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幸福的不丹想到的高二作文1100字
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讓我想起那個古老又時髦的話題——幸福(Happiness)。
書名叫《國民幸福—一個國家發展的指標體系》,主要內容是關于世界上最幸福國家不丹所實踐的一套國家幸福指數標準。
不丹這個國家,區區6、7百萬人口的小國,差不多就是一個杭州市人口。按常規的GDP計算,在世界排名倒數,但是按照他們所實踐的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的標準,卻能夠在世界名列前茅。
他們采用的方式,并非是那種要求人們對自己的幸福狀態打分,從而得出一個很主觀的結論的方式,而是采用了GNH體系。
他們構建GNH體系有九個評估領域:心理健康、社區活力、文化、時間使用、政府管理、生態、生活標準、身體健康以及教育。
構建這個體系的核心理念是:他們相信,不管是什么人,從事什么職業,在那個地區生活,決定幸福與否的關鍵在于他們的生活中方方面面是否處于均衡的狀態。只有這種均衡的狀態才能產生長久的幸福感。
“用什么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國民幸福大約是:順利地出生、幸福地生活,安詳地死去。”
在不丹生活的人們,可能絕對沒有我們這樣物質充裕,但是,對于他們來說,物質只是讓他們幸福生活下去的一部分。
他們有著強烈穩定的信仰,有著和諧的人際交往,有著自給自足的福利體系,因而,雖然物質不夠豐富,但是當天平的兩端都平衡的時候,幸福,并非是一種短暫的狀態,而是一種持續的、長久的、穩定的狀態。
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美國《獨立宣言》中有這樣一句話:造物者創造了平等的個人,并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Happiness,這么浪漫的一個字眼居然出現在了一個莊重的政治文件中,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但是,這樣也說明了,追求幸福的權利是所有人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如同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一樣不可侵犯。
當我們發現這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日漸騰飛之時,窮人抱怨太辛苦,中產階級抱怨壓力大,富人抱怨不幸福,那么,到底是誰剝奪了我們幸福的權利?又是什么阻礙著我們追求幸福?
有這樣一部電影,叫做《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是一部影響很廣泛的勵志片。
主人公在人生最最悲慘、落魄的時候,仍然不放棄生活的希望,奮斗著,努力著,最后終于得到了一份工作,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電影名的來源是因為主人公發現在墻壁上寫著一個錯誤的單詞,“happyness”,其實正確的寫法應該是“happiness”。
他說,“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 "I"”,于不經意間,輕描淡寫地道出幸福真諦。
幸福不靠別人,不靠你,只靠自己。
也不知道是哪個譯者,真的看懂了這部電影,取了這個“當幸福來敲門 ”的片名。
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我們是閉目塞聽呢,還是開放自己,打開心門,迎接幸福呢?
柴靜說,“這個國家是由一個一個的人組成的”,所以,國民幸福指數,是由一個一個人的幸福指數累計而成的。
但是,國民幸福指數永遠無法替代你自己的幸福指數。
就算是在世界第一幸福的國家不丹,依然會有不幸福的人們。但是就算是在無比艱苦的非洲,依然會有幸福的人們。
國家的體制不公,生活艱難,環境惡劣,仍然無法阻擋我們追求幸福的權利,仍然無法剝奪我們幸福的權利。
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
【由幸福的不丹想到的高二作文1100字】相關文章:
由什么想到的作文02-26
由樹想到的作文12-31
由東坡作詩想到的作文09-11
由旱災想到的小學作文03-12
由花謝花開想到的作文12-17
由《檞寄生》想到的作文03-19
由“讀書雜談”想到的 作文05-21
由教師培訓想到的12-06
由古詩背誦所想到的作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