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學生一對一作文范文
假期來臨,我翻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的第一條:1、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在這條建議里,蘇霍林斯基講到了學生的差異,講到了教師在教學中對待不同的學生應注意的事項,告訴了我,他的一個朋友伊.格.特卡琴柯,一位優秀的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怎樣讓程度不等的同學在學習中取得成就,愛護著學生求知的火花,點燃著學生“想做一個好人”的愿望。師者,教書育人者,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教育幸福者。他們做得多么好。
讀中讓我想到我的學生,這59個孩子個性不同,家庭環境不同,五年來,他們之間出現了差異,拉開了距離。有的孩子學習很輕松,成績優異;有的學習吃力,考試成績不及格。縱然是很多因素導致了孩子們今天的差異,其中之一我想是自己的教學中沒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有的孩子提5桶水,就已經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桶水。兒童的腦力勞動也是這么不同。有的孩子對教材感知、理解、識記得快,在記憶中保持的長久而且牢固;而有的孩子對教材感知慢,知識在記憶中保持的不牢固。在實際的工作中,卻并沒有因為孩子的不同,而帶來教學的不同。這可能就造成了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怎樣設法縮小他們之間的差距,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進行腦力勞動,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呢?
一、真正關注每一個孩子。聽話的、懂事的、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對于每一個老師來說都是喜歡的,他們就像一朵鮮艷的花,讓人喜歡。雖然這樣的孩子在班級內不到一半,但他們吸引了老師更多關注的目光。這兩年來也許是隨著閱讀的深入,和學生有了更多的語言密碼,發現每個孩子雖然不同,雖然有的孩子不理解老師的一些做法,但在我的心里對待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因為他們是不可抽象的學生,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他們需要老師和家長對他們一對一的教育。真正要了解每個學生很不容易。但是教育需要,孩子需要,我們更需要。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關注每一個孩子,因材施教,才能成就我們的教育。
二、充滿魅力的課堂。如果課堂是精彩的,靈動的,吸引孩子眼球與大腦的,他們還有時間去做小動作嗎?還有時間開小差嗎?在充滿魅力的課堂上,孩子們的精力都被納入了正軌,都被課堂所吸引,被老師所吸引。在今年春期進行的“我最喜歡的老師”評選活動中,很多同學都因“喜歡老師的課”而喜歡這位老師。六一班的數學老師劉月琴在學生的眼里是嚴厲的,但她的課條理清晰,簡單易懂,課堂上每個同學都有事干。有的同學在調查表上填到:“雖然劉老師很嚴厲,但是她的課上得很精彩,我還是喜歡她。”孩子們就是這么眼光犀利。話說回來,老師的崗位就是課堂,課堂沒有吸引學生,課下得需要花多少精力來彌補啊!
作為教師的我,真的應該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原因很簡單,就因為我是教師。
【和學生一對一作文】相關文章:
我和粗心一對一作文09-18
老師學生一對一教學方案11-03
一對一結對幫扶方案03-18
一對一幫扶方案11-05
如何做好一對一溝通11-11
一對一扶貧工作計劃08-05
學生一對一幫扶工作活動總結(通用13篇)12-16
一對一幫扶實施方案09-11
留守兒童一對一幫扶方案03-19
一對一幫扶方案15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