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賞析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全詩賞析

時間:2022-07-19 16:18:06 賞析 我要投稿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全詩賞析

  “人生若只如初見”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詞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詩賞析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諫友

  作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譯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凄涼之苦了。

  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注釋

  柬:給……信札。

  “何事”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后有詩《怨歌行》,以秋扇閑置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

  故人:指情人。卻道故人心易變(出自娛園本),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于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后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薄幸: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

  賞析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唐元稹《古決絕詞三首》等。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

  用“決絕”這個標題,很可能就是寫與初戀情人的絕交這樣一個場景的。這首詞確實也是模擬被拋棄的女性的口吻來寫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初相遇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都是快樂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為抱著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會越來越好。所有的困難,都是微不足道,與意中人的相處也應像初見那般甜蜜溫馨,深情快樂,可驀然回首,曾經滄海,早已是,換了人間。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驅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二句:因為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責與悔恨。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這一句來自于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典故,《太真外傳》中記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中的“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更是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當時這二人的感情被傳為佳話。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在馬嵬坡無奈處死楊玉環。楊玉環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明皇后來在途中聽到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后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這里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的句意。女子將二人比作明皇與貴妃,可是你又怎么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整首詩到這里就結束了,但女子的哀怨之情卻持久的纏綿在讀者心中,久久不曾消退。

  這首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這“閨怨”的背后,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托。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創作背景

  這首《木蘭花令》常被我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只要稍微下一點功夫的話,就會在道光十二年結鐵網齋刻本《納蘭詞》里看到詞牌下邊還有這樣一個詞題:“擬古決絕詞,柬友”,也就是說,這首詞是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寫給一位朋友的。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愛新覺羅·胤礽)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授一等侍衛銜,多隨駕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納蘭性德溘然而逝,年僅三十一歲。

  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作品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后,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采桑子》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全詩賞析】相關文章: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經典語錄06-30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經典語錄07-04

納蘭性德名句+名句賞析02-19

納蘭性德《長相思》賞析05-19

長相思納蘭性德賞析01-29

納蘭性德《長相思》的賞析08-24

納蘭性德寒柳的賞析06-27

納蘭性德虞美人賞析02-14

虞美人納蘭性德賞析02-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波县| 高雄市| 雷波县| 崇义县| 遂溪县| 鹤庆县| 金塔县| 沁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九江县| 高要市| 南召县| 重庆市| 抚松县| 浮梁县| 苍山县| 来凤县| 双桥区| 大竹县| 师宗县| 泸定县| 色达县| 遂昌县| 南陵县| 房产| 大厂| 科尔| 广州市| 防城港市| 长沙市| 新河县| 德令哈市| 武威市| 巴青县| 大埔县| 徐水县| 冷水江市| 明溪县| 五寨县| 永昌县|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