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的評課稿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的意義》的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課教學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比較好地遵循了新課程理念下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這一基本結構模型的框架,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學習過程,達到體驗學習過程的新境界。主要有以下三大亮點:
1、關注了內容呈現上的情景化
在數學教學中,選擇恰當的素材,創設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啟發學生靈活思考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課中,教師創造性處理教材,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與整合,為學生提供了有一定思考性,挑戰性的學習素材,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知識激活,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老師巧妙穿插了貼近生活實際的奧運會的有關信息,使數學課堂鮮活了起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是有用的。從奧運五環旗導入,引出相同類量的比,然后播放劉翔奪金的錄象引出所需學習材料過渡到不同類量的比。整個比的意義的探索,經過老師的精心設計與安排,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數學,學生一直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同時,在學習中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真諦。
2、重視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學習過程應該是充滿著探索與挑戰性的活動。新課程告訴我們,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去。
本課的知識重點是比的意義,比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系。如果單純由教師來講解概念性的知識,學生定會感覺枯燥乏味。徐老師采用了分段教學法,教學比的意義時創設了與學生生活情景,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發現數學問題,理解比的意義概念。接下來放手讓學生自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內化下面幾個知識重點。隨著學生交流自學收獲以及相互質疑幫助,培養發展了學生自學的能力。
3、強化了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
本課教學設計的素材導入可謂層層遞進,注重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在學生學習比的意義時,呈現的信息有五環旗,劉翔跨欄數據,朱紅100米數據,刑惠娜10000米數據,學生根據師所提供的相關數據找出其中可比量,在理解的意義上概括出比的意義,其中教師還根據數據插入一些比讓學生糾錯,更深入地讓學生理解同類量的比單位要統一,不同類量的比要有意義。從生活中的比導入本課學習比的意義再回歸到生活中比的應用,強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
商榷小建議:
學生明白相同數量可以比,不同的兩個數量也可以比,并且產生了新的量。但在這里對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強調的還不夠,使學生的對兩個數相除也可以說成兩個數的比的感悟并不深刻。
最后拓展比的知識時老師舉例講到了一些比的知識,這些知識其實學生非常感興趣,如果教師能配以圖片做一些介紹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體會到數學能應用于生活,能使我們的生活更便捷,更美麗。培養學生發現美,體會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更熱愛數學,更熱愛學習,更熱愛生活,那將更好。
【《比的意義》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比意義》評課稿12-01
(經典)《比意義》評課稿07-25
《比的意義》評課稿08-04
《比意義》評課稿(經典)09-03
《比意義》評課稿(經典)08-20
《比意義》評課稿(精選)07-15
(精選)《比意義》評課稿07-19
《比意義》評課稿(精選)07-19
經典《比意義》評課稿09-22
(精選)《比意義》評課稿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