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尋梅的觀后感
今天,有幸參加了瑞安市歌唱教學研修班活動。兩位老師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師生互動自然,配合默契,每堂課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接下來,我來談談對《踏雪尋梅》一課的感言。
一、教師教學設計關注了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音樂欣賞關鍵在于聆聽。只有讓學生真正聽到音樂,理解音樂,一堂音樂欣賞課才可以說完成其教學目標。靜靜地聽,有目的地聽,才能真正進入傾聽的狀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比較順利的完成教學要求。如課中,教師多次在力度上的范唱,并用啟發式的提問引領學生有意識地關注及傾聽音樂的本身。展開以敲擊木魚和碰鈴的樂器為律動參與性的.欣賞。這樣的教學為歌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教學過程始終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
在音樂教學中,老師始終圍繞著歌唱的聲音和方法在技巧上加以訓練,使學生很好的掌握了二部合唱的魅力。并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把握藝術形象,加以處理,也就是說老師要在感受樂曲情緒、力度、音色上下工夫。如歌詞:雪霽天晴朗~··,好花開的瓶供養~~的生動講解
三、運用柯爾文手勢輔助教學
在合唱教學中,唱好音準是合唱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成功合唱課的重點。在課中教師用科爾文手勢輔助音準的把握。特別在高音出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我相信孩子們對音樂作品印象是永久的。
在課的結尾處,教師巧妙地播放了中國童聲合唱的《踏雪尋梅》。把教學推向了更深的層面。
“有人說,一個人的字是一種門面。”在音樂課中教師的語言是生命的源泉。在課中我們發現此時的學生很淡定,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語言激起學生心中的那把火。讓我們充當推波助瀾的人,用學生的話得出各種不同的音樂處理。我想這樣的課,我們會聽得輕松,學生會學的快樂,教師會上盡興。
【踏雪尋梅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踏雪尋梅的經典散文03-09
踏雪尋梅優美散文07-31
踏雪尋梅優秀作文03-12
踏雪尋梅優美現代散文10-01
踏雪尋梅優秀抒情散文07-05
踏雪尋梅夢無期抒情散文08-26
《雨果》觀后感04-24
《蝸居》觀后感04-26
《基石》觀后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