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讓學生動起來才精彩教育論文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自己會閱讀、自己會寫作。但現實的語文教學中,通常是就課文講課文,學一篇知一篇,不能把課文當例子使學生觸類旁通,同類例子也不能舉一反三,語文教學費時低效。很多老師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我校的宓娟老師做了很多嘗試,她從作文教學入手,以課文為例子,結合學生生活,通過多寫多改、自評互評、面批或網上批閱、多次作文等方法,鼓勵學生動筆,到學生樂意動筆,有效地提高了語文的教學效益。
一、宓娟老師的教學實踐與基本經驗
1、編學生作文集,激發寫作積極性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就要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樂趣,這就使宓老師產生了編學生作文集的想法。那年,宓老師任教高一(5)班語文。她將自己的郵箱告訴了學生,并提議:誰有好文章都可以發到她的郵箱里,她可以幫助批閱,并且保留,學期結束再編印成冊,作為永遠的留念。宓老師這一倡議,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學生都想展示自己、被他人認可。宓老師的郵箱里開始有學生的隨筆了。她及時閱讀,只要有一點可取之處都指出來加以贊揚,并回復,要求學生仔細修改后再發回老師郵箱,改得好的作文在課堂上與全班同學分享。宓老師的郵箱每周都能收到十幾篇文章,有時都超過二十幾篇。不管多忙多累,她都堅持網上批閱后發回給學生,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寫作的潛力慢慢發揮出來了,作文水平也有了進步。那年寒假時間比較短,所以編書的事宓老師沒有公開布置,只是每班指定一位同學負責此事。開學那天,當學生們見到有自己作品的書出來了,非常興奮,紛紛要求下次參編或讓自己的文章入選。
2、教師批閱和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
宓老師很注意作文批改,她將教師批閱和學生自評、互評結合起來,效果較好。
某屆高一剛開始,宓老師就要求每位同學準備一個比較好的筆記本,用來寫隨筆。最少是每周一篇,字數不限,內容自定,只要寫出自己的東西即可。宓老師是每篇都要批閱,只是比大作文批得簡單。可優點決不放過,哪怕是一個小優點,都會加以贊揚,并提出修改意見,同時要求學生盡力把它改成最滿意的文章。改文章比寫文章難,如果學生認為自己改得不到位,宓老師就會向學生推薦求助對象,同學、朋友、家長、老師都可以參與。這樣,既有改自己作文的'機會,也有改他人作文的機會,在發現問題、改正問題的互助互學過程中提高了作文的寫作水平。對于大作文,除了方法上的指導,宓老師還要求學生一定要進行自評和互評,通常會在作文課留出二十分鐘來完成這項工作。自評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得失,自己去改正不滿意的地方;互評則是通過同學來發現得失。這一過程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過程。不論是自評還是互評,都要求寫出規范的評語、指出具體的問題,不少于50字。每次作文收上來,看著那圈圈點點的卷面,學生們對待作文的態度躍然紙上。有的作文互評非常到位,有點有面,既能提出問題,又能提出修正的建議,學生可以與老師媲美了。 3、面批和網批,提高作文成績
作文批改有很多方式,簡單結論性的評語對學生作文的提高沒有多大意義,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面批,當面指出問題并加以指導,收效會很顯著。08屆高三的一位同學,作文沒有一點靈氣,但語文的基本功比較扎實,對她來說,作文成績上來了,總成績就提高了。為此,她專門準備了一本作文本,只要有機會,就會跑到辦公室讓宓老師幫她面批,批過以后,她再重寫,直到滿意為止。一年下來,她高考語文超出剛入學20多分。網上批閱,往往是自加的工作,畢竟在學校任課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時間有限。網上批閱,不能暢所欲言,是補面批之不足,照顧大多數,提高全班的作文成績。如果能面批,首選還是面批。
4、“二次作文”,實現質的提升
作文訓練要有一定的量,但不能為了追求數量,而忽視了質量。根據作文的情況,可以進行“二次作文”,即在第一次作文批閱、評講過后,再次寫同題作文。“二次作文”針對學生寫作的誤區進行評點,并提供優秀文章做示范。這樣,學生能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二次作文”就會有質的提升,也能很好地達成訓練的目標。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更喜歡這種形式的作文訓練,認為更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07屆高三的一位同學,非常擅長寫議論文,不會寫記敘文。有一次,作文課訓練記敘文,她怎么都寫不好,多次指導后,終于第四次寫了一篇不錯的記敘文。參加高考語文一結束,看到宓老師就抱著她跳了起來,說:“老師,幸虧您逼著我寫了那么多遍,要不我今天就死定了。”那一年的作文題是《懷想天空》,寫成議論文是很難的。
二、對宓娟老師語文教學實踐的反思
宓老師的成功之處在于,她針對語文教學的宗旨,找到了作文這個切入點,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也證實了語文教學的關鍵是作文。宓老師的教學并沒有多少讓人感覺一新的做法,但是她通過多種批閱作文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將辛苦攬在自己身上,卻讓學生動起來的做法,正是實踐了新課改的核心。搞教育需要這種精神。
1、善于思考,成為教改的實踐者
宓老師畢業于蘇州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從教13年,畢業班教學有6年,教學成績得到了領導同行的認可。剛畢業時,海州中學的馬俊成主任鼓勵她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她就努力去實踐。隨著帶畢業班的機會增多,她思考的問題也在增加,例如閱讀教學、作文教學、文道統一等。這些問題語文老師都會思考,但有效的做法卻很少。面對外國語學校基礎薄弱的高中學生,要想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益,就應該在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上做文章。幾年高三下來,實踐的成效比較明顯。能否推廣到其他年級呢?終于,宓老師循環到高一任教。她將過在高三的一些做法運用到了高一,并結合高一學生的具體情況做了適當的增減,半個學期下來,效果比較好,得到了領導同行的肯定。
2.勤于筆耕,成就教改的收獲者
在教改實踐中,宓老師多次參加“蘇浙贛十八校”的活動,參加了很多教輔用書的編寫。參加開明出版社《高中文言文全解全釋》的編寫,全國發行;參加省級課題《中學生語文學習心理研究》的研究,完成近40萬字書稿,由中國致公出版社全國公開發行。2011年,宓老師被評為連云港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
善于思考,勤于筆耕,勇于實踐,這是一個研究型教師成長的基本點。
【作文讓學生動起來才精彩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怎樣的人生才算精彩作文03-21
因為有母愛,所以生命才精彩作文11-16
痛才成長哭才報答中學生作文05-17
讓枯燥數學生動起來的方法05-27
失去才知道珍貴的學生作文07-01
學生安全教育論文總結07-12
畢業論文精彩范文05-29
愛的教育精彩語錄05-15
教育隨筆-怎么做才公平?08-05