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數的意義》數學教學反思
《分數的意義》教學已幾個課時了,學生有了三、四年級對小數的認識和對分數的簡認識后,一開始覺得還入門較快,對于分數的意義理解還算好,特別是對于“平均分”的重要性理解還不錯。
記得教學上一屆學生時,我發給學生一些固定的學習材料,如長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圓片、線段、幾個蘋果組成的集合圖,讓學生任意選擇材料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學生似乎學得還順。這一次,我沒有給出學習材料模型,而是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只是提醒同學們可以畫一畫、涂一涂、折一折,也可以就地取材,看看身邊有什么材料可以用上的,自己想辦法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沒想到,學生的創造力真強,有用一個蘋果分的,也有用一張長(正)方形紙折的(或涂的),有用四本書(四枝筆)來分的,還有不少同學不是用一個物體,而是畫了幾個小人或幾個果子或幾個三角形來表示的。在學生生成的作品中,我找到了知識的原型,從而讓學生更自由地理解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或許多物體。
但在鞏固環節,進行畫笑臉比賽時卻出了點小意外,沒有上一屆教學時效果好,主要是一個姓喻的學生沒聽要求,違規了,導致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事情經過是:我發給每個學生一張畫有12個圓的集合圖,讓學生畫笑臉,誰先畫完這12個就馬上舉手,其他同學全部停下,而姓喻的同學只畫了一個就舉手,弄得我宣布停止。結果沒有一個同學畫完了的。在后面填空環節,沒有一個同學得出:我畫了12個笑臉,是這個整體的十二分之十二,即十二分之十二等于一。最后比賽的趣味性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分數的意義》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21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03-03
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07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02-23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16
分數的意義的教學反思03-03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04-04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0-31
《分數意義》教學反思05-12
《分數意義》教學反思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