適當,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選擇適當的示范時機,充分發揮動作示范的直觀作用;第四,示范的位置和距離要便于學生觀察,教師要根據所授技術動作結構,選擇適當的示范位置和距離,或是面對學生,或是側對學生;第五,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動作的難易程度,注意示范動作的速度和節奏;第六,示范與講解要統一,教師在示范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講解,使學生視聽結合地接受知識,對于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有重要作用。
四、教學組織技巧
體育教師要熟練地掌握教學組織技巧,提高教學組織能力,就必須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教師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常規。教學常規是為了保障體育課正常進行,對師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師要熟練掌握口令技巧。第三,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場地器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分組教學;第四,分組教學時,教師應把主要力量放在新授教材的小組,適當照顧復習舊教材的小組,安排教材轉換順序時,應照顧體弱組和女子組;第五,教師要選政治思想好,又有一定體育基礎和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讓他在課中起到助手作用。
五、人體語言技巧
人體語言指人的動作、姿勢、表情、舉止等,它是一種非文字符號的通訊手段。體育教學中常用的人體語言類型有以下幾種:
1.身體的移動或位置的變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移動自己的身體或變換自己的位置,以便及時觀察學生練習的情況。
2.肢體局部動作變化。教師要經常運用手、臂、頭、腿等局部動作,引起學生注意,提示、評價動作,組織教學,演示動作等。
3.面部表情。課堂上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是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良好智力環境的重要因素,在情感交流中眼神的交流很重要,只要注視對方的眼睛,彼此的溝通就會建立起來。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默契,應用60%-70%的時間注視學生,這會使學生喜歡聽你講話。
六、診斷糾正錯誤技巧
診斷糾正錯誤技巧是指體育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術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指出不足,進行評價,提出糾正方法,使學生盡快掌握正確技術的行為方式。
教師要提高診斷糾正錯誤的技巧,就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動作概念,正確的動作標準,熟悉動作過程和動作結構,知道技術重點和難點;其次,教師要診斷及時、確切,糾正手段得當,要綜合分析學生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第三,要善于觀察,注意觀察的位置、觀察的時機、觀察的部位;第四,要提高自己的表象再現能力和邏輯分析歸納能力。
七、結束技巧
結束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或活動時,使學生身體機能逐漸過渡為正常狀態,并對授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所學知識形成系統所采用的一系列行為方式。體育課如何結束,主要取決于教學內容、學生練習方式和運動負荷等,一般常采用以下結束類型:
1.調整呼吸、恢復機能。如授課內容是發展學生速度素質或耐力素質,學生機體負荷量大,課結束時一定要調整呼吸,使心肺機能盡快恢復正常。
2.放松肢體、按摩肌肉。當授課內容是發展力量素質,學生肌肉較疲勞時,課結束時要采用按摩等手段恢復肌肉疲勞。
3.通過游戲、調節身心。當課的運動負荷較大時,教師可通過游戲來調節學生的疲勞狀態,使學生緊張的心情逐漸放松恢復正常。
4.簡短回憶、提示重點。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簡單回顧,整理學生認識的思想,同時指出內容重點、難點,進行鞏固和強化。
教師在設計和應用結束技巧時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課的結束類型應根據授課內容或學生的練習內容來定;其次,課的小結要緊扣教學內容的目的、重點,采用恰當的方式;第三,歸納總結要簡明扼要,便于記憶;第四,結束的時間要掌握緊湊;第五,結束時課堂氣氛逐漸由活動或活躍轉向平靜。
八、教學設計技巧
教學設計技巧是指體育教師經過分析和研究,對每次教學進行構思并確定最佳教學方案的能力。教學設計是教師對課堂教學從宏觀規劃到微觀實施的構思過程,它不僅決定著課的組織形式,影響著課的質量,而且是教師教學能力綜合素質的表現。體育課堂設計的內容包括多個方面,首先,是明確教學目標,即明確學生學習什么,甚至明確到單位時間內的目標;其次,是明確為實現這一目標所應采取的教學策略,即為達到預期目標,打算如何進行教學,如何恰當地組織教材和選擇教學方法和場地器材的布置,課的密度與運動負荷的預計;最后,是為執行這一策略所應采取的具體措施,包括課的組織、講解時機、示范的位置、易出現什么錯誤,怎樣糾正等等。體育課教學設計常采用兩種類型。
1.經驗型教學設計。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知識水平和教學條件等來設計教學過程,這是一種傳統的教學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方法不僅受到教師本身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而且要使之達到完善需要長期的工作經驗的積累。
2.教學過程結構的設計。教師根據體育課的過程結構和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等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它包括教師主導活動的設計,學生的參與活動設計,教學方法手段的設計,場地、器材運用的設計,運動負荷和課的密度的設計等。
教學設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教師要構思設想出體育教學的最佳方案,并經過教學實踐達到預期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積極動腦思考,對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材、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手段的運用等等都要經過嚴密的謀略策劃,最終使教學方案達到系統化,最優化。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是教學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這些基本技巧,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最終登上教學藝術的殿堂。
【學生不愿上體育課的原因及解決方法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上不了網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9-27
網絡變慢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9-11
電腦黑屏原因及解決方法10-23
電腦鍵盤失靈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8-12
電腦機箱漏電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9-21
鼠標沒反應原因及解決方法10-30
鼠標右鍵失靈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9-06
鼠標沒反應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9-03
鼠標指針抖動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法09-22
CPU溫度過高的原因及解決方法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